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麗
閱讀是學習英語的主要手段之一,閱讀教學歷來都受到國內外外語教育界重視。然而,現在不少高中生的閱讀技能沒有得到系統訓練,缺乏使用閱讀策略的意識,導致閱讀能力差,因此,很有必要使學生通過提高閱讀量來進行閱讀技能的訓練?!队⒄Z課程標準》也強調,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那么,如何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使學生掌握閱讀策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聽、說、讀、寫技能的全面發展呢?
一、矯正不良閱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學生中常見的不良閱讀習慣有:
1.指讀、出聲讀、心讀、復視。作為老師,必須要求學生避免這幾種錯誤的閱讀方法,因為閱讀時用手指著每一個文字去讀,逐個讀出單詞的讀音,在內心回味每個單詞的發音或頻繁地回視重讀,不僅嚴重地影響了閱讀速度,不利于形成完整的邏輯思維,而且分散注意力,影響閱讀效果。因此,閱讀時要養成只移動視線的習慣。
2.視幅小。學生每一眼所攝入的字數少勢必影響著閱讀速度,教師應該訓練學生擴大視幅,讓眼睛在每次停頓前盡可能多注視幾個單詞,而不是逐個地看,應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意義上,把領會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作為第一目的,加大“目光跨度”,以意群為閱讀單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擴大視幅還可以通過熟練掌握固定短語、句型、習慣搭配的方法,以短語或句子為單位,把文字送入眼睛輸入大腦。
3.只注重單詞意思,忽略習慣用法。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注重習慣用法和習語的學習,隨時歸納、總結、記憶。
4.一遇生詞就查字典,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離開工具書就無法閱讀的定勢,從而喪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會影響閱讀速度,減少閱讀量,而且會養成不良閱讀習慣。因此,要提高閱讀速度,就要克服這些閱讀陋習。
二、培養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學生閱讀時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地閱讀,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怎樣閱讀才是有效地閱讀,還有就是閱讀的目的是什么,他們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老師耐心地解答和引導,因此,教會學生正確運用“選讀”“略讀”“尋讀”這三種方法很有必要。
“選讀”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材料閱讀。一方面,閱讀材料要適合自己的閱讀水平,另一方面,閱讀材料要符合自己的興趣和認識水平。只有這樣學習者才愿意并喜歡閱讀且閱讀效率高、效果好。很多學生不愿意閱讀,害怕閱讀,對英語沒興趣,沒信心,主要原因是沒有過好“選讀”這一關——沒有找到或沒有去找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學生學習的時間主要在學校、在課堂,因此千萬不能忽視課文的學習。課文是根本,是基礎。在學好課文的前提下,適當選一些適合本年級或適合自己水平的課外讀物,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由易到難,從而達到提高自己閱讀水平的目的。也就是說“選讀”要解決的是“讀什么”的問題,它在三者中處于最重要的地位,是后兩者得以進行的基礎。
“略讀”和“尋讀”是兩種快速閱讀方法,也就是說要解決的是“怎樣讀”的問題。
“略讀”就是快速瀏覽文章,看標題,看每段的開頭和結尾。因為開頭往往是一篇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有時文章的中心思想會在文章的第一句中開明宗義地提出來。結尾也很重要,它往往是總結或結論,會使我們對文章有個概括的了解??傊?“略讀”就是通過快速瀏覽材料,了解它大致是哪方面內容,初步掌握文章整體脈絡。
“尋讀”就是不要求理解全部內容,只需快速尋找材料中特定的信息。如:閱讀節目單、電話號碼簿、產品目錄,或文章中出現了價格、時間、距離、溫度、數字等信息,有時要使用符號并涉及數碼,在這些符號、數碼的引導下,你可以迅速找到信息,這就是“尋讀”方法的運用。
另外,通過“略讀”選出來的答案也可以用“尋讀”來核對,這樣,答案的正確率就會更高。
總之,要提高閱讀水平,“選讀”是前提,“略讀”是關鍵,“尋讀”是保障。只要我們掌握這三種方法,并將它們應用于閱讀實踐中,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英語閱讀水平會隨著閱讀量的增加而越來越高。
三、掌握猜詞方法,提高閱讀質量
猜詞就是指在閱讀過程中根據對語篇的信息、邏輯、背景知識及語言結構等綜合理解,去猜測或推斷某一生詞、難詞、關鍵詞的詞義,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閱讀技巧,也是英語閱讀的重要能力。它不僅要求準確無誤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較大的泛讀量,掌握較多的詞匯。學會“順藤摸瓜”,通過構詞、同位、對比、因果、音譯、釋義、常識、標點符號、上下文聯系等線索確定詞義。下面舉例介紹幾種方法:
1.對比法。有時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來表現事物之間的差異。在進行對比的過程中,作者必然會用一些互為對立、互為反義的詞語,使不同事物的特點更為突出。
如:Unlike his sister,who is a warm,friendly person, John is apathetic to everyone and everything.根據詞義不難看出apathetic的意思是“冷漠的”。
2.根據常識經驗推測。在閱讀過程中,有時可以根據自身的直接或間接經驗,或運用已有的常識推測詞義。比如,了解一些英美國家的天文地理、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政治結構、社會制度等,可以幫助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如:When a doctor performs an operation on a patient, he usually gives an anaesthetic to make him unconscious, because he dose not want his patient to feel pain or to know what is happening to him.凡有一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醫生給人做手術前都要注射麻醉劑,所以“anaethetic”一詞的意思應該是“麻醉劑”。
3.同位法。用同位語對前面的名詞加以解釋說明。如:In fact, only about 80 ocelots, an endangered wild cat , exist in the USA today.句中an endangered wild cat是ocelots的同位語部分,所以我們就很容易推測出ocelots是一種“野貓”。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猜詞策略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并使閱讀更加輕松容易,運用好這些方法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把握好文章的語篇結構,形成整體理解能力。再者,猜詞策略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形成有積極的影響,也使他們在閱讀中建立起很強的自信心。
總之,正確運用豐富的閱讀材料,全面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及能力,這些對于中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鹽湖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