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摘要2008年中獎彩票超期兌獎案,當事人請求法院判決28天兌獎期限由體彩中心單方規定無效。彩票兌獎期限應適用訴訟時效期間還是除斥期間,厘清兩者關系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分析中獎糾紛的法律問題。訴訟時效為了對一定狀態的期間經過,賦予權利產生、變更、消滅的效果,穩定已存在的某種事實關系以維護法律的安定和社會秩序。除斥期間在于盡早消除形成權帶給當事人法律利益的不定狀態。本文通過該中獎案來探討兌獎期限的法律性質并提出相關見解。
關鍵詞訴訟時效期間除斥期間兌獎期限
中圖分類號:D9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101-01
2007年7月29日,汪亮解購買了體育彩票第07087期七星彩4注,當天由于岳父病重,其從北京返回安徽。后來得知7月29日開獎號碼與其購買的第3注號碼完全一致,其中了當期特等獎500萬。9月12日,汪某到北京體彩中心兌獎被以超過兌獎期限為由拒絕兌獎。汪某以體彩中心單方設定的28天兌獎期限規定違法向法院起訴。本案爭議在于28天兌獎期限的性質,中獎人可否在超過兌獎期限后請求兌獎。
一、兌獎期限的法律性質
汪某代理律師認為,汪某中獎后和體彩中心形成具體債權債務關系,獎金已屬其所有,債權應有兩年訴訟時效,體彩中心單方設置兌獎期限是剝奪了其權利,明顯與民法、合同法相違背。且依照無記名彩票“誰持有即歸誰所有”原則,汪某享有基于該彩票產生的包括兌獎在內的所有權利。法院認為兌獎期限的規則“合理合法”,根據合同條款,中獎人應及時行使權利否則要承擔中獎彩票不能兌付的風險。由此可見,汪某與體彩中心達成了附條件的彩票合同,在條件成就時即汪某所購買之彩票與當期開出之彩票號碼一致時合同生效。合同成立時汪某對標的享有期待權,存在抽象意義請求權,條件成就時該期待權就轉化為既得權,存在現實意義請求權。佟柔先生認為:“債權的核心是給付請求權,債權是基礎權利,請求權是基于債權而產生,在債權清償期屆至之前并不發生給付請求權。”①“羅馬法上凡涉及特定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除了契約和允諾,因準契約、私犯、準私犯甚至因單純法律事實或法律規定而在特定當事人之間形成的一方可請求另一方為或不為一定行為,這是債應有之義。”②
二、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概況
(一) 訴訟時效的理解
訴訟時效包括兩方面內涵:一是由一定期間結合持續不行使請求權的事實狀態構成的法律事實。二是引起權利的變動。③“多數國家民法上這種效果是使義務人產生拒絕履行的權利。該效果非直接消滅請求權的母體而只是使義務人產生抗辯權,致使請求權人無法勝訴。” ④訴訟時效并非使請求權實體消滅而只是給義務人以抗辯機會。同時考慮到歷時很久的請求權所產生的舉證困難,允許其在法定期間后可拒絕履行,既是對疏于行使請求權人以壓力,促使其處理相關事務,同時也是“法律為了追求更高的普遍安定性,為避免因請求權長期不行使導致對社會經濟極為不利的影響而選擇犧牲請求權人利益,保護義務人利益的方式。”⑤“如權利人因消滅時效屆滿失去本來并無瑕疵的請求權,這也是關系人必須向公共利益付出的代價。”⑥
(二) 訴訟時效適用客體
我國《民法通則》第135、136條,日本、德國及瑞士等均規定以請求權為客體。但德國民法規定,對某些請求權例外地不適用訴訟時效。我國民法無明確規定訴訟時效客體,學理一般認為物權請求權、基于侵害人格權行為產生的停止侵害請求權、基于身份關系、儲蓄存款、債券關系發生的請求權、基于投資關系發生的參與企業管理請求權等受到侵害的不適用訴訟時效。汪某債權是通過民事交易行為取得,并支付了相應對價——彩票票面價值,其請求權不因購買彩票時同意格式合同規定的28天兌獎期已過而消滅。民法規定若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或不能受領,債權人雖應負受領遲延責任,但債務人債務并未消滅。這時債務人可將履行標的提存,由第三方提存標的物并保管以及將提存物發還債權人。本案體彩中心完全可將獎金提存,提存有5年除斥期間可以更充分地保護債權人利益。
(三) 除斥期間的理解
除斥期間指法律直接規定或當事人依法確定的某些形成權的預定存續期間,因該期間經過權利當然消滅。⑦訴訟時效制度可解決利益的不確定狀態,但其僅適用于請求權。在某些場合,如合同解除權或撤銷權則不適用訴訟時效,若對權利的行使不設置時間限制,民事法律關系將處于無限期不確定狀態。因此各國民事立法在訴訟時效期間之外還規定了除斥期間,對某些權利規定一個不變的存續期間,時間屆滿,不問事由如何該項權利即告消滅。
三、本案的期間適用
若適用訴訟時效期間,汪某喪失請求法院判決體彩中心支付獎金的勝訴權,但其實體權利并未消滅,仍可請求體彩中心兌獎,且其請求權可中止、中斷、延長,汪某回老家照顧病重岳父而錯過兌獎期是否屬于中止、中斷、延長情形暫且不論,但其至少擁有一般債權的2年訴訟時效期間,其獎金仍有取得的可能。若適用除斥期間,實體權利在兌獎期過后就消滅,不能再請求對方支付獎金。筆者認為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為宜,汪某與體彩中心已由抽象轉為現實意義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汪某應享有獲得獎金的權利,體彩中心亦對彩民負有兌獎義務亦即民法上的債務。民事債務的消失包括債務履行、法律規定、債權人放棄。本案顯然不屬上述三種情形。且28天兌獎期限設置也未充分考慮信息覆蓋面遠近,不符合目前人員流動頻繁,部分地區信息不暢的情形。考慮到彩票涉及金額巨大,一概適用2年訴訟時效期間不利于資金的流轉和解決懸而未決的利益關系,筆者認為可適用特殊訴訟時效期間把彩票兌獎期縮短到6個月,既可讓權利人在兌獎期外還有適當的訴訟時效期間作為補充以彌補格式合同中雙方不平等的民事地位,又可使糾紛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