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俊
[摘要]目的:探討山波苓體外抗腫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MTT染色法對山波苓五種溶劑提取物體外抗腫瘤活性進行初步的研究。結果:氯仿提取物對乳腺癌細胞(Bre-04)、神經癌細胞(N-04)、肺癌細胞(Lu-04)有較好的抑制生長作用,IC50分別為0.2699mg/ml、0.2634mg/ml、0.4961mg/ml,對肝癌細胞HepG2抑制作用差,IC50為0.9379mg/ml;山波苓石油醚提取部位對乳腺癌細胞(Bre-04)、神經癌細胞(N-04)、肺癌細胞(Lu-04)、肝癌細胞HepG2的IC50分別為0.5902mg/ml、0.5725mg/ml、0.7938mg/ml、0.6374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對肺癌細胞(Lu-04)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為0.7343mg/ml;水溶性提取物以及正丁醇提取物無明顯抑制腫瘤作用。結論:山波苓氯仿提取部位、石油醚提取部位體外抗腫瘤作用較好,值得對其提取部位進一步分離純化并研究其抗腫瘤作用機制。
[關鍵詞]山波苓 抗腫瘤 活性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520004-01
山波苓為藍雪科藍雪屬植物,又名白花丹、白雪花、白皂藥、一見消、烏面馬、火靈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巖陀等。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和我國四川、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省等地區,為東南亞許多國家及我國多民族醫用藥材。在民間有廣泛的應用基礎,藥理作用廣泛,其抗腫瘤作用有很大的研究開發價值。本實驗對山波苓不同溶劑的提取部位進行了體外抗腫瘤活性篩選,以期能為進一步的開發利用提供實驗依據。
一、選用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供試品。山波苓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以及水溶性提取物均由西南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藥物研究所提供。
2.癌細胞株。乳腺癌細胞株(Bre-04)、神經癌細胞株(N-04)、肺癌細胞株(Lu-04)、肝癌細胞株(HepG2)由成都地奧制藥有限公司惠贈。
3.主要試劑及培養用液等。RPMI-1640培養基、DMEM(低糖)培養基(GIBCOBRL);小牛血清(成都哈里);胰蛋白酶(GIBCO);MTT染料、DMSO(sigma)。
4.主要儀器。CO2培養箱(Thermo3111美國);熒光相差顯微鏡(LX-71日本);板式酶標儀(ZS-2北京新風機電技術公司)
(二)方法
乳腺癌細胞(Bre-04)、神經癌細胞(N-04)、肺癌細胞(Lu-04)均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基培養,肝癌細胞(HepG2)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低糖)培養基培養,兩種培養基均含青霉素和鏈霉素,濃度為100IU/ml。細胞均置于37℃,5%CO2的培養箱中培養,取對數生長期的細胞用于實驗。
次日加藥,將待測物配成5個2倍稀釋的濃度,96孔板每孔加80μl培養基,20μl藥液,每個濃度3個復孔。正常對照細胞組加100μl培養基,溶媒對照組加80μl培養基,20μl溶媒,加藥后,繼續置于37℃,5%CO2的培養箱中培養。
24~48h后,96孔板每孔加50μl MTT染料(5mg/ml),繼續培養4小時后,終止培養,小心吸去孔內培養基,每孔加入150μl DMSO,充分振蕩后迅速于492nm波長處用酶標儀測OD值,測時減去空白對照值。計算待測樣品對腫瘤細胞的抑制率。
二、結果
樣品在492nm波長處測定OD值,數據分析采用CS2000簡明統計分析軟件,以溶劑對照處理組的腫瘤細胞為對照組,計算不同濃度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抑制率,以抑制率和濃度作直線回歸計算,得到藥物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山波苓石油醚及氯仿提取物對體外培養的四種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山波苓水溶性及正丁醇提取物對體外培養的四種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山波苓乙酸乙酯提取物對體外培養的四種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腫瘤細胞的抑制率(%)=對照組平均A值-給藥組平均A值對照組平均A值×100%。
實驗中山波苓氯仿和石油醚提取物所用溶媒為PBS和DMSO的混合溶液,結果顯示,溶媒對腫瘤細胞也有一定的細胞毒作用,以未經溶劑處理的腫瘤細胞為對照組,溶媒對腫瘤細胞的平均抑制率為24.06%,樣品對腫瘤細胞的抑制率以溶劑處理的腫瘤細胞為對照計算而得。乳腺癌細胞(Bre-04)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無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對神經癌細胞(N-04)有較弱的抑制作用,無明顯劑量效應關系,對肝癌細胞HepG2幾乎無抑制作用;山波苓水溶性提取物高濃度時對乳腺癌細胞(Bre-04)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無明顯劑量效應關系,對神經癌細胞(N-04)在高濃度時有較弱的抑制作用,其IC50為5.8222mg/ml,對肺癌細胞(Lu-04)、肝癌細胞(HepG2)幾乎無抑制作用;山波苓正丁醇提物高濃度對乳腺癌細胞(Bre-04)顯示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為3.5361mg/ml,對神經癌細胞(N-04)、肺癌細胞(Lu-04)、肝癌細胞HepG2無明顯抑制作用。
三、討論
惡性腫瘤對人類的健康威脅很大,同心血管疾病成為醫學上的兩大難關,每年大約有700萬新增患者,約500萬人死于癌癥。目前對腫瘤的治療仍然是以放療、化療、手術治療為主,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生物治療也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在腫瘤的藥物治療方面,由于開發治療腫瘤的化學合成藥物耗資巨大,因此從植物藥、礦物藥、動物藥中尋找具有高效低毒的抗腫瘤活性的成分就成為抗腫瘤藥物研究的一個熱點。
山波苓為我國多民族醫藥用的藥材,在民間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基礎。云南哈尼族及傣族、廣西瑤族、維吾爾族、印度醫生均用其治療風濕性關節痛、跌打損傷、血淤經閉、痛經、癥瘕積聚、癰疥、瘡疥、癬癩、瘰疬、蛇咬、瘧疾、目翳、迎風流淚等。壯醫用山波苓治療上頜癌、齒齦癌、食道癌、胰腺癌、惡性淋巴瘤、外陰癌等。24例晚期鼻咽癌患者給予山波苓湯等治療,結果有獨特的療效及優越性。文獻報道稱山波苓提取物有抗腫瘤活性,但國內外關于其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報道比較少,未見對不同溶媒提取部位的抗腫瘤篩選。本實驗對山波苓的不同溶劑提取部位進行了體外抗腫瘤活性篩選,結果顯示氯仿提物部位和石油醚提取部位抗腫瘤活性較好,與溶劑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是IC50偏大,有必要對其進一步純化。其抗腫瘤作用的機制也有待進一步探明。
參考文獻:
[1]顏曉燕、盛艷梅、辛志偉,民族藥材白花丹體外抗腫瘤活性研究[J].新中醫,2005,26(9):10.
[2]趙輝,常新軍.山波苓治療體、股癬62例[J].中醫外治雜志,2003,12(3):47.
[3]蘇偉人,山波苓治療皮膚瘙癢50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1996,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