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 恩
新課標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而且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努力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自我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要適應新的課程標準,作為學生數學發展的導航者,數學教師必須具備以下素質:
一、正確的學生觀
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在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文化背景中成長起來的,尊重和承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價值,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給所有學生提供公平和完整的學習數學的機會。
1.尊重所有學生,承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發展水平不同,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經歷、特長和需要進行相應教育。
2.承認每個學生都能學會數學,給所有學生提供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平等機會,并能為不同學生尋找學習數學的最有效途徑,不斷向學生個體提出更高期望。
3.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長,知道學生在學習中會運用不同的方法。在設計教學時,考慮學生能力、興趣、思維等多方面的不同特點,據此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注重分層次教學和因材施教。努力防止學生掉隊,保證每個學生都有進步。
4.知道如何改變教學,以適應學生已有的技能和經驗;知道如何樹立學生信心,鼓勵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白數學有助于智力發展,數學在未來生活中將起重要作用。
二、廣博的數學知識
明確數學在現實世界中的廣泛應用,在數學概念、原理和技能等方面具有廣博的知識,能及時對課程目標和教學體系進行反思。
1.掌握的數學知識遠遠超過授課所需。非常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并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知識,注重各種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的教學,以探索的形式暴露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內在規律。
2.明白數學的中心概念和原理,知道數學思維的基本步驟——審題、假設、建模、推理、結論、解釋、分析,注重培養學生具備系統的數學知識。
3.對基本數學觀念有很深的了解,明白計算、規則、步驟、方法,不僅是規則,而且是學生理解問題的途徑。能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數學解題技能與技巧方法。
4.掌握相關的教育心理學知識,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注意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能靈活地把實際問題抽象建模,能幫助學生發現題目中隱含的概念和規律以及它們之間的重要關系,并把各種觀念和方法應用到問題解決中。
5.了解豐富的數學史知識,利用對數學的感情,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充滿好奇和熱情,并從中得到樂趣。
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
在扎實的教學實踐中,勤于自我反思,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篩選教學策略,完善教學計劃,規范教學評價。
1.注重教材的分析和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善于了解學情,預見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選用最恰當最有效的教學方法,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2.懂得如何與學生群體一起學習以及如何為學生選擇適當的學習任務。知道如何組建有利于學生自學和相互學習的集體。能提供多種多樣的解決問題機會,讓學生進行各種技能實踐,及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惑與失誤。
3.能把數學與科學、社會研究等其他領域聯系起來。通過豐富的跨學科教學,把各種學習線索串聯起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4.把實踐經驗應用于數學教學。注重在各種非正式的推理中使用數學模型,強調各種數學測算、運算、作圖工具的靈活使用,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突出應用的重要性。
5.有較強的反饋矯正能力。優秀教師必須能根據教材和課標,結合學生實際,及時檢測學生學習,反饋矯正教學和學生學習中的問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四、成熟的教學藝術
教師要創造藝術的和有效的方法以完成教學任務,教學藝術是教師個人綜合素質的反映,它表明教師在關心學生、教學熱情、內容把握、應用能力、豐富知識和創新實踐等方面均已十分成熟。
1.把對學生的了解、學科知識和教育學方面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并將其滲透在有凝聚力的、優秀的、令人激動的課堂教學中。
2.能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設計生動有趣的課堂導入,開展教學有效調動學生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3.靈活地把握課堂,認真地設計使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逐步提高的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和遞進性環節。欣賞學生的多樣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質疑,張揚個性。
4.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能力、特點,力爭使每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達到更高水平。
5.語言精練準確又不失幽默,啟發誘導,能通過多個切入點和多種途徑,使學生所有技能都得到鍛煉和提高。清晰的思路,嫻熟的方法,使學生時刻感受數學的內在美,善于和學生一起分享并交流探索知識的無窮樂趣。
五、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組織管理能力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靈活有序的課堂組織管理能力,是優秀數學教師的必備素質。
1.創設一種讓學生積極向上、敢于實踐、解決問題時能享受到樂趣和成功的班級氛圍。在這種課堂上,每個人都參與學習、發表見解、獨立或協同工作。
2.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性,并時常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與贊賞,善于表揚、激勵學生,發展自信。鼓勵學生猜測、實驗、分析、假設、推理,構建自己的理解方式和思維模式。
3.教師能給學生提供合適的數學背景材料,吸引學生,激發興趣,從巧妙的實踐活動和實例出發展開教學,設計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的問題,和學生在探索交流中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理解掌握知識的應用。
4.知道學生學習中會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知道怎樣使學生較好地理解和鞏固新學知識。及時調整課堂節奏,靈活處理偶發事件。有意識地利用競爭性的豐富的數學活動,調動學習積極性,緊扣學生思維。
5.選擇合適教法,制定切實的目標,運用恰當的評價,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組織形式,使課堂活躍、有序、實用。并結合相關數學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作者簡介:烏恩,古海拉爾第二中學高級教師,內蒙古中學數學教學能手、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