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寅琛
【摘要】 目的 探討微生態療法在治療妊娠期外陰陰道念珠菌病(VVC)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妊娠期VVC患者121例,研究組61例,用米可定陰道泡騰片(每片含制霉菌素10萬U)1片,放置陰道深部連續7 d,再使用乳酸菌陰道膠囊2粒置于陰道深部,連續7 d。對照組60例,使用米可定陰道泡騰片(每片含制霉菌素10萬U)1片,放置陰道深部連續14 d,觀察用藥后1周、4周臨床癥狀的改善、病原體轉陰以及復發率等情況。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有效率分別是93.44%、93.3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4周后復查復發率分別為8.20%、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聯合應用制霉菌素和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妊娠期VVC效果滿意且復發率低。
【關鍵詞】乳酸菌陰道膠囊;制霉菌素;妊娠期;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外陰陰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外陰陰道炎癥,是最常見的婦女外陰陰道炎癥之一。妊娠期的特殊生理變化使VVC的發病率明顯升高,易復發,且難以根治。筆者應用制霉菌素聯合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妊娠期VVC,探討微生態療法在治療妊娠期VVC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產科門診檢查及實驗室檢測患VVC的孕婦121例,年齡20~41歲,妊娠8~34周。排除有嚴重肝、腎、心臟、造血系統及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合并其他感染者;有藥物過敏史者。VVC診斷標準[1]:①癥狀:外陰陰道瘙癢、灼痛,白帶增多呈豆腐渣樣;②體征;外陰潮紅、水腫,可見抓痕,小陰唇內側及陰道粘膜附著白色膜狀物,擦除后露出紅腫粘膜面,陰道內可見較多的白色豆腐渣樣分泌物;③實驗室檢查:取陰道分泌物行革蘭氏染色,顯微鏡下可見孢子和假菌絲。將121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病程、職業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用藥方法 兩組患者中,研究組每晚臨睡前清洗外陰后,將米可定陰道泡騰片(每片含制霉菌素10萬U)1片,放置陰道深部,連用7 d,再使用乳酸菌陰道膠囊(西安華譽制藥有限公司)2粒置于陰道深部,連續7 d;對照組給予米可定陰道泡騰片(每片含制霉菌素10萬U)1片,放置陰道深部,連用14 d。治療后1周、4周復查,同時詢問癥狀改善情況。治療期間禁用其他藥物及禁止性生活。
1.3 療效評定 ①治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陰道分泌物鏡檢陰性;②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減輕,陰道分泌物鏡檢陰性;③無效:癥狀、體征無好轉或加重,陰道分泌物鏡檢陽性;④復發:治療后4周復查再次出現癥狀、體征,陰道分泌物鏡檢陽性。在統計療效時治愈、有效合并為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治療后1周復查的療效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有效率分別是93.44%、93.3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復發情況比較 治療后4周復查復發情況,研究組5例復發,對照組16例復發,復發率分別是8.20%、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 不良反應 用藥后對照組有3例患者出現局部輕微灼燒感,但持續約1 h后自行消退。治療前后孕婦血壓、體重、宮高、腹圍、胎心均未見異常改變。
3 討論
外陰陰道念珠菌病(VVC)是僅次于細菌性陰道病的常見炎癥性疾病,其病原菌為酵母菌,以白色念珠菌為主,占80%~90%。國外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至少75%以上育齡婦女患過此病,其中40~50%會經歷2次以上,且5%左右婦女反復發作[2]。妊娠期由于免疫力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急劇升高,使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含量增加,增加陰道的酸度,易使念珠菌生長繁殖而發病[1]。據統計[3]1/3的孕婦陰道有念珠菌存在,發病率約15%,治療比非孕婦女困難。嚴重妊娠期VVC可導致流產、早產、羊膜炎及胎膜早破,產時易導致軟產道裂傷、出血、產后切口愈合不良等。分娩時胎兒通過念珠菌感染的產道可導致多部位的念珠菌感染。因此,妊娠期VVC的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圍產保健、提高產科質量的重要一環。由于妊娠期VVC的治療要盡量減少藥物對胎兒的影響,氟康唑等口服藥受限制,故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
生育期健康女性的陰道內有大量正常寄殖菌,這些正常菌群對于維持陰道內環境的穩定起著重要作用,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而維持著陰道內環境的平衡。在正常陰道內,以陰道乳酸桿菌占絕對優勢,陰道上皮細胞在雌激素的影響下產生釋放糖原,陰道乳酸桿菌分解糖原產生乳酸使陰道處于微酸性環境,可抑制其他寄生菌過度生長,抗微生物因子也有效地抑制其他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陰道乳酸桿菌對維護陰道正常菌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乳酸菌陰道膠囊為活性乳酸菌制劑,可使陰道微生態恢復正常,提高陰道酸度,從而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和生長,增強陰道的自潔作用;制霉菌素是一種多烯類抗真菌藥,對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最為明顯,制霉菌素可與真菌細胞膜上的甾醇結合,使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重要的細胞內容物流失而發揮抗真菌作用,本藥經腸道、皮膚和黏膜吸收有限,不進入血液循環,從陰道吸收很低,故對胎兒無影響[4]。本資料顯示,兩組用藥后癥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兩組的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復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為抗真菌制劑制霉菌素可以暫時殺滅真菌,但不能改善陰道的微生態環境,提高陰道抵御致病微生物的能力,一旦條件許可念珠菌再次繁殖,VVC復發;而聯合用藥既可以殺滅真菌又可以改善陰道的微生態環境,從而提高陰道抵御致病菌的能力,降低遠期復發率。
因此本研究結果表明聯合應用制霉菌素和乳酸菌陰道膠囊治療VVC方法簡便,刺激性小,患者依從性高,療效好,復發率低,不失為一種治療安全有效的方法。
參 考 文 獻
[1] 中華婦產科學分會感染性疾病協作組.外陰陰道念珠菌病診治規范(草案).中華婦產科雜志,2004,39(6):430-431.
[2] 楊慧霞,樊尚榮.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的藥物治療.中國全科醫學,2004,7:1069-1070.
[3] 鄒嵐,鄭大有,劉遠珠.達克寧栓治療妊娠期念珠菌性陰道炎60例療效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1,17(8):493-494.
[4] 宗曉聲.制霉菌素婦炎靈治療妊娠期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86例療效分析.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6,1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