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李亞龍 ●柳玉鵬 李同舟
從去年5月8日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理算起,這位強勢人物已經轉變角色一年零兩個月了。盡管不再擔任俄羅斯的總統,但普京在國際舞臺依然頗有威望。就連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在俄羅斯訪問期間,也兩次口誤,把普京稱為“總統”。在俄羅斯國內,普京在媒體上曝光率并未減少,民意支持率也不低。很多分析人士表示,若說普京的角色轉變,更多的只是身份的變化,他對俄羅斯內政外交的影響沒有什么改變。因此,當奧巴馬訪俄前出人意料地講了番“褒梅貶普”的話后,除了引來一陣騷動外,更多的人認為他“下錯了注”。
奧巴馬錯稱普京為“總統”
7月7日是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理一年零兩個月,俄羅斯聯邦政府網站公布了普京當天的全部行程:從早上9時50分開始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共進早餐和會談;12時40分接見德國冶金行業工會主席;16時40分出席俄企與“波音”成立“烏拉爾—波音”公司的簽字儀式;17時去“黑夜之狼”摩托車俱樂部做客,該俱樂部組織的5000摩托車愛好者10日將去俄黑海艦隊駐地參觀。當天,在俄羅斯影響最大的電視臺“俄羅斯臺”11時、14時和20時3個新聞時段的報道中,有關普京的報道累計時間長9分12秒,有關梅德韋杰夫的報道為10分20秒,幾乎不相上下。
美國總統奧巴馬首訪俄羅斯前夸了梅德韋杰夫總統,卻暗示普京是美俄實現和解的“絆腳石”,對此,普京馬上作出“我們從不屈膝”的強硬回應。真的到了“奧普”會晤后,奧巴馬卻高度評價起普京在總統任內和出任總理后的工作成績,他說:“普京做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從總統到總理的轉變,并不是每個領袖都能做到的。”奧巴馬甚至還有兩次口誤,將普京稱為“總統”。奧巴馬訪俄前,美國政治學家湯姆·格雷厄姆表示,盡管奧巴馬與梅德韋杰夫是主要對話者,但大家知道,俄羅斯總理在俄內政外交方面發揮著作用,將普京排除在俄美談判之外沒有任何意義。格雷厄姆開玩笑說:“怎樣讓他參與其中?這個問題讓兩位總統和總理三個人去討論吧。”俄政策信息中心負責人穆衡分析說,與其他西方政治家一樣,奧巴馬一直很好奇“俄羅斯到底誰說了算”,現在他們深信,俄美關系等國際問題若沒有普京的表態,不會得到解決。
美國政府官員曾私下抱怨說:“最苦惱的就是不知道俄羅斯到底誰當家,一件事同梅德韋杰夫總統談一遍,還要再同普京談一遍,并且他倆的回答還不一樣。”對此,有俄羅斯專家舉例說,在前不久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牛奶貿易戰中,梅德韋杰夫表現強硬,但普京卻出面緩和局勢,說“兄弟之間總有爭吵”,表面看兩人表態相互矛盾,而實際上是相互配合,使事件最終能有回旋余地。俄羅斯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精英研究中心主任奧莉加·克雷什達諾夫斯卡婭評論說:“兩位領袖輪流扮演‘善與惡的角色,而且調換得非常完美,他們的行動如同一人。”
為解決經濟問題接連發火
一年多來,普京在外交上顯得低調了很多,他的強硬更多表現在去年夏天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沖突中。但在國內,普京的出境率依然很高。俄《獨立報》2008年12月中旬曾做過一項統計,結果顯示,在當年的俄國內媒體報道中,對總統梅德韋杰夫的正面報道為7779次,而對總理普京的只有2399次;相反在負面報道次數上,總統為1940次,總理為3011次。但該報今年6月1日刊登的消息,卻顯示出普京人氣不減。《獨立報》組織27名俄知名學者、媒體精英、企業經理人、黨派代表參與的封閉式問卷,結果在給“俄羅斯前100名政治人物”打分時,普京得9.35分,位居第一,梅德韋杰夫得9.16分,列第二。一項最新調查也顯示,普京的個人支持率仍然高達83%。這說明,盡管有少數政治分析家認為,街頭抗議活動會削弱普京的權威,但反對派的聲音似乎并沒有得到民意的普遍支持和響應。莫斯科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柳德米拉表示:“這里是俄羅斯,誰敢說普京要下臺?俄羅斯人還希望他重振經濟呢。”
擔任總理后的普京最近接連為解決經濟和金融問題發火。列寧格勒州皮卡廖沃鎮一家鋁廠因為不景氣今年5月停工,被拖欠了工資的工人上街抗議。為此,普京6月4日專程來皮卡廖沃鎮召開當地官員和企業家會議,會上他狠批失職的官員和老總:“我認為,你們差勁的專業能力和貪婪,讓成千工人成為人質,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普京將筆一摔,責成有關負責人在開工的文件上簽字。普京大怒的做法,得到總統的支持,梅德韋杰夫隨后表示,“讓國家領導人被迫去解決地方出現的問題,這是不可接受的”。過了20天,普京在莫斯科一家大超市調研時又發了火,責問超市老板為什么把商品價格虛定那么高。沒過幾天,普京對幾家國有銀行的行長辦事拖沓表示不滿,表示“我的忍耐已經到頭”,并要求他們在沒有完成對實體經濟的貸款前不許夏日休假。
普京給自身角色轉變打4分
在順風順水的時代,身為總統,普京的高支持率曾輻射到方方面面。而現在,金融危機給自己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身為總理的普京心知肚明。普京今年5月訪日前,日本共同社等三家媒體的記者聯合采訪他,當問“您擔任總統8年,俄羅斯經濟出現繁榮,而如今您是政府總理時俄羅斯經濟卻出現了近11年以來的首度下滑,您是否會感到焦慮”時,普京坦承:“在危機期間擔任總理并不是什么好差事,而是責任最大、最不可或缺的工作,對我個人、政府和國家都是一場考驗。”談到自己的角色轉變,普京還說,“聯合掌權”的國家很多,而他與梅德韋杰夫關系良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攤活,有自己的責任區域”。對于梅德韋杰夫與國內的反對派媒體見面,甚至批評自己領導的政府,普京覺得“這很正常”,因為他“本人也并非全都滿意”。對于2012年是否會謀求再次擔任總統職位,普京的回答避實就虛,一是表示要尊重俄羅斯憲法,二是表示擔任公職具有很多危險,但對任何獻身公共政治的人來說,能解決這些問題才是對自己的最高獎勵。訪問蒙古期間,普京在接受俄媒體采訪時給自己任總理一年來的施政表現時打了4分,但他并沒有詳細解釋為什么給自己做出這樣一個“良好”的評分。他只是提議說:“我們應當在抵御金融危機的主要工作都完成后再打分。”
轉換了角色的普京,一年多來也時常表現他溫情的一面。普京今年5月為《俄羅斯先驅者》雜志寫了專欄文章,談到“為什么解雇人這么難”。普京說,領導人最好不要經常進行人事變動,應親力親為,善于營造工作氛圍和讓人們愉快地投入工作。他還舉例說:“沒有私人接觸,人事系統就不會運轉。即使我再忙,也會給過生日的下屬打電話。有些人非常吃驚,我竟然知道一個州長今天過生日,他們不相信我能記住這件事。我是不會忘記的,因為這條信息從早上起就一直放在我的辦公桌上。”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過生日時,普京專門表示要送一本蘇聯時期的第一版《共產黨宣言》給他,這令久加諾夫頗受感動,稱贊這份禮物很合自己的心意。7日,普京在做客“黑夜之狼”摩托車俱樂部時說:“我前不久也嘗試了騎一下摩托車,結果撞到了汽車上。”普京還沒有忘了參與慈善事業。今年1月17日,普京的油畫作品《刺繡》還在圣彼得堡市的一場慈善拍賣會上賣出3700萬盧布(約合777萬元人民幣)的高價。
5月7日,普京與俄羅斯學生冬季運動會獲勝運動員交談,有人問:“總統與總理哪個工作重?”普京回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當我們對工作認真負責時壓力自然就沒有了。你們贏得了比賽,也是對工作的認真負責。不管怎么說,只要從事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就能從中獲得滿足。”▲
環球時報200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