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金金
摘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當代中國最引人注目的一個話題;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支柱;陪審制度,作為司法制度,同時又作為政治制度,對和諧社會的構建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從陪審制度與政治和諧、司法和諧的關系兩方面分析了陪審制度對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并對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和諧社會陪審制度政治和諧司法和諧
中圖分類號:D92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152-02
一、陪審制度的含義
陪審制度是國家審判機關吸收非職業法官或非職業審判員為陪審員或陪審官參與審判刑事、民事案件的制度。①陪審制度在我國的具體的運用就是人民陪審員制度,也就是在嚴格意義上陪審與人民陪審員制度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兩者是相通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它總是僅僅被當成一種司法制度,殊不知它同時也是一種政治制度。
陪審制度最早起源于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的奴隸制國家雅典。②現代陪審制度的發源地是英國,它影響到了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陪審制度在一些國家衰落,即使是其英國也不例外。但同時其在一些國家卻日益受到關注和重用,它的存在表明其它有一定的存在價值。在我國,陪審制度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就有著重大意義。
二、陪審制度與政治和諧
我們一說到陪審制度就很自然地把其與司法、訴訟、審判聯系起來,而忽略了其其實不僅只是一種司法制度,正如托克威爾認為:“把陪審制度僅僅看作是一種司法制度,這是十分狹隘的看法,因為既然它對訴訟的結局具有重大的影響,那它由此也要對訴訟當事人的命運發生重大的影響,因此,陪審制度首先是一種政治制度,應當始終從這個觀點上去評價陪審制度?!雹垡虼宋覀冊谡J識陪審制度時,首先要從其在政治方面的作用入手。
第一,陪審制度有利于民主的實現。“實行陪審制度,就可把人民本身,或至少把一部分公民提到法官的地位,這實際上就是陪審制度把領導社會的權力置于人民或這一部分公民之手?!庇纱丝梢钥闯?陪審制的核心價值是憲政價值,即人民參與政治,分享審判權利。④正如肖揚所說,陪審制度是一種民主制度。⑤陪審制度將公民與國家的公權力聯系在一起,是公民政治參與司法的途徑。與案件無關的陪審人員參與到司法中,代表國家行使司法審判權,其實也是他們在行使自己作為“國家主人”的權利,是“人民主權”的一種形式,“使人人感到自己對社會負有責任和參加了自己的政府”,有利于人民民主的發展。這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要求的重要方面。
第二,陪審制度有利于對弱勢群體進行更好的保護,從而實現“以人為本”,。徐顯明曾說過,“以人為本”中的“人”包括三種人:一是“人人”的層次,二是“公民”的層次,三是“弱勢群體”的層次。⑥當一個人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審判時,我們能否認他是屬于弱勢群體的嗎?“以人為本”還要求我們將人的需要轉化為法律上的權利,因為人的需要惟有轉化為法律上的權利才是現實的,才是有保障的,才是安全的,那我們能否認對這些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嗎?實施陪審制度,是對被告人權利的保護,是對其人權的保護,同時也是對其尊言的一種尊重,從而在這一方面能做到“以人為本”。
陪審制度作為一項政治制度能推動人民民主的發展,并促進“以人為本”的實現,從而能夠實現政治的和諧。
三、陪審制度與司法和諧
陪審制度是產生于司法領域的,是司法制度里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不能否認其在司法方面的作用。
第一,陪審制度有利于司法獨立的維護。按照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司法系統是獨立的,不受其他機關及其相應上級機關的控制與領導,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財政、權力等原因,法院實際與其他機關及其上級機關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審判案件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受到其他機關或其上級機關的影響,從而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判決的公正。另外,我們也不能忽視在法院內部,各種利益之間的交涉。當案件與受理法院的某位工作人員有某種關系時,總是在存在一些“通融”或是“交流溝通”的情況,甚至會在法院內部以及與外面的人員形成一種權權交易或是權錢交易。這些可能性都將影響到司法的獨立,從而最終影響到判決的公正。但是,如果有陪審員的存在,其它的力量也就不敢甚至是不能肆意地插手“司法”,能有效地避免權權交易或是權錢交易,從而有效地維護司法獨立,保證判決的公正。
第二,有利于司法民主的實現。“法律的專業化當然是必需的,但過分的專業化往往會導致自我封閉,導致一種無來由的貴族意識,甚至導致司法的專斷,更嚴重的后果是,導致司法嚴重脫離人民的需要。一旦強調法律的專業化,由于評價標準和制度的約束,再加上我們這個國家宣傳上的某種一邊倒的傳統,法律共同體內部就很難形成一種抵制司法專斷的力量,”⑦把普通的公民納入到審判當中來與職業法官一起進行審判,使其參與到司法當中,并且將法官置于陪審員的監當中,防止“司法專斷”的出現,有利于加強司法民主,從而使“審判專業化與司法民主化二者達到較好的平衡”⑧。可以說,陪審制度是司法民主的象征。
第三,在司法中實行陪審制有利于“程序和諧”⑨。將被告人的命運交于法官一人之手,這對于被告人來說在程序上是不合理的,這會造成審判中的不公平。將普通公民納入審判之中,能使審判的程序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人性,從而使得整個審判都能體現出公平與正義。有人指出,如果采取陪審審判將使效率降低,筆者承認“‘效率為社會發展所必須,但是‘效率優先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成為漠視公平,踐踏正義的借口”。如果一個社會只講效率而不講公平正義的話,那將是一個畸形發展,危機四伏的社會,它的發展與秩序都只是暫時的而已,因為在那種發展與秩序的表象之下某種可能危及整個社會的危險正在急劇地膨脹,在某個時間被觸及將導致整個社會的混亂。
第四,陪審制度不僅有利于程序和諧,而且有利于實體和諧。有人說,陪審員并不具有專業法律知識,他們只是憑著常識在做判斷,從而有些判斷是很荒唐的,從而使實體問題得不到解決。但是,貝卡利亞早在兩百多年就曾經指出:“優秀的法律應當為主要法官配置一些隨機產生而不是選舉產生的陪審官,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感情做出的判斷,較之根據見解做出的判斷的學識要更可靠一些……如果說尋找證據需要精明干練,做出結論必須明白準確的話,那么,在根據結論做出判斷時,只要求樸實的良知,而一個總是期望發現罪犯的同時又落入學識所形成的人為窠臼的法官,他的知識卻比較容易導致謬誤?!雹獾拇_,在某些案子中,法官完全依照法律的規定及邏輯推理來進行判決,它是完全“合法”的,可是判決卻遭到人們心理上的拒絕,宣告其“短命”。這是由于法官的不食人間煙火的邏輯推理和判決背離了一般群眾的心理期待。如果實行陪審制度,“陪審團之評議案情,使法理、人情均得到兼顧,且積多數人組成陪審團之意見,本于良知而為公正之評決,較之法官囿于法律之成見,可減少偏私無端之裁判”,豘在普通人眼里,有時總會覺得法沒有人情味,從而使人們不自覺地對法產生一種“不滿”,如果適用陪審制,陪審員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情融于法,使兩者在一定程度上融合,這將使法院的判決符合一般群眾的心理期待,增強民眾對司法的認同和信任,更快更好地處理實體權利問題,達到實體上的和諧。
四、完善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建議
為了使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筆者認為應對其進行以下完善:
(一)完善憲法,為人民陪審員制度提供相應的憲法依據
《決定》是我國第一個關于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單獨法規,也是關于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可以找到足夠充分的法律依據的唯一一個地方,相反西方國家的陪審制度一般都在憲法中有所規定,如《美國憲法》第3條第2款的規定:“對一切罪行的審判,除了彈劾案之外,均應由陪審團做出”。我國1949的《共同綱領》第75條也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照法律實行人民陪審制度?!钡窃诂F行憲法中卻沒有對人民陪審員制度做出相關規定,無法從憲法的高度體現陪審制度的價值。因此,我們應把人民陪審員制度寫進憲法,為其提供更高更全的法律保障。
(二)優化陪審員的構成
第一,降低條件,加大基層群眾的所占比例。據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項統計顯示,河北省人民陪審員中來自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占到了75%以上,農民等基層群眾所占比例較低。這主要是由于《決定》將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的條件限定為“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埔陨衔幕潭取薄_@樣,將許多農民、農民工排除在陪審員資格條件之外。這就需要我們適當降低陪審員資格條件中的學歷要求,讓更多的基層群眾能在加陪審,優化陪審員的構員。
第二,增加陪審員的流動性。在我國的陪審員中,有一部分總是固定的,也就是那些所謂的“陪審員專業戶”,他們是被長期借調到法院工作的。豙這樣容易使法官和陪審員形成一種“交易”,使審判在陪審的名義之下形成一種并不公正之實。因此,我認為我國的陪審員應該參照美國的方法,隨機產生,這樣可以防止實際上的“狼狽為奸”,而且對于《決定》中所規定的“五年任期”可以相對地縮短,并要明確規定不能連任兩屆。
(三)陪審員權利義務的法律化
“目前,我國人民陪審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陪審員陪而不審,只是法官的陪襯?!必\陪審員只陪不審,形同虛設。在審判中,有些陪審員由于自己不懂法律知識,所以產生一種“自卑”,或是屈于某些法官“氣勢”上的壓力,不提出自己的意見,只是一味地聽從于法官的意見,使其的存在并不具有實際上的意義。所以,筆者認為我國應把陪審員參與審判并提出自己意見的權利法律化,從法律上保障陪審員發揮實際作用。同時,在陪審過程中提出自己意見也是陪審員的一種義務,是其一種職責,我們應該對陪審員的權利與義務在法律中做出明確規定,保障其能更好地參與陪審。
(四)陪審員選擇權利化
《決定》第二條第二款規定適用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案件有“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請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案件?!庇纱丝梢?刑事案件被告人等人可以申請陪審制度,但是其不能選擇陪審員,這是對其保護的一種欠缺,筆者認為,對于陪審員的選擇應該作為當事人的一種權利。而且,我們也就注意到,在這條規定中并沒有包括刑事案件被害人,筆者認為這是有待商榷的。
五、結語
陪審制度無論是作為一種政治制度還是司法制度,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是有重要作用的。它使每個人都有可能參與到司法審判當中來,并且使法官在陪審員的參與下更好地審理案件,做出更加公平合理,更符合人性的判決,從而實現政治和諧和司法和諧,在司法審判過程中盡可能少地減少社會排斥、社會剝奪和社會斷裂,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做出巨大貢獻。為了更好地使其發揮作用,我們應不斷地對其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