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東
建立縱向指揮有力、橫向協作緊密的偵查指揮協作機制是當前高檢院提出的六項偵查改革措施之一。早在200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即成立了偵查指揮中心。隨后,各省級人民檢察院先后設立了偵查指揮中心。陽新縣人民檢察院適應新形勢下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需要,從圍繞建立現代偵查模式,加強職務犯罪偵查改革的重點進行積極探索,于2008年經縣編辦批復率先在縣級院成立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該中心成立運行一年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本文結合陽新縣人民檢察院實踐,對基層檢察院設立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相關問題予以分析。
一、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運行效果
2008年陽新縣人民檢察院成立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設立了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制定了《陽新縣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工作實施辦法》。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成立后,充分發揮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在案件線索管理、案件初查、偵查工作中的組織、指揮、管理、協調作用,建立了規范有序的辦案程序,暢通了與上級院大要案偵查指揮中心的聯系,整合了本院的辦案資源,突破了一系列大、要案和窩、串案。2008年,我院共辦理職務犯罪窩、串案23件23人,其中大案10件10人,要案1件1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500余萬元。
(一)規范辦案程序。規范、文明執法是現代辦案的基本要求,而作為辦案源頭的“線索受理”則是規范文明執法的重要前提。陽新縣院作為高檢院“三位一體”規范化操作機制試點院,在規范辦案程序上更是不遺余力。規范辦案,從源頭開始。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的設立,在“源頭”上規范了辦案程序,主要表現在:一是統一線索管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成立前,控告申訴檢察科作為檢察院犯罪線索受理、分流部門,是主要管理職務犯罪線索的部門。此時仍有一部分線索沒有得到歸口管理,如自偵部門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的線索和上級檢察院轉辦的線索。這些線索雖然最終可能進入辦案流程,但是處于分散狀態,不利于線索的管理和有效利用。二是統一分析線索。線索的統一分析是為了提高線索的利用效率。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受理案件線索后,統一進行分類、編號、歸檔、分析,特別是對案情重大的線索、有可能成為窩案串案的線索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線索進行重點評估分析,指揮中心辦公室寫出詳細的案件線索分析評估報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偵查決策方案,再報檢察長審批,做到了線索來源有登記、線索評析有報告、線索去向有批示、線索最終有結論的規范化流程。三是授權初查線索。線索的初查是最能體現辦案規范的要件。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在線索初查權上進行了規范,規定職務犯罪線索分析評估后,由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審核,根據線索的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初查、存查、移送處理等意見并報檢察長審批決定。具有初查權的部門在得到初查命令后開展初查工作。改變了過去多頭初查、濫用初查權、違法初查的情況,做到了規范文明執法。
(二)暢通上下聯系。設立偵查指揮中心,其目的就是要加強辦案部門的整體聯動,構建上下統一、橫向協作、內部整合、總體統籌的一體化工作格局,形成強大的辦案合力。在基層院設立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真正實現了上下級檢察院之間的上下統一,同級別檢察院之間的橫向協作以及基層檢察院內部之間的橫向協作。一是提供了上下級檢察院偵查指揮中心之間上下統一對口聯系的平臺。二是提供了基層檢察院內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一體化橫向協作的平臺。
(三)整合辦案資源。陽新縣人民檢察院有反貪污賄賂局、反瀆職侵權局、富池檢察室、白沙檢察室等7個辦案部門39名干警,而整個檢察院具有檢察官資格的干警達到63人,還有24名辦案力量分散在其他部門,特別是6名30歲以下具有檢察官資格的年輕生力軍呆在綜合部門,呈現出“兩多一散”(辦案部門多、具有辦案資格的人員多、辦案力量分散)的不良局面,制約了辦案工作的健康有序開展。設立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實行自偵辦案工作統一領導和指揮辦案工作,統一協調關系,統一組織辦案力量,打破了原來科室之間的壁壘,有效整合了辦案資源,使整個檢察院干警緊緊團結起來,形成“一個拳頭出擊”的辦案格局。
(四)防止泄密發生。大兵團作戰具有人員效應,但辦案人員越多,知情人就越多,就越容易泄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在統一協調指揮調配過程中將案件的任務進行具體分工,具有“任務—人員”一一對應的特點,辦案人員各司其職,在匯報時也是單向匯報。同時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對辦案過程實行全程跟蹤監督,有效地防止了泄密問題的發生。
二、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存在的問題
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工作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成效,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在實踐中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職能發揮不充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對自偵案件統一組織、指揮、管理協調的職能作用發揮不夠,有時并沒有完全參與辦案過程的組織、指揮,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成員有時是直接參與辦案,成為一個辦案單位。同時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由于剛剛建立,嚴格意義上的案件線索管理庫、情報信息管理庫和偵查人才庫沒有建立,導致偵查指揮的手段落后,信息化、科技化程度不高,阻礙了其職能的發揮。
(二)運行銜接不規范。舉報中心是受理控告、申訴的部門,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也是職務犯罪線索的管理部門,二者的職能存在重疊。雖然《陽新縣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了舉報中心受理線索的移交制度,但銜接并沒有完全規范。再就是由于目前指揮中心工作處于一個摸索階段,上級檢察院并沒有制定一個明確規范的實施方法,各個院設立指揮中心也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辦法運行,在偵查一體化大局前與上級院銜接時會導致不規范的情況。
(三)管理體制不完善。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是在檢察長領導下的對偵查工作進行組織、指揮、管理與協調的決策組織和領導組織,由檢察長和分管偵查、初查工作的副檢察長、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和自偵部門負責人組成,但部分成員并沒有履行理應履行的職責,在這樣的情況下其職能有時被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代替,直接導致了管理制度上的混亂。
三、健全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工作機制的探索
在基層院設立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目前還是一個嘗試階段,雖然可以借鑒省、市院大要案偵查指揮中心的成功經驗,但基層院有基層院的特點,在偵查一體化的對象范圍上、案件的大小上都存在不同,這決定了基層院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與省、市院大要案偵查指揮中心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我們既要吸取省、市院的成功經驗,又要不斷探索符合基層院特點的新模式,并在實踐中總結完善。
(一)理順三個關系。理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與其他幾個部門的關系是明確其職責、規范其運行、完善其體制、促進其作用的發揮的前提條件。一是理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與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的關系。在相互關系上,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是在檢察長領導下的偵查指揮決策組織,而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是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下設的辦公室,是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下設的一個日常辦事機構,負責承辦檢察長和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決定的相關事項及各項日常工作。二是理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與舉報中心的關系。完善移送制度,規范交接手續。在舉報中心職能不變的情況下,控告申訴檢察科按照要求將受理的職務犯罪線索移交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做好登記,在線索處理后,按照“一對一”的原則,向舉報中心做好回復,一個線索一個回復。對舉報人的答復工作由控告申訴檢察科根據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的回復進行答復。三是理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與自偵部門的關系。要理順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與自偵部門的關系,首先要明確各自的職能。如前所述,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是自偵工作的決策組織,自偵部門是具體的辦案機構,二者在偵查工作上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如何才能更好地體現出這種領導關系而又充分尊重自偵部門的自主獨立性是處理好二者關系的關鍵。一方面要提高全院干警的思想認識,教育干警正確處理全局關系和局部關系、全院利益和部門利益的關系。另一方面要規范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的組成成員的職責。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是實行成員制的領導組織,它由檢察長、分管偵查、初查工作的副檢察長、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和自偵部門負責人組成,要通過文件的形式進一步明確自偵部門負責人作為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成員的職責,鞏固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的組織保障,充分保證指揮中心決策、指揮命令通過自偵部門負責人傳達到本人分管的部門,從而得到有效落實。
(二)構建三個平臺。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作為偵查工作的決策組織,應該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打造自偵工作“高效、快捷”的平臺。我們擬在2009年建立三大管理平臺。一是構建案件線索管理平臺。該平臺主要將收集的案件線索分門別類錄入電腦軟件系統,收錄的線索按照已查、待查、存查三種情況進行存儲,在查詢案件線索時,只需要將某條線索調出來,就能夠清晰反映出案件線索來源、舉報反映的主要問題、線索的分析處理、線索的查處等情況。二是構建情報信息管理平臺。依托我院設立的情報信息科,構建情報信息管理平臺。情報信息管理平臺由兩個情報信息平臺組成,一個是已辦案件的信息管理平臺,它將我院已經辦理的所有職務犯罪案件職務犯罪主體資格人的信息,包括年齡、家庭情況、工作單位、職務、財產情況等記錄在案。一個是情報信息的共享平臺。加強與公安、審計等職能部門的聯系溝通,通過聯席會議等形式建立情報信息移送、通報制度;加強與工商、電信、稅務、金融、國土、城建、物價部門的聯系,在法律政策允許范圍內逐步實現情報信息的共享。三是構建偵查人才管理平臺。與本院政工部門聯合,將本院具有辦案資格的偵查人才按照學歷、年齡、法律專業、歷年獲上級業務方面的表彰情況等不同類型分別錄入,實現動態管理。在辦案時如果需要調配人員,事先擬定需要的辦案人員條件,只需要將條件輸入系統,系統自動調出符合條件的所有偵查員名單,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只需要從中挑選即可。如某案需要長途跋涉,年輕干警承辦更適合,將“年齡35歲以下”的條件輸入系統,電腦自動將所有35以下年齡的干警名單顯示出來。
(三)建立四個機制。一是組織領導機制。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實行成員制。檢察長負總責,分管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副檢察長協助檢察長工作,其他組成人員是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的領導者,在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工作時參與議事和議案,在落實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任務時涉及本部門的部分任務負責具體組織落實。二是協調指揮機制。在協調指揮方面實行協調指揮由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負責統籌安排而由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具體落實的分工負責的制度。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在召開會議統籌安排后,制定會議紀要,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根據紀要的內容具體落實,制定案件偵查計劃表和抽調人員通知,將計劃表和抽調通知發放到各相關科室。三是監督反饋機制。建立全程跟蹤監督反饋機制。在案件偵查過程中,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負責將案件進展情況以及在此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向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反映,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根據情況作出決策調整,再由職務犯罪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下達到辦案組,暢通信息上傳下達的平臺。四是聯席學習機制。適應橫向協作的需要,把建立反貪、反瀆的聯席會議制度、檢察員學習制度作為打造團隊精神、培養新型偵查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查辦職務犯罪需要橫向協作時,組織反貪、反瀆等相關業務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統一指導思想,明確目標任務。在暇余時間定期組織反貪、反瀆和具有檢察官資格的干警學習涉及反貪、反瀆職務犯罪的相關知識,培養知識面廣適應反貪和反瀆雙向需要的偵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