齊 楠
現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信用經濟,市場化程度越高,客觀上對社會信用體系的發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當前,我國個人、企業的失信行為觸目驚心,合同欺詐、逃廢債務、偷稅漏稅、走私騙匯、虛假報表、黑幕交易、價格陷阱、偽裝上市等等,我們的信用大廈正受到嚴重沖擊。因此,信用也成為我國最為稀缺的資源。
信用對我國的律師制度同樣很重要,律師制度是國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律師制度的高度發展是現代法治得以產生與維持的重要基石,是司法民主化的重要標志。律師必須保持清廉與誠信的品德。這是許多國家對律師職業道德的普遍要求。“不拿刀槍的強盜,吃了原告吃被告”,民間如此評價著律師。話雖然說得偏激,但無可否認的是律師誠信愈來愈遭到人們地質疑。近年來,在各地律師隊伍中頻頻發生的各種不良事件足以喚起我們的警惕,加快建立律師誠信體系的工作已是當務之急。
一、誠信建設對于律師業的重要作用
律師肩負著雙重責任,其一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對當事人負責;當事人委托律師為自己提供法律服務,表明他在某一方面或某一事項存在困難,需要得到法律服務。當事人按照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法律服務合同,所付出的不僅是金錢,更多是對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的信任。另一方面協助法庭查清事實,得出正確的判斷--對法律負責。所以,律師在維護當事人權益的同時也在執行著正義。他要以最有效的方式闡明他的觀點,而支持其觀點的是事實和法律依據。他要在其權限范圍內著重強調對當事人有利的事實,但決不用虛假的事實蒙騙法庭。當事人和利益高于一切是他的執業宗旨,他在全力執行這一宗旨中絕不違背正義、良心和法律準則。如果律師誠信出現問題,可能對社會規則的破壞和負面影響要比業外人士大得多。從一定程度上講,律師的生存發展過程,就是律師信譽積累和傳播的過程。律師品牌的誠信度越高,對當事人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從這個角度講,誠信是律師,也是律師事務所的一種重要的資本形態。要建立并累積這種無形資本,需要全體律師長時間的艱苦努力,但是毀掉這種資本,卻是只需個別律師在短時間內即可做到。而關鍵的是,一旦這種資本被毀壞,是很難在短期內重建起來的。正因如此,誠信才會顯得如此彌足珍貴。
二、律師行業誠信制度的構建
(一)對律師的要求
1.誠信制度對律師的要求。首先,律師應當在建立合同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如實地告知當事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并對這些權利和義務的法律含義進行充分明確的解釋。其次,律師在建立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為當事人謀取最大的利益,不得損害當事人的利益.當事人之所以請律師就在于律師所擁有法律知識,能夠運用這些專業知識為他們進行法律服務,為他們謀取利益。最后,律師在建立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尊重當事人的意愿,保守當事人的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
2.禁止性規定。在律師行業嚴格實行“六個禁止”。即禁止一切形式的私自收案、收費行為;禁止抵毀同行、支付介紹費、壓低收費等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禁止律師事務所聘請非律師以律師名義執業;禁止向司法人員行賄或引導當事人行賄;禁止提供虛假證據或引誘、威脅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據;禁止出具虛假的法律意見書。
(二)相關配套制度
1.建立嚴格的律師誠信獎懲制度。每年對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的信用情況進行評估并予以公示,對信用好的律師和律師所要在年檢注冊、教育培訓等方面給予便利和優惠;對信用不好、非法執業或有過錯的,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要依據律師法和司法部及全國律協的行政規章、規定及有關規定給予除通報批評外,并按規定給予其他處罰,加大懲處教育力度。
2.建立律師誠信檔案制度。誠信檔案及包括律師以自己的職業道德與業務水平贏得社會的認可,包括主管機關或社會團體頒發的榮譽、委托者對律師的評價也包括反面的,比如在利益的誘惑面前可能會做出的有違道德甚至有違法律的行為,從而受到相關部門的譴責或處罰。把律師的誠信檔案上網公布,以方便當事人選擇品行良好、素質優秀的律師。要改變目前的年終考核為注冊前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不予注冊。對連續幾年誠信紀錄良好的,可免予年檢注冊。
3.建立責任賠償和保險制度。使由于律師違法執業或因過錯給當事人造成的損失,都能得到賠償,以有效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強化律師行業的社會信用。
建立律師誠信制度,是加快社會信用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信用制度在律師業的具體體現。只要廣大律師“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嚴律己,誠信待人,相信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律師必須以全新的面目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屆時,中國律師不僅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信任,更贏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