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莉 趙 斌
【摘要】 目的 探討腹腔鏡手術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治療效果。方法 回顧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47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施行腹腔鏡下異位病灶電灼術及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剝除術,通過隨訪觀察療效。結果 所有手術均獲成功。術后隨訪40例,時間6個月~2年,3例術后復發。結論 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具有微創手術的優點、安全可靠,適用于臨床廣泛開展。
【關鍵詞】腹腔鏡;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療效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子宮內膜種植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而產生的一系列病變,是生育年齡女性的常見病,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在不孕與盆腔疼痛的患者中約占20%~90%[1]。最常發生的部位是卵巢,形成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并易發生盆腔組織廣泛粘連。隨著腹腔鏡技術的迅速發展,早期診斷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成為現實,其治療卵巢子宮內膜囊腫效果也越來越好,并為患者所接受。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筆者對47例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取得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 對象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47例卵巢巧克力囊腫行腹腔鏡保守性手術患者,均無高血壓及冠心病史,年齡21~45歲,平均33歲,其中已生育38例,未孕9例(1例未婚),有流產史32例,無人工流產史13例。置宮內節育器36例,有診刮史2例。訴痛經41例。所有患者術前均經婦科檢查及超發現有卵巢囊腫,直徑為4~10㎝,雙側異位囊腫8例,單側39例。所有患者術后經病理檢查證實診斷,所有患者術后均服用孕三烯酮治療3~6個月。
1.2 手術方法 麻醉均選用氣管插管麻醉,取頭低臀高平臥位。已婚者放置舉宮器,留置導尿管,不孕患者同時經宮頸置通液器,術中行美蘭通液術了解雙側輸卵管情況。常規臍輪下緣切口10 mm,充二氧化碳氣體,壓力達到13~14 mm Hg(1 mm Hg=0.133 kPa)。穿刺后置鏡。然后在麥氏點置-5 mm trocar,探查盆腔情況,術者在左側髂前上棘與臍連線中點處置-10 mm trocar。術中全面探查盆腔并行臨床分期分離粘連,基本恢復盆壁解剖結構,行卵巢巧克力囊腫剝除術或囊腫穿刺+囊壁灼燒術,鏡下充分止血。對不孕癥患者通液術示輸卵管梗阻,則先分離雙側輸卵管周圍粘連,恢復其正常解剖位置,行輸卵管造口術。術畢均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盆腔,部分患者留置抗粘連劑,術后常規用抗生素治療3~5 d。
2 結果
2.1 本組47例手術,單側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剝除39例,雙側囊腫剝除8例,同時行盆腔粘連松解及內異病灶電灼術36例,輸卵管造口術4例,美蘭通液術25例。
2.2 手術時間最短30 min,最長110 min,平均50 min;失血量15~100 ml,平均約45 ml。術后6 h進食流質飲食。術后常規用抗生素治療3~5 d,住院4~6 d。1例術后出現輕微皮下氣腫,觀察24~48 h后自然消失,余無術后并發癥發生。
2.3 術后隨訪41例痛經患者癥狀完全緩解24例,部分緩解9例,有效率為80%。9例不孕癥患者受孕5例,妊娠率為55.56%。3例術后復發,復發率為6.3%
3 討論
3.1 卵巢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常見的部位,單純用藥物治療不能有效縮小巧克力囊腫的體積。因此,應行手術治療。一般可以分為保守性手術、半保守性手術以及根治手術。其中保守性手術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半保守性手術,則切除子宮,但保留卵巢的內分泌功能;而根治性手術則切除全子宮及雙附件以及所有肉眼可見的病灶。目前保守性手術一般通過腹腔鏡完成[2]。腹腔鏡手術由于創傷小,術后粘連少而成為治療卵巢巧克力囊腫首選的手段。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減輕及控制疼痛,去除內膜異位病灶,并且恢復盆腔器官正常的解剖及生理狀態,治療及促進生育以及預防和減少復發。手術的范圍根據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既往治療史,病變的范圍以及患者的意愿決定。Vercellini研究發現腹腔鏡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穿刺+囊壁燒灼術后復發率高于囊腫剝除術,且術后妊娠率也較低,故認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剝除術的效果較好[3]。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不論病變或期別如何,均為腹腔鏡手術的指征[4]。對不育患者,恢復正常的輸卵管卵巢關系至關重要。Jacobson等[5]研究表明腹腔鏡可明顯提高輕中度內異癥不孕患者的妊娠率。本組47例中痛經癥狀改善有效率80%,妊娠率55.56%,術后復發 率 6.3%,治療效果較滿意。
3.2 腹腔鏡治療卵巢子宮內膜囊腫的優點主要為 ①對身體創傷小,恢復時間快,出血少,術后盆腔粘連少;②由于氣腹形成,盆腔視野清晰,不易損傷周圍臟器;③對開腹不易發現的微小病灶可以用內凝、激光或微波進行燒灼;④對不孕者可同時行輸卵管通液術;⑤可使診斷和治療一次性完成;(6)腹腔鏡術可反復施行。目前主張“腹腔鏡-藥物-腹腔鏡”三階段治療方案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但是腹腔鏡術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實物的觸覺感,如術前不細致了解囊腫的數目,易漏掉小的囊腫。其次,如有盆腔嚴重粘連,鏡下操作難度較大,應及時改開腹術,否則可能病灶清除不干凈或損傷臟器。
3.3 關于術后用藥 筆者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雖是良性病變,但有惡性行為,具有增生、浸潤、擴散等特性,病灶很難清除干凈,既使有時肉眼看不到病灶,術后最好用藥3~6個月。但對不孕者,因術中行輸卵管通液及糾正盆腔解剖關系,同時盆腔沖洗改變了生殖內環境,有利于受孕,術后應不用藥,3~6個月仍未受孕再加藥物治療。
總之,隨著微創技術的日趨成熟,腹腔鏡成為診斷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金標準。卵巢子宮內膜囊腫的腹腔鏡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優于開腹術的治療方法,具有手術微創的特點,有住院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的優點,值得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韋有吉.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
[2] 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2003,11:660-663.
[3] Vercellini P,Chapron C,De Giorgi O,et al.Coagulation or excision of ovarian endometriomas.Am J Obstet Gynecol,2003,188:606-610.
[4] 馮力民.腹腔鏡治療婦科疾病的新進展.北京天壇醫院.第二屆全國婦產科內鏡新技術,2004:107-123.
[5] Jacobson T,Barlow DH,Koninckx PR,et al.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subfertility associated with endometriosi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2: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