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莎
【摘要】 目的 了解抗凝靜脈血放置時間對血常規檢測結果的影響。方法 采集50份抗凝靜脈血標本于室溫保存,定時用全自動血球分析儀作血常規檢測。結果 抗凝血室溫保存應在 7 h內完成標本的測定,如果放置時間超過13 h,RBC、PLT的結果將發生變化,但變化沒有規律性。
【關鍵詞】 血常規;抗凝血;放置時間
The impact of the standing time on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WU Xiao-sha.
Laboratory,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Anyang City,Henan45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impact of the standing time of the anticoagulant blood upon the test results; Methods Collecting 50 anticoagulant blood samples at room temperature, test them with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from time to time.Results Anticoagulants should be preserved at room temperature 7 hours to complete the determination of samples, if place the blood samples more than 13 hour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 of RBC, PLT will be changed, but the changes was irregular.
【Key words】 Blood RT;Anticoagulant venous blood; Standing time
隨著血細胞分析儀的不斷發展及廣泛應用,儀器法逐漸替代傳統的手工法已成為血常規檢查的發展趨勢。但如果血標本采集后不能及時測定,可影響結果的可靠性[1]。本次采集50份抗凝靜脈血標本于室溫保存,定時檢測,以觀察標本存放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及試劑 KX-21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溶血素、稀釋液均為無錫市榮美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提供;EDTA-K2真空采血管為湖南安信醫用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選取50名體檢人員,各采集靜脈血2.0 ml于EDTA-K2真空采血管內,顛倒混勻,室溫(15℃~20℃)靜置保存,定時檢測,以觀察標本存放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1.3 檢測指標 本儀器檢測報告中紅細胞(RBC),血小板(PLT),白細胞(WBC)計數及血紅蛋白含量(HB)為儀器直接測出,中性粒細胞(G),淋巴細胞(L),中值細胞(M)絕對值也為儀器直接測出。以上7項結果為本文討論的重點。
1.4 統計方法 對測定結果進行配對t檢驗。其中兩兩比較,室溫保存:與1 h比較*P<0.05, **狿<0.01。
2 結果
本實驗結果顯示:血液標本室溫下放置13 h后紅細胞的數目由原來的4.62×1012/H變為4.66×1012/H,放置22 h后紅細胞的數目則變為4.47×1012/H;血液標本室溫下放置13 h后血小板的數目由原來的174×109/H變為172×109/H,放置22 h后血小板的數目則變為170×109/H,放置30、40、50 h后則變為169×109/H、169×109/H、167×109/H;而白細胞的數目則在放置50 h后由原來的6.93×109/H變為7.22×109/H(見表1)。
3 討論
3.1標本保存時間對WBC總數及分類的影響 本次研究顯示,標本室溫保存30h內WBC總數變化不明顯,是因加進溶血素后,白細胞膜溶解,胞質大部分溢出, 整個細胞體積縮小,僅留下核和部分顆粒。所以只要標本的細胞核和顆粒不發生明顯變性,則對縮小后的細胞體積影響不大。而對于WBC分類,因G、L、M直接計數的量較少,只要發生微小的變化,就會影響分類構成比[2-3]。
3.2 標本保存時間對PLT計數的影響 標本室溫保存13 h,PLT總數即明顯下降。
3.3 從本次實驗結果來看,室溫保存標本對RBC計數及HB的影響都很小 有研究[4]認為,用自動血球分析儀計數血細胞時,抗凝血采集后在室溫中貯存應不超過6 h。本次實驗結果顯示,抗凝血標本室溫貯存7 h,各項結果穩定;抗凝血標本采集后應盡快完成標本的測定,如標本采集后不能及時完成測定,則需在7 h內完成,否則影響結果的可靠性。
參 考 文 獻
[1] 葉應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5-7.
[2] 李筱梅,楊玉寶,李承志,等.白細胞分類計數方法學比較.檢驗醫學,2004,19(2):100-103.
[3] 沈迎紅.血液細胞分析儀白細胞分類計數與鏡檢復核.江西醫學檢驗,2003,21(5):393-394.
[4] 叢玉隆,樂家新,秦小玲,等.血細胞分析技術與臨床.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