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幸
摘要隨著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凸顯的尤為重要。在今天我國政府強調解決民生問題及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更需要政府有效的發揮社會管理職能。本文將從我國當今的社會現實出發,簡述我國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改革的困境和路徑選擇。
關鍵詞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改革
中圖分類號:D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259-01
一、問題的提出: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的重要性
我國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社會矛盾突出,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著力點的轉變成為必要。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把政府主要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把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所以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成為解決我國現實問題的必然要求。如何認識我國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困難,并進一步改革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成為社會所普遍關注的問題。
那么什么是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丁煌認為:“社會管理功能是指政府所承擔的社會服務和社會保障功能?!逼浠咎攸c是,現代行政管理的整合性;其核心內容是,管理和規范各種事務;其行為模式是以行政強制為基礎,強調政府履行義務,突出政府的主導和主動作用。因此,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內容廣泛而復雜。所以我國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改革面臨著許多困難。
二、我國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所面臨的困難
(一)對社會管理職能的概念和屬性認識不清
隨著我國政治民主改革的推進,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被強調為政府在目前最需要發揮和執行的職能。但是在實踐中政府對自身社會管理職能的定義和屬性界定十分困難,在很多層面和區域都會與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發生交叉和重疊,這就會導致在行政體制規劃中出現部門職能交叉,進而會引發職能行使過程中的扯皮和
不作為。
(二)社會管理體制運行不順暢
我國社會管理職能的運行體制不順暢,突出表現在政府傳統的集權制領導的影響上,政府對社會、對企業、對市場的干預過多,公共政策失真,使政府社會管理過程出現腐敗、行政成本增加等不良現象,因而喪失了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真實性和目的性。導致容易出現職能交叉等現象,影響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的實際運作。
(三)社會管理資金不足
在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處處離不開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支持。社會管理資金的不足會導致許多社會政策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實,也會導致解決社會問題時,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而沒有改變困難群體的真實生活狀態,使政府的投入付諸東流,甚至加重群眾負擔。
(四)社會管理缺乏專門的監督體制
由于社會管理職能改革是我國民主政治改革的重點,但是由于我國的這方面改革還處于探索和實踐階段,所以對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價值取向很難確定和統一,出現了政府社會管理績效評估困難,同時難以監督和控制,不利于社會管理職能的合理運作。
三、我國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改革的路徑選擇
(一)合理界定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是社會管理職能改革的前提
“社會管理就是政府通過制定專門的、系統的、規范的社會政策和法規,管理和規范社會組織、社會事務?!倍卜铡笆翘峁┕伯a品和服務,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社會就業、社會保障和教科文衛生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共生活和參與經濟、社會、文化活動提供保障?!彼?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側重于整體規劃和社會各方面的協調,而公共服務具有微觀性側重于實際成果。明確社會管理職能的概念和屬性,才能合理有效的實踐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
(二)理順政府社會管理運行體制是社會管理職能改革的關鍵
社會管理運行體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社會管理公共政策制定和社會管理制度建設。首先公共管理政策要凸顯社會管理職能的內涵,即調整社會利益關系、回應社會訴求、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正和社會穩定。其次社會管理職能體制建設的關鍵是推進政府行政體制改革。要求合理界定政府職能,讓政府脫離市場、社會和企業,開展多中心治理,使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得以強化和改善。
(三)加大社會管理資金的投入是社會管理職能改革的基礎
我國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根本是要改革我國現有的公共財政結構,同時政府應該廣開渠道,積極籌集社會管理資金。首先積極發展經濟,加大政府對社會管理的資金投入。其次設立社會渠道,積極引導大型企業和慈善組織通過捐款或公益途徑,使社會管理資金的以充實。最后設立專門途徑,讓普通民眾能夠通過正當途徑為社會管理做出貢獻。
(四)加強公共管理法制建設是社會管理職能改革的保障
加強社會管理的監督需要政府和公眾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首先加強社會管理的透明化操作使其透明化高效化。其次健全社會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設使社會管理職能的行使有法可依。最后成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對政府社會管理的各項環節進行監督。對于公眾方面,積極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通過正確的途徑反應政府社會管理問題,以促進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