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燕
廣西巴馬,一個經濟正在繁榮發展的擁有旅游養生的特色長壽圣地。
在巴馬這個有著世界著名長壽之鄉的地方,不僅風光無限,充滿了生機,還孕育著神奇的長壽奧秘,激發世人探討養生文化的堅定性。
東巴鳳基礎設施建設讓巴馬的各個領域的經濟快速騰飛,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全面實現了茅草房改造,甲篆鄉的坡納屯建立起了新農村示范點,別墅式的房子和花園式的環境讓巴馬人民看到未來的小康生活步伐正在加大。日益變寬的縣城向人展示的是未來的前景,棟棟拔地而起的新高樓和先進的道路設施讓貧窮落后成為了歷史,從而翻開新的生活篇章。每當人們驅車經過巴馬的時候都能看到兩岸婀娜多姿的景色和翠綠的稻田。延綿不斷的九萬山象,像巨龍在飛舞,環山的霧氣像絲帶一般纏繞著,密實的林木像海洋,翻滾出的綠色波浪;清澈見底的盤陽河撫育出心靈手巧的兒女,河邊時常有挽紗。壯錦織出了黨對山區民眾的情懷,河中有魚蝦在嬉戲,河岸兩旁到處是美麗的月季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彩蝶和蜜蜂也聞香而致;山就像是脊梁,大河就像是翅膀,挽起壯家瑤寨兒女繁榮富強;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壯家瑤寨兒女是勤勞耕作的,雖然如今大部分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南下打工,但是勤勞的巴馬人民沒把田地荒蕪,他們收割完一(禾造)的稻子后會搭棚種植蔬菜,或不再重新播種耕種,而是護理在收割過的稻根里從新長出來的禾苗,即所謂的“再生稻”,這種再次生長的稻子產量不比第一(禾造)少,而且這種稻子煮出的米飯香酥。不耕種稻子的田地就種上甘蔗,很多人還把荒山也種上甘蔗或松樹。這些都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民眾的經濟收入。農民之所以勤于耕種這些農作物,歸根結底是由于巴馬的各相關企業的壯大發展,對經濟作物的需求量加大,從而也激發了民眾的積極性,帶動了經濟作物的發展,提高了稅收和財政收入。當地的財政收入提高了,各項公共設施也跟著改善,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文明。
隨著各種天然資源的被發現和開發,巴馬的旅游產業逐漸發展起來,朝著旅游大縣方向進軍。巴馬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就目前開發的三大天然巖洞:百魔洞、百鳥巖、水晶宮就讓游人咋舌。確實,素有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內的鐘乳石形狀色彩各異,造型栩栩如生,那個可以從不同方向位置看出不同造型的海底世界讓人嘆贊,經權威學者的研究鑒定達一億五千年以上的水滴石增,里面的巖石經一百萬年的滴水積累才可增厚一厘米;百鳥巖旅游景區也是世界罕見的水溶洞,位于盤陽河下游,兩岸稻花飄香,翠竹隔岸相望,洞口的河岸上有一株年紀老邁像仰望對岸的古樹,當地人傳說是一位美麗的女子因為思念岸那邊的戀人,日夜在此仰望約會,最后化身為守護樹。劃著小船緩緩而人,你會發現洞壁上水晶石和鐘乳石相映生輝,倒影在河面上形成斑駁的影子,充滿詭秘,給人刺激感,洞內還有個中央小島,上面有很多特色的乳石和鵝卵石,登上去歇歇很是愜意。位于那社的水晶宮讓大家耳目一新!顧名思義,水晶宮就是一座由水晶構建的宮殿,里面的水晶石晶瑩剔透,閃耀著各色光芒,真可謂晶碧輝煌,讓人流連忘返。此外,巴馬的長壽村、賜福湖和龍洪充滿田園氣息的風光讓人們感受回歸自然,只要踏入這些淳樸的土地,便能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擁抱,呼吸純天然的空氣,每天早上起來去到盤陽河岸,面對波光潺潺的河水,置身蘆草野花之中,深深呼吸就會收獲心曠神怡的心情。傍晚時分,若是能在賜福湖泛舟而下,與漁民擦身問候,找回的將會是已經失去的兒時的童真:當漁火和漁燈亮起來的時候,燈光像是點點的星光,整個湖面猶如銀河一般,好一幅水天接映的美麗畫卷!
來到巴馬,不能不談論的便是長壽和特產。作為世界上百歲老人眾多的地方,巴馬逐漸被外界所熟知,越來越多的友人不遠萬里慕名而來,他們中有些人定居下來。有些人定期來居住一段時間,療養身體。當地的人們親切的稱呼這些來養生的友人為“候鳥人”。生長在長壽村的百歲壽星們,生活樸實簡單。他們心態平和,待人寬厚,日常生活有條理,就食粗糙。但是,就是這樣自然的環境和習慣孕育了許多長壽老人,而且巴馬獨特的自然環境是任何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這里氣候適中,雨水豐足,高山聳立,原始林木濃密,空氣有氧成分極高,特別適合居住養生。很多身患各種疾病的“候鳥人”到這里生活一段時間后,一些病癥會不治而愈。也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此旅游,從而帶動了旅游產業發展。地方名氣打出世界了,地方的特色產品也跟著受到影響。隨著慕名來旅游的外來游客日漸逐增,當地的特色產品,如香豬、珍珠黃玉米粉、玉米頭、玉米鍋巴、蛤蚧人參酒、巴馬神酒、山茶油、火麻等有了很大的銷售市場和渠道,因為一般來旅游的外來人員,都會購買一些特色產品回去。這些地方特色產品的暢銷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壯大,更加讓世界認識巴馬,熟悉巴馬。
作為長壽的圣地,巴馬擁有世界著名長壽之鄉的金色光環,因此,它不僅是屬于巴馬人民,也是屬于全國各族同胞的,更加是屬于全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