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一、圖書館管理理念的創新
高校圖書館是以高校學生為對象,提供文獻和信息的檢索查閱服務的社會機構,其對社會來說其既有廣泛傳播文化的作用,又有增進高校學生的整體素質社會功能,也是學校各科目教育必不可少的高校輔助部門。圖書館的目的性,也決定了其服務是為了為全體學生提供學習的便利,滿足學生檢索和查閱基本需求,同時讓學生滿意其服務。提高圖書館服務的質量,一方面取決于硬件設施的完備,另一方面取決于管理水平的高低。隨著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現代圖書館硬件設施已不斷的得到完善,實現了對現代信息技術廣泛運用,走向圖書館事業的現代化,豐富了檢索查閱的方式方法,逐步服務人們對文獻和信息的的需求。但是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圖書館運用先進技術是為達到圖書館服務的手段,是圖書館實現其社會職能的重要工具。而圖書館要與時俱進,實現現代化,最根本的是其內在的管理理念。
二、高效能管理理念
效能是衡量工作結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據。而高效能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運用各種科學蕾理的手段、制度和載體,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和工怍能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質量,因此學校效能可以定義為圖書館管理效能是指圖書館在管理目標達成的程度。為達到高效能的程度,要了解高效能管理的困難:第一,復雜性,圖書館效能的復雜之處,在於指標需求難以齊一建立;各學者對效能觀點不一,很少見到不同學者會提出相同學校效能指標,這種高度復雜的工作,要建立共共識不是一件容易之事。第二,整體性,效能在組織各屢次中雖然有不同的著眼點,但是最後都必須透過組織整體來表現,此即所謂整體效能必須大於各分部效能之總和,組織要能滿足環境壓力與內在目的,不是某人或某一團體所能決定的。若是目的之提出無法取得共識,在系統互動的前提下,任一部門的抵制都將導致整體效能無法提高。第三,時間性,組織效能在長短不同的時間中可能有不同考量,所以與時具進的建設、擴充與強化便是為學校效能注入活水的源頭。尤其是圖書館這種必須不斷更新不斷擴展能力與手段的部門,要想在硬件與軟件都能夠保持與時代同步,必須具有與時具進的意識這絕對不是效率問題而是效能問題。綜上所述,高效能管理的理念并不是一時的管理改革,也不是短時間提高效率或人員的能力,而是從大處著眼,整體入手,制定長遠的計劃,上下一致想著共同的目標,為建設和諧高效能的圖書館而努力。
三、高效能理念下的圖書館管理
第一,高效能科技文獻咨詢管理:這是通過追蹤國內外圖書館學的最新發展動態,豐富與擴展圖書館學的研究領域。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子圖書館、數字圖書館、虛擬圖書館、多媒體和全球圖書館等不斷涌現,引起國內學術界的關注和研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不再是一個鼓勵的單位,而是信息服務業的一部分,使網絡時代的資源共享有了更深刻的意義,應該使圖書館的管理建立在一個大系統內,做到資源共享,共同管理,這不僅有利于圖書館學科內容的充實、更新和提高,而且有利于圖書館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同時是高效能管理的核心。
第二,高效能技術管理:就是對與技術創新過程相關的機構和組織構成的網絡系統的管理創新。在由傳統圖書館到電子圖書館,以至到未來的數字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自然會遇到許多問題。如分類法的適用性,編目規則對多媒體信息的適應性,全文綜合數據庫的編目、定位問題,MARC機讀編目格式對電子圖書、電子期刊中文章的處理范圍,以及使用超媒體技術將多種媒體整合的數據庫的編程處理,當信息資源數字化后它所具有高密度存儲高速度傳遞的特性。在這種數字化時代的打背景下圖書館的館藏發生很大變化,必須實現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手段的技術革新和現代化保障現實館藏和虛擬共存。
第三,高效能人員管理,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服務質量是館藏數量與質量、館員職業道德及服務(業務)水平的綜合體現。應該樹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保證最優質的服務的理念,一切為讀者著想,千方百計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文獻信息服務,為知識經濟培養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應該成為圖書館始終不渝的追求。在這種理念下,同時更應該注重管理人員以及館員的再教育問題,應該為其提供條件與環境為高效能的管理提供人力支持這關乎圖書館長期發展的大計,關乎圖書館高效能管理的程度也只有這種辦法才能夠使圖書館管理者與工作者不斷提高管理與工作能力。在這個層面上,必須倡導“人文管理”的理念,人文關懷理念的提出是現代圖書館的管理理念飛躍,現代圖書館通過實現對館員的科學化管理、對讀者自由與個性,價值與尊嚴的尊重、并以積極的公益性的活動向廣泛的社會輻射面展現了管層面理上的人文關懷理念。它是提高圖書館管理水平的內在要求,也是圖書館事業長足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建設和諧社會的歷史時代中,圖書館改進了它的服務理念,扮演了與時俱進的歷史角色。以館員為本,以讀者為本。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關懷讀者、關懷管理者、關懷館員,形成人文氛圍,館員負責學生樂學,使圖書館成為和諧的機構,成為和諧的知識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