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亞
摘要金融犯罪作為一種古老而新型的犯罪,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在金融業不斷發展的今天,要預防和懲治金融違法犯罪也必須采用多元化的規制手段。
關鍵詞金融犯罪犯罪成因多元法律規制金融系統管理完善立法
中圖分類號:D9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113-01
秦朝時,法律就有關于金融犯罪的規定。作為一種古老而新型的犯罪,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種原因或者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此,筆者無意面面俱到,僅從其中幾個方面加以探討,并試圖對金融違法犯罪提出法律規制新思路。
從目前金融犯罪發生的狀況來看,金融犯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成因:
第一、人的趨利性、心理原因與機會成本。趨利性是人的本性之一。犯罪人是一個理性的經濟人,具有自利性。如果犯罪行為所獲得的收益能大于其所受到的外部阻礙和懲罰,也就是能獲得愉悅的預期收益,那犯罪人很可能會產生犯罪的心理動機,也就是犯罪的個體內因。
犯罪者有目的有意識在掌握相關信息基礎上做出的違法犯罪選擇是理性的。金融犯罪就是這樣一種行為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結果,是精于計算以個人利益為目標的‘經濟人的智能理性犯罪。犯罪人希望以最小的資源滿足最大的愿望,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效益。金融犯罪相對于其他犯罪而言,它實施快、獲利多、隱蔽性較強,基于經濟學上機會成本的考慮,行為人為了滿足私利之需要很容易產生金融犯罪之動機。
第二、金融犯罪的管理方面原因。金融機構必須規范經營,注意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目標的協調統一。很多金融機構,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夠,防范意識很差,非常注重業務的開拓進取,反而輕視業務人員的隊伍建設;重視網點、客戶等數量增加而輕內部管理。
信用保證制度尚未得到完善也是金融犯罪的原因之一,金融業作為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是建立在信用制度的基礎上的,我國目前信用制度還不完善,許多金融業務都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進行的,沒有建立完善全部統一的信息網絡和統一的信用保證制度,會是很多金融業務存在危險。
近年,我國金融業務的蓬勃發展,金融隊伍也不斷壯大,從業人員素質較差,加之金融機構的防范意識不強等諸多因素為犯罪分子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
第三、法律層面的因素。總體來說,金融犯罪的法律成因在于兩個方面:立法滯后和執行不力。以前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決定了金融管理的模式大多是依賴行政手段,因而法律制度相對很不健全。雖然后來隨著金融法體制的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先后制定了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票據法和保險法等法律,97年刑法有專門對金融犯罪問題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金融立法取得了很大的改觀和進步,但是在金融領域的諸多微觀方面仍然有無法可依的現象,比如結算法,信貸法等都屬空白。無法可依,本身就給投機者留下了違法犯罪的空間。
如果說上述原因你可以概括成“無法可依”的話,那么法律的執行不力就是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做得不夠。主要表現有:首先,選擇息事寧人之法,對發生的金融犯罪不作深究,有時候還傾向于包庇隱瞞在內部處理,以內部制度來取代法律執行。其次,司法機關在查處懲治金融犯罪時力度不夠。特別是對領導干部的金融腐敗等有網開一面的嫌疑。
金融犯罪作為一種經濟犯罪,其產生原因的多方面性,其本身兼具經濟、行政違法和刑事犯罪的多樣性特征,要預防和控制金融犯罪,必須多管齊下綜合治理,筆者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從較嚴重的刑法依賴為主到真正的多元化規制。金融犯罪多元化的成因必然要求對其規制措施的多樣化,不論是考慮到刑法的謙抑性還是防患于未然,我們都應該在新情況新形勢下與時俱進,研究探討多元化的新的更有效的規制措施和手段。主要規制方式應該集中于以下兩個方面:加強金融領域的自身監管制度建設、嚴格業內處罰和建立完善多種責任制度。發達國家的金融實踐表明,金融違法行為在追究法律責任時,在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把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作為最后的補充責任,這樣的多樣歸責方式更多側重于金融領域的業內處罰和民事賠償,對遏制金融違法犯罪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第二、加強金融系統綜合協調管理。應當承認的是,在我國金融業發展初期,分業監管確實對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中國加入WTO以后,金融對外逐步開放,這些行業的業務交叉與合作日益增加,此種分業監管體制所隱含的弊端日益突出,應當由央行主導,充分協調證監會和保監會,三機構共同協作提高監管效率。
第三、金融立法的完善。要從金融立法的內容和模式兩個方面完善金融立法。從立法內容上講,要增加金融犯罪的罪名,完善金融犯罪刑罰體系;從立法模式上講,中國加入WTO以后,更快地融入了金融全球化中,金融市場日益活躍,變化頻繁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這就要求金融立法也要快速適應這種變化。對現有的立法模式應予以保留,綜合發揮刑法典、單行刑法、附屬刑法的作用,進一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是金融業務活動的微觀領域的不同層次都能做到有法可依,諸如結算法、期貨交易法等相關法律應及早出臺,同時也應該在行政法和民法等領域不斷完善立法,作為另外的輔助手段來遏制金融違法犯罪。
總之,面對金融犯罪,我們必須從多方面認清其成因,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多種規制手段,我們必需與時俱進,科學育人,內控與外防相結合,健全法律法規,加強預防,構建和諧金融,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