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曉君
摘要在人類歷史上,建立人間天堂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空想社會主義者根據倫理道德和理性原則對理想中的和諧社會進行了描繪和探索。在人類無數次的烏托邦試驗中,烏托邦思想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繼承和發展。在社會道德規范出現危機、民主呼聲高漲的今天,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想烏托邦里“口耳相傳”的民主與道德,對我們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
關鍵詞烏托邦理性民主道德和諧
中圖分類號:D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379-01
在人類歷史中,安樂鄉、閑適鄉、道德共和國、千年王國都曾經是人類寄予希望和幸福的理想社會類型,莫爾在《烏托邦》中描述的世俗道德烏托邦貫穿著人類的理性精神,并且從此引發了烏托邦的思想熱浪。源于對超越性的彼岸天國的失望,思想家堅持用獨立的理性精神抨擊現實,在烏托邦中編織自由、平等和文明的人類理想,理性和道德的人文力量逐漸成為主要的烏托邦依憑力量。的確,人類的行動即使有目的的,也是面向未來的,這是人類固有的和特有的一種屬性。
一、烏托邦的萌發土壤和理論溯源
人類進入私有制以來,一直存在制度性的社會不公正現象。同樣地,也始終存在反對這種社會不公正現象,追求社會理想的努力。14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對一切舊的封建專制制度的基本原則作了無情的批判。但是,從本質上來說,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們努力的最終結果,只能是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雖然他們“認為自己同時代表當時的各個勞動階級的利益”,但卻不能完成消除整個社會苦難的任務。
莫爾生活的時代是英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是貴族、地主和統治者用暴力手段迫使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苦難的社會現實引起莫爾的極大關注,他形象地把英國圈地運動的時代稱為“羊吃人”的時代。他曾說:“你們的羊一向是那么馴服,那么容易喂飽,據說現在變得很貪婪、很兇蠻,以至于吃人,并把你們的田地、家園、城市蹂躪成廢墟。”然而,莫爾并沒有局限于對社會不平等的表面現象的批判,而是由此出發,更深入地探討了社會明顯不平等、勞動人民的日益貧困化以及原始積累時期所特有的現象等產生的社會根本原因。
莫爾深刻地同情社會最下層的人民,從當時的社會現實出發,深究社會苦難的根源,進而對一切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社會制度作出了深刻的批判和徹底的否定。“批判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英國的社會經濟趨向、反對強行剝奪農民、揭露都鐸王朝國家政治的階級實質、同情勞動人民。這一切都說明莫爾是一位克服了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局限性的真正思想家。”面對不合理的社會,莫爾幻想著能有一種公正的社會來代替它。如果說當時英國的社會現實是促使莫爾構思理想社會的主要動因,那么,歷史上長期存在的各種公有制觀念則為他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源泉。正如恩格斯指出:“和任何新的學說一樣,它必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雖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質的經濟的事實中”。
二、烏托邦社會主義民主觀
第一,主張建立民主制共和國。莫爾的烏托邦、康帕內拉的太陽城、溫斯坦來的自由共和國、圣西門的實業制度、歐文的的共產主義勞動公社等都明確的提出了民主管理社會的主張。
第二,主張人民主權的原則。他們主張在未來社會中,人民應當掌權,國家和社會應當由人民管理,官員應通過選舉產生。
第三,主張奉行廉潔奉公的原則。他們在構想未來社會的民主藍圖時,都十分注意公職人員的廉潔問題。
第四,主張國家權力機構之間相互制約。他們反對權力過分集中,重視議會的作用,重視依靠法律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他們反對權力濫用,主張對管理者手中的職權進行有效制約與監督。
在今天看來,空想社會主義民主觀的這些理論成果對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理論都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參考價值。
三、烏托邦的社會道德規范理論述評
空想社會主義者均描述和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下普遍存在的道德虛偽和墮落現象,認為高尚的道德生活對一個和諧的社會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進而從不同的角度對道德生活提出見解。
第一,傅立葉深入論述了個人道德的內在機制。傅立葉提出“情欲引力”的理論。他把人的情欲分成三類十二種,而情欲引力的最重要一個目的,就是努力追求情欲的內部和諧與外部和諧。
第二,圣西門提出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道德原則。圣西門認為資本主義制度道德淪喪的根本原因,在于徹底的利己主義,“貪婪已成為每個人身上占有統治地位的感情,利己主義這個人類的壞疽,侵害著一切政治機體,并成為一切社會階級的通病”。
第三,歐文提出了道德環境影響科學。歐文認為,現實社會的愚昧、犯罪和苦難等現象都是由社會環境造成的,所以他在自己所設計的社會組織協作社中,對社員的衣食住和子女教育,都作出了精心細致的安排,使人“可以處在一種完全適合于人類天性并完全適合于公認的人生目的的環境之下”。這種環境可以促使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風尚,“使勞動階級各個人的腦力與體力廣泛地結合起來,使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完全等同起來”。
第四,魏特林指出金錢對道德的影響,重視對風俗道德的改進。他指出金錢是人類道德墮落的根源,他說“金錢制度給社會帶來的道德敗壞,真是可怕!”同時,他也指出“一切維持舊的風俗道德的努力都是一種停滯和壓制的努力,都是專制主義和奴隸制度的最有力支柱。”、“誰要求進步,就必須要求改革阻礙進步的風俗道德,要求取消一切強制的風俗道德。”
綜上所述,這些空想社會主義者根據倫理道德和理性原則對理想中的和諧社會進行了描繪和探索。就他們提出的和諧社會理想而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在人類歷史上,建立人間天堂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這種理想鼓舞世界各地的人們對社區生活進行無數次的烏托邦試驗。王爾德說:一張沒有烏托邦的世界地圖是絲毫不值得一顧的。我想這不單單架構在夢想的末端,就其本身來說也具有一定現實借鑒價值。在社會道德規范出現危機的今天,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想烏托邦里“口耳相傳”的民主與道德,對我們未免沒有一點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