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燕
摘要民主,是當代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目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行政治建設的重心工作。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模式與西方國家所走的民主發展之路截然不同。總的來說,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民主是利大于弊的。
關鍵詞民主政治參與行政效率法律權威
中圖分類號:D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390-01
人類社會產生以來,迄今已有250萬——300萬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民主一直是人類的普遍追求,它作為一種價值觀包含一定的普適性,但各國的民主道路、實現民主的形式是特殊的、具體的。制度是人的選擇,但選擇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根據客觀歷史條件進行的,人們是在客觀歷史條件提供的可能性空間中選擇和創造制度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民主是由歷史定義的。追溯民主理論的歷史,不難發現它的確淵源于西方。西方民主理論如西方民主制度一樣古老而又常新。可以說,在西方政治理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政治理論家最為青睞的理論主題就是民主政治問題。其中,對于“民主是否是好東西”的問題,不同理論學派有不同的觀點。根據西方民主理論發展的歷史,民主理論的重心隨著社會歷史發展的需要而不斷轉移。可以說,這艘鐫刻著“民主”的方舟,自古希臘起航以來,承載了人類數千年的政治理想與追求!有人稱西方民主政治理論的實質是金錢母乳哺育下的民主,以下是對它形象地比喻:1.普選制是一架靠金錢運轉的機器。2.議會是富翁俱樂部與政治角斗場。3.兩黨制是一個老板,兩家店鋪。4.三權分立制是西方國家政權的基本組織形式。這些評價有其正確合理性的一面,他把西方民主政治理論更加形象化了。基于民主理論的容量巨大,我將選取其中的一小部分——現代西方民主理論來討論民主的利弊問題。在我看來,民主應與社會制度聯系起來,在社會主義國家,民主是個好東西,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民主體現了人民主權,強調了人民對政治參與的重要性,它是基于對政治權力性質的認知和對自由的追求。它使公民走上街頭,舉行集會,維護自身的權力等。在這里,人民主權在原則上的關鍵是權利,是切實受到保障的權利!這與西方民主理論中的精英民主理論所持的觀點不同。在精英民主理論中,它認為人民主權在原則上的關鍵是技術,即通過某些手段,以獲取人民選票為目的,從而得到能夠作出決定的權力。它否定了古典民主觀(人民的統治),認為“民主”是少數精英的統治,夸大了精英人物的作用,懷疑和否定了人民群眾的參政能力,是以人民群眾不具備參政能力來推出精英統治的必然性,可以說,這是一種現代版的英雄史觀。它與民主政治的核心原則——多數原則是相悖的。因此,民主是人民政治參與的前提條件。
其次,民主提高了行政效率。在西方民主理論中,“政策”是各種利益集團和政府相互妥協的產物,是多重少數人相互制約、妥協、談判后造成的。因此認為這樣的民主過程太慢,會延遲政策的執行,很明顯,這種看法是片面的。雖然民主需要反反復復的協商和討論,其決定過程比較慢,但一旦決定了,執行的效率就比較高;因為通過民主決定的事情,大家都要執行,否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民主追求的主要不是效率,而是正確,是公平和公正。試想一下,在公正和公平的環境下,人們還會因為政策的推遲而抱怨嗎?當然不會,因為政策的有效性能彌補人們先前因政策推遲而產生的不滿情緒,達到心理平衡;而且,這個政策的制定是人們共同協商的結果,也就是說是人們參政的結果,這樣勢必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行政效率。
再次,民主維護了法律的權威。在西方民主理論中存在一種觀點:認為大多數人的民主有可能會破壞法制。在他們看來,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大多數人的民主可能會選擇出一個專制統治者,這樣就會產生專制者的獨裁與法律神圣之間的矛盾,會引來許多社會問題。由此認為民主與專制不能并存。但事實上,民主的根本目的是健全法制、維護法制,是制約、限制權力,是要求當權者依法行使權力,是為了建立自由公正、平等競爭的市場經濟。民主是有缺陷,但民主的缺陷是民主的不健全、不完善;民主社會存在的問題,只有通過健全完善民主才能得到解決。
第四,民主能夠保障自由的實現。自由,一直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追求自由的歷史,因為人類歷史是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不斷過渡的歷史。但在任何社會制度下,不受任何限制的絕對自由都是不存在的。自由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具體的。而這必須依靠民主才能得到實現。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自由是維護私有制和剝削特權的自由,是推崇個人主義人生觀、世界觀的自由。他們的那種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不是建立在民主上的自由,因為他們所講的民主是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是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是少數人的民主。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是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宗旨的,在這種原則指導下的民主才能最大限度地給予人民物質和精神各方面的自由,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自由。
最后,民主能維護國家和平,保障國家穩定、健康發展。在西方民主理論中,民主可能會導致社會動蕩。他們的理由是民主會使統治階級的利益遭到嚴重破壞,人民可以運用手中的民主權利對統治階級的執政者進行反抗,而統治階層始終只有少數人,更多的是工薪階層的普通百姓,所以,這樣的反抗會導致統治階級的政策無法順利實施。的確,一個政黨、一個領袖、一個聲音,會使一個國家變成一潭死水,會使一個社會變得毫無生機,民主具有改變這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腐敗落后政治的能力。蘇聯的解體好像是民主的過失,其實不是。那些離開蘇聯的國家,本來就是獨立的,他們只不過是又恢復了自己的國家主權而已。這些重新獲得國家主權的國家,正朝著自己的道路前進。
總之,民主有弊端,但不嚴重,更不可怕;與專制相比,民主的弊端不值得一提。特別是在像我國一樣走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民主更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真正的實現人民的利益。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國家,民主將越走越遠,越走越好,“民主”這艘方舟將永遠穿梭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