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雨莎
[摘要]21世紀是人類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的時代,現代信息技術已經融入高等學校的教學和教學管理的各個方面,著重分析現代信息技術給高校教學管理帶來什么樣的優勢和弊端。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數字化高校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0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020189—01
一、引言
21世紀是人類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的時代,高等教育必然要適應信息化的需求。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的融合,大大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進程,數字化校園應運而生。
教學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首當其沖成為了高校的核心工作。考察20世紀末直到現在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給高校的管理和教學帶來很多變化。
二、現代信息技術帶給高校教學管理的優勢
(一)規范化管理。一所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籍、學分管理。上聯系領導,中間聯系任課教師,下與各班都發生聯系。因此,教學管理工作需要規范化和系統化,而傳統的管理以人為主,在管理上枉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也無法實現快捷效率化。人們常常抱怨教學管理職能部門工作效率低下,對教師、學生的要求反應遲鈍,不能滿足師生的要求。[1]數字化教學管理可以大大減少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促進規范化管理。
(二)信息資源共享。在數字化校園中,有關的數據由統一的部門通過校園網或其它的方式按一定的數據標準采集并在網上發布,并及時更新,其數據的準確性較高,共享性更強,所有的部門都可以通過上網查詢有關的數據和文件,改變了資源利用的方式,提高使用效率,減少管理工作人員的無效跑動,節省辦公費用,減少了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全校的信息資源共享。比如:不少高校在新生報到時,學生憑報到注冊號,就可以在教務處報到注冊、財務處繳費、食堂就餐等辦理一系列手續。
(三)保證服務公正性。“管理就是服務”,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傳統的教學管理服務具有封閉性,只有部分在其位的人知道某些重要的信息,教學管理服務的公平性與公正性不高。在數字化校園中,所有的公共信息都發布在網上,教學管理服務能真正地實現制度化、程序化,只要是規定的服務,具備相關資格與條件,在網絡上都能受到一視同仁的待遇,師生和校外人員只要上網就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務種類和服務方式。同時這種服務是跨時空的服務,245時全天候,延長了服務的時間,并且師生還可以享受跨部門的學校公共服務。
(四)保證分析的科學化和決策的準確性。傳統的管理決策主要依靠管理者的經驗,而所采集、利用到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在數字化校園中,教學管理信息系統能夠為決策者提供大量的基礎數據,根據決策的需要進行各種分析、統計和處理,為決策者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保障。特別是相關數據信息的定性、定量分析,更明了、清晰的反映了實際情況,為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例如;現在有些高校中使用的成績分析系統和成績管理系統,成績分析系統可以對老師錄入的學生成績基礎數據進行分析,不僅可阻統計教學班中各個分數段人數,還可以統計實際教學效果與理想目標之間的差距和成績分布相對正態分布的偏度[2];成績管理系統可以統計每個學期每門課程不及格的學生數據,一個學期內四科以上不及格的學生數據等,成績管理系統根據成績庫中的數據信息進行統計、篩選,為決策者提供了快速而準確的數據支持。成績分析系統和成績管理系統的應用不僅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管理工作效率,還保證了數據分析的科學化和數據處理的準確性。
三、現代信息技術帶給高校教學管理的弊端
數字化教學管理雖然會給管理者帶來種種益處,但也會帶來一些弊端。
(一)交流質量下降。在高度信息化、自動化的“信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系被人對信息技術的依賴關系所取代[3],教學管理參與者(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學生)之間的交往變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交往,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大為減少,這會導致教學管理人際關系疏遠,導致各交流主體彼此之間不信任、不理解或不合作,最終導致教學管理交流質量的下降。教學管理交流質量的下降使教務管理工作處在一個不和諧的運行環境中,必然會影響到它的工作效率或質量。
(二)信息缺乏實證性。現代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信息量非常巨大,也很容易獲取,使得很多人不再熱衷去實際調查,網上下載已成家常便飯。但是信息技術給予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提供我們有關“何時”、“何地”、“何事”的“硬性信息”,卻無法代替我們去思考,只能告訴我們結果,無法帶給我們對過程的思索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信息技術所負載的信息如果不能與實際相結合,只能是僵硬的,沒有應用的活力。所以,信息與實際相結合是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管理需要注意的問題。
(三)信息安全保密性下降。教學管理信息包括教師信息、學生信息、課程信息、學籍信息、教材信息、教學場地信息等。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因為具有開放性、交互性、管理事項的復雜性,加上信息與教學管理系統本身所固有的弱點和脆弱性,使得其信息在存儲、傳遞過程中很容易被取出、復制、截收,從而造成信息泄漏,產生保密隱患。訪問時雖然設置了一定的權限,但有一些信息還是會被某些不法分子(如網絡黑客)竊取或篡改,造成信息丟失。此外,教學管理系統很容易遭受諸如計算機病毒的攻擊,使系統陷于癱瘓,對學校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四)信息零散化、信息不對稱。信息時代帶給我們的一個困擾是,我們擁有的信息太多。現代信息技術有著驚人的信息處理和傳遞能力[4],使人們在單位時間里可獲得信息大大增加以至難以承受。教學管理人員面對龐大無比的信息量,經常會顯得無所適從,特別是當真實的和失誤的信息聚集在一處時,更是模糊了視線,混淆了思維,晟終影響到管理或決策的質量。
在數字時代,學校的教學管理中,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現象。如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在網上收集學生反饋意見時,某個教師可能因要求太嚴而不被部分學生接受;相反,對學生寬松的教師反而易受歡迎。如果僅憑學生評價來判定教師的教學質量,可能導致好教師不愿再嚴,差教師更加松散,使教學質量評價的公正性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