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瑛
摘 要: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是很有現實性的課題,本文從如何活躍課堂氣氛的角度出發,闡述了作者在這方面的探索,即擺脫舊的“注入式”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注重教與學的雙邊關系,使課堂“活”起來。
關鍵詞:課堂氣氛 活潑愉快 舉例 趣味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中學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完成其既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又培養構筑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較高思想政治覺悟的重要目標和任務,是長期以來政治課教育教學領域內一直探討的課題。
一、讓新的一課在活潑愉快中開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剛開始的短暫導課時間往往定下了一節課的基調。導課是講授新課的第一環節,精心設計好這一環節,對于達到預期教學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用很大。
1.教師以愉快的心境進入課堂
有了愉快的心境,才能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同時,老師的心境也能調節學生的情緒,使他們以積極的情緒進入課堂的學習。特別是下午的課,教師更是要注意保持自己高漲的情緒,以此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
2.導語要有趣味性
導語在形式上要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可以有提問、抒情、欣賞、懸念等形式。教師可依據課的類型選擇使用。同時要講究語言表達藝術,使導語聲情并茂,真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進行新授
政治課概念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而中學生在認識事物時卻又是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因此,為了使學生理解書本知識比較容易,我認為:
1.舉例要充滿趣味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老師在課上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就會使學生厭煩、疲勞、昏昏欲睡;反之,如果能在教學中適時穿插一些趣味性較強的例子,就能夠使深奧的道理通俗化,并能引人入勝,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我在講“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受法律保護”時強調“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舉了“關別人一天,自己被關半年”的例子。學生一聽,興趣馬上就來了。我說:“有一個同學懷疑另一位同學偷了他的鋼筆,于是便在星期天上午叫上兩位同學幫忙把他騙到自己家里,逼問他,那位同學死都不承認。這三個人就把他綁起來,直到傍晚才放他回家。并且警告他不許告訴任何人,否則對他不客氣。那位同學回去之后,精神恍惚。在他母親的一再追問下,才道出原委。母親立即向派出所報案。這三位同學都受到了法律制裁。”通過這個事例,同學們不但了解了法律禁止非法逮捕和拘禁,而且在思想上也受到了教育。
2.適時創設活躍的情境
人的情緒和情感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的,良好的情境容易引起積極的情緒和情感。因此在教學中要適時創設活躍的情境,使學生在一定情境中激發起學習興趣。創設情境可采取:語言表達法、音樂表達法、詩歌表達法、漫畫表達法……特定的情境一般由教師創設,有時可以引導學生創設。
例如:講“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和社會的共同責任”時,我預先讓四名同學排練了一個小品,上課時表演。一位同學飾小剛爸爸,一位同學飾小剛(初二學生),一位同學飾王老師,還有一位同學飾工廠老板。表演內容是這樣的:小剛開學時沒來上學,王老師就到他家里去動員。可他的爸爸說讀不讀書是他們自己家的事,他們家沒錢不讓孩子讀書了。王老師問孩子呢?小剛爸爸說已經到城里去打工了。王老師又追到城里,到某工廠找到該名學生。小剛說讀不讀是我自己的事,我家沒錢,我的成績不好,我也不想讀了。王老師又找到該廠老板,老板說又不是我找他的,是他來找我的。他干活,我付錢,天經地義。老師說你這是非法雇用童工,走,我們到法官那兒去評理。表演之后,我便說:“同學們,你們說法官會怎么判呢,其依據又是什么呢。通過學習‘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的社會的共同責任大家就知道誰對誰錯了。”于是學生的學習興趣馬上就濃厚起來,自然就能學好下面的知識了。
3.充分利用比較和類比的方法
心理學表明,中學生鉆研心不強,又比較粗心,對于相近、相似、相對、相反的一些概念比較容易混淆。而比較法就能幫助學生區分概念。如:違法與犯罪的含義、幾種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的比較等等。通過比較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促使學生去鉆研書本,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類比能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更容易使學生所接受。
4.聯系現實生活
“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事實證明,把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密切結合起來,能把枯燥、抽象的理論轉化為活生生的現實,容易學得深、記得牢。另外,學生體會到政治課講的內容就在現實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也就會有興趣了。
在講到:“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必須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時,我便讓同學們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經濟活動參與者的違法行為。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同學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開了。有的說:“上次我買的方便面上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有的說:“我昨天買到的火腿腸是過期的。”于是我就引導他們討論對這種違法行為應該采取什么行為,是不是任這種行為存在。學生們踴躍發言,有的說應該向工商部門舉報,有的同學說應該打電話給消費者協會讓他們來管一管等等。我首先肯定他們的做法是正確的,必須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然后我又抓住時機問:“你們這么做有什么法律依據嗎?”學生很容易就想到了我國法律規定:生產限期使用的產品,要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期,銷售者不得銷售不合格產品等。
三、輕松愉快地結束新的一課
在活潑而又緊張的智力活動告一段落后,我覺得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總結和復述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使學生剛學到的知識得以鞏固外,還要設置一些有坡度的鞏固題給學生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悅。特別是那些基礎略差的學生,可設置一些容易的但又緊扣教學目標的鞏固題。
總之,在教學工作中只要我們教師不懈努力、不斷探索、推陳出新,就一定能讓政治課成為學生想上、愛上的學科。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周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