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法國、日本特約記者 紀雙城 唐頤 林夢葉 ●汪析●本報記者 王躍西
八國集團(G8)峰會10日結束,世界主流媒體還沒看到閉幕式就匆忙得出悲觀結論,法國《費加羅報》的大標題就是《拉奎拉G8峰會壯志難酬》。峰會的會談結果也確實難以讓人覺得有什么指望,第一天的會議中,8個世界上最富裕國家的領導人未能就全球經濟達成戰略共識。不少媒體把峰會氣氛“不熱鬧”的原因歸結為中國國家元首的缺席,美國《洛杉磯時報》9日報道稱,中國國家元首的退出“立即讓峰會的重要性降了一個等級”,“人們對拉奎拉峰會的期望值驟然降低”。但問題是,一個非G8會員國元首退出真能產生這么重要的影響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是不是正反映了G8的尷尬處境?
峰會難有亮點
G8峰會9日進入第二天,西方媒體的調子仍然以挑刺為主,其中受攻擊最多的是東道主意大利。《泰晤士報》9日報道說,意大利由于準備不足,竟然把峰會第二天經濟議題討論會的主持聯絡工作交給美國,讓奧巴馬在意大利主持此次會議,這無疑有損意大利的國家形象。
過去G8峰會是討論全球經濟的關鍵論壇,幾位首腦們共同聲明中的一句輕輕的話往往能讓世界經濟搖晃幾下,但今年首腦們的共同聲明留給大家最深的印象卻是分歧。
據路透社報道,G8領導人8日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就陷于嚴重衰退的全球經濟問題發出警告稱,“經濟和金融穩定性仍存在極大風險”,而從經濟刺激舉措中“退出的策略”只應在“確定復蘇”后才可確定。
英國《金融時報》把這一結果解讀為“由于對經濟復蘇狀況和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動意見不一,全球最富裕國家的領導人未能就振興全球經濟達成協同戰略”,峰會參與者的最佳選擇就是掩飾分歧。
其他“重要議題”難以吸引大家的共同關注,“美國之音”、法國《世界報》等主要關注伊朗問題,稱八國領袖向伊朗發出“強烈且重要的聲明”,譴責“伊朗選后發生的致命暴力事件”。而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則重點報道“峰會同意限制氣候變暖”。
另據美聯社9日報道,各國在當天的會議在援助非洲貧困國家上尚未達成新的援助計劃,這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非常不滿,他認為G8應當對全球減貧做出更多實質承諾。
《費加羅報》的報道標題是《拉奎拉八國首腦會議壯志難酬》。報道稱,這次G8峰會“不但沒有驚喜,而且相當令人失望……桌面上擺的還是那幾個沉重的問題:對抗全球變暖、對伊朗的態度、如何擺脫經濟危機。”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一年一度的八國集團峰會,本應是全球最富裕國家首腦的非正式‘爐邊閑談,如今卻膨脹成一個規模大得驚人的盛會,匯聚數千名政府官員、保安和政治化妝師,更不用提尾隨其后的媒體隊伍了。這些人制作冗長的公報,卻鮮有實質內容。”
世界關注中國作用
7月9日,G8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舉行,國務委員戴秉國代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對話會議。
美國《洛杉磯時報》9日以《中國領導人缺席導致G8峰會降格》為題報道稱,峰會第一天引起巨大關注的不是G8峰會的出席者,而是缺席者——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領導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報道稱,“胡錦濤在最后一刻退出,立即使峰會的重要性降了一個等級。”“人們對拉奎拉峰會的期望值驟然降低,這再一次凸顯北京已成為世界舞臺上一個多么重要的參與者。而且這也給一個不包括中國在內的精英國家俱樂部的意義打上了問號。”
英國、法國、日本多家主流媒體的觀點都與《洛杉磯時報》類似。
日本《朝日新聞》9日刊登長篇報道,題目就是《G8峰會,消失了的主角》。報道稱,中國國家主席的缺席引發了人們對G8峰會究竟還有多少實效性的議論,中國的缺席不能不讓已經被指責為空洞化的G8峰會的威信進一步降低。
日本共同社也說,中國本來不是G8的正式成員,但毫無疑問是可以和美國相提并論的會議的“主角”。
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道稱,隨著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的崛起,八國集團成員一直極力保持自己的重要性。此次G8峰會東道國意大利試圖以歐洲人所謂的“可變幾何”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峰會議程包括G8會議,G8+5、G8+5+埃及,還有其他一些排列組合。但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商業主席施拉格說,這些擴展論壇如果沒有中國,它們的價值就會受到質疑。
G8主角不可能是中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馬振崗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G8感到自己陷入每況愈下的尷尬境地,所以邀請5國參與,而中國只是對話國之一,元首參加不參加對G8的作用不會構成什么影響,由于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頂多會讓西方感到有些失望罷了。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G8的主角是那8個國家,而非中國,他們現在的說法有點主次不分。西方媒體的說法是典型的給中國戴高帽,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過,媒體上大量議論一個非成員國成為“G8主角”,不能不說是G8尷尬處境的一個縮影。據“德國之聲”報道,針對不斷出現的所謂本次峰會可能是G8最后一次峰會的傳言,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說:“G8成員國在日本就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的回答是,我們這些擁有共同價值觀和奉行民主、自由、市場開放原則的國家,應當有機會舉行會晤,應當并肩戰斗。”
英國廣播公司在9日的報道中說,G8峰會的未來目前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這個每年召開的峰會已經在會址的選擇上繞地球一圈了,然而從去年日本洞爺湖峰會到今年的意大利拉奎拉峰會,世界經濟在持續下挫,但這個“富翁俱樂部”卻回天乏術。▲
環球時報200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