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濤
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對一切社會實踐都有指導意義。將心理學基本原理應用于我軍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加強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有效性和針對性。大力培育“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新形勢下加強部隊思想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我軍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項基礎性、全局性和長遠性的大事。在心理學視野下,我們可以運用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對價值觀形成的基礎、過程、動力以及價值觀培育的目的進行研究,從而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一、從價值觀形成的基礎來看,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必須滿足官兵的合理需要
需要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需求在頭腦中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客觀存在的,并最終導致動機和行為的產生。因此可以說,需要是形成價值觀的心理基礎和必要前提。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類的需要由低級到高級排列為七大類,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需要層次理論同時指出人的生理、安全等基礎性需要的滿足是產生高層次需要的基礎和前提。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充分體現了當代革命軍人在道德情感、人生意義、個人價值等精神方面的高層次需要。因此,研究當代革命軍人需要的特點,滿足軍人正當、合理的基礎性需要,有利于產生正確的動機和有益的行為,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礎。
首先,要分清需要的性質,滿足合理需要,轉變不合理需要。由于受種種因素的限制,我們不可能滿足每名官兵的所有需要,并且有個別官兵的需要可能本身就與我們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相悖的——這樣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要分清官兵各種需要的性質,對官兵合理的需要比如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等要盡力滿足,而對于不合理的需要則要進行適當引導,教育官兵把個人需要和國家、軍隊的發展需要聯系起來,通過轉變不合理的需要逐步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其次,要分清需要的層次,注意滿足不同層次官兵不同的需要。“當代革命軍人”這一特殊群體既有剛入伍的新戰士,也有戎馬一生的將軍,中間還有不同年齡、不同職務、不同文化程度的軍官和士兵,可以說層次非常明顯。官兵的層次不同,他們相應的合理需要也就可能是千差萬別的,單就年齡層次來說,不同年齡階段的官兵需要就是截然不同的。雖然說無論是“官”還是“兵”我們要強調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都是一樣的,但是不同層次的人有著不同的合理需要,因此,我們滿足當代革命軍人的合理需要就應該分清層次,根據官兵的實際情況滿足其合理需要。
二、從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來看,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必須加強官兵的自主構建
價值主體對某種價值觀絕不會只是單純地繼承和接受,而是要對其進行評判和選擇,進行新的發展和創造。他們通過自己的認知、判斷、接受、內化,選擇并追求價值目標,參與價值活動,從而形成自身獨特的對人、對事的價值認知、價值體驗、價值情感,以及價值評價和價值取向,最終形成較為穩定的價值觀體系——這就是價值觀的自主構建過程。在價值認知、價值選擇、價值認同、價值內化等幾個心理過程中,價值認知是價值觀形成的基礎性環節,價值選擇、價值認同、價值內化等心理過程是價值觀形成的決定性環節,而無論哪個環節都有賴于價值主體的自主構建。因此,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必須充分發揮官兵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官兵的自主構建。
加強官兵對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自主構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要調動官兵的自覺性。教育者要在理論灌輸的基礎上,通過辯論、討論、談心等活動協助官兵探討培育和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以及各種可能的選擇途徑,使官兵深刻認識培育和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從而調動官兵的自覺性,積極主動地培育和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其次,要引導官兵進行自我剖析。自我剖析可以讓官兵主動去對照檢查自己在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思想上有什么偏差等等。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應進行適當的引導,主要是引導官兵自己去發現自己的問題和差距,并探尋解決途徑。比如可以通過讓官兵寫心得、談體會等形式來引導官兵深入地進行自我剖析。第三,要鼓勵、激勵官兵在實際工作中自主構建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不能僅停留在意識層面,必須要求官兵自覺在實際工作中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并且能夠持之以恒。官兵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最容易發揮自主性和能動性,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適當的獎懲措施來激發和強化官兵培育、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和能動性,最終逐步形成穩定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三、從價值觀形成的動力來看,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必須激發官兵的情感體驗
價值觀的形成與轉變,首先取決于個體對事物的認知狀況,但是,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并不等同于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態度,這之中還包含有情感體驗等成分。價值觀的形成離不開人的情感體驗,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情感體驗比理性的認知更重要。情感體驗是指對一定情境、人物或事件所蘊含的情感成份的深刻認知。情感體驗往往能夠給人的思想和行為帶來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人們的心理活動過程是由知、情、意、行四個要素構成的,在這四個要素中,情感體驗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是由“知”向“意”和“行”轉化的動力。價值觀的形成就是一個由知、情、意、行四要素構成的心理活動過程,可以說情感體驗是促使官兵認知明理、形成穩定價值觀的內在動力。因此,在當代(下轉第299頁)(上接第297頁)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中,不僅要通過理性教育提高官兵的認知水平,而且還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對官兵進行情感培育,激發官兵的情感體驗。
一方面,我們要善于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營造有利于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形成的情感氛圍,使官兵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熏陶和感染。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也就是說人的情感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我們激發官兵的情感體驗就要主動創設和善于利用各種時機、場合。比如,我們可以通過美化營區環境、觀看優秀文藝作品、參觀榮譽室、舉行儀式慶典等活動形式來激發當代革命軍人對黨、對人民、對國家、對使命、對榮譽的強烈而又積極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我們要通過官兵之間心理的溝通引起情感的共鳴,增強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效果。情感共鳴是一種特殊的情感體驗,它是指通過適當的手段使不同的主體在情感上尋找到共同點,協調一致,產生強烈的認同作用。促進官兵之間的情感共鳴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善官兵關系,促進人際和諧。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能夠心心相通,產生積極的情感共鳴,那么受教育者就會消除戒備心理或者逆反心理而對教育者的觀點深信不疑;反之,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是互相排斥的,那么即使教育者的觀點是正確的,受教育者也會對這些觀點產生抵觸情緒進而影響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效果。
四、從價值觀培育的目的來看,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必須注重官兵的崗位實踐
價值觀一旦形成,便成為人們衡量或評價事物的標準,對人們的態度和行為有很強的導向性。價值觀培育的目的也就在于通過積極而穩定的價值觀來影響或者改變人們的各種態度和行為。我們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正是為了培養官兵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官兵全面發展,更好地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當代革命軍人的神圣使命,而這種目的只有通過官兵的崗位實踐才能得以強化和最終實現。
首先,崗位實踐是價值觀培育的基本平臺。人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實踐活動才能實現主觀活動與客觀活動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價值觀的形成正是這種主觀活動與客觀活動互相滲透和融合的結果。當代革命軍人應當注重崗位實踐,從點滴做起,加強思想品德修養,切實按照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立身做人,把本職崗位作為培育和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平臺,努力在軍營建功立業、全面發展。其次,實踐體驗能夠促進價值觀的形成與升華。價值觀是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聯系的客觀存在,它不是抽象的概念和刻板的教條,而是人們對生產生活中各種關系及其意義的體驗和感悟,它只有伴隨人們的各種實踐體驗才能內融于心靈、外化于行為。因此,我們應當引導官兵在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深刻體驗自身價值的實現、體驗培育和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對軍隊和國家發展、對個人成長進步的深刻意義,從而強化價值意識、促進價值升華。第三,崗位實踐可以檢驗價值觀培育的效果。價值實踐對價值觀培育具有檢驗成效、糾偏補漏的作用。每一名革命軍人都應該牢固確立主體意識,不僅積極學習、認同、內化并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還要根據實踐發展和部隊建設的需要,在崗位實踐中進一步對培育和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實際效果進行科學檢驗,發現差距及時努力趕上,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使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在實踐基礎上永葆活力,永遠成為指引我們勝利前進的思想燈塔,推動我軍思想政治建設健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