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國 田雙奎 李明德
【摘要】 目的 探討外傷性顱內血腫保守治療的注意事項及療效的觀察。方法 對本院2002-2008年收治外傷性顱內血腫保守治療患者總結分析。
結果 68例保守治療痊愈,死亡3例;生活不能自理4例;手術治愈1例。 結論 根據治療效果得出外傷性顱內血腫保守治療的指征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外傷;顱內血腫;保守;腦內;硬膜外;硬膜下;蛛網膜下腔出血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02~2008年采用保守治療外傷性顱哪血腫76例。其中男55例,女21例;年齡6~79歲,平均46歲。76例患者均有明確的頭部外傷史,其中62例傷后有意識障礙,14例傷后無意識障礙;48例入院時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傷后昏迷時間最長為14小時。入院時GCS評分13~15分36例,評分8~12分38例,評分8分以下2例。
1.2 入院時CT掃描 硬膜外血腫34例(其中14例合并有腦挫裂傷),硬膜下血腫28例(其中25例合并有腦挫裂傷),腦內血腫9例,蛛網膜下腔出血5例。血腫量在30 ml以下74例,中線移位小于5 mm 49例,中線移位6~10 mm25例,中線移位大于10 mm 2例。環池受壓3例。
1.3 治療方法 ①臥床休息,觀察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②降顱壓治療;③止血治療;④神經營養及清除自由基治療;⑤對癥及營養支持治療;⑥病情平穩部分患者腰穿放血性腦脊液;⑦積極防治并發癥。
2 結果
68例保守治療痊愈,6例因血腫量增多伴腦疝出現手術治療(手術后治愈1例,死亡1例,生活不能自理4例),2例在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呼吸驟停死亡,1例因肺感染死亡。
3 討論
對于外傷性顱內血腫采用保守治療要考慮以下因素:①意識障礙:本組中GCS評分在13~15分的為36例,占47.3%。8~12分38例占50.0%。在保守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意識狀態,如果在治療期間意識無好轉或意識惡化時,說明血腫量增多及繼發性腦水腫加重,要及時手術清除血腫或去骨瓣減壓;②血腫量,中線移位情況:CT掃描可以計算血腫量,結合中線移位情況,選擇治療方法。如果血腫量大于30 ml,中線移位大于10 mm,要慎用保守治療方法。本組有2例硬膜外血腫量大于50 ml,中線移位大于10 mm,但患者意識清楚,患者及家屬不同意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痊愈,但治療時間較長(1個月后復查頭CT血腫仍未完全吸收)。保守治療過程中5例癥狀加重,復查頭CT:血腫量增多大于40 ml或中線移位大于10 mm,采取手術治療;③腦池受壓情況:當環池受壓變形時,考慮腦干受壓損傷,預后不良。本組環池受壓3例,受壓不明顯,但昏迷時間長。其中1例癥狀加重,出現腦疝征象,手術治療,但術后死亡;④顱內壓監測:因條件限制,僅對無明確顱內血腫,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采取腰穿測量顱內壓,同時放血性腦脊液治療。對于不能確定顱內血腫情況的患者因有誘發腦疝的危險,通常不采用。
綜上所述,對于外傷性顱內血腫下列情況可以選擇保守治療:①意識清楚或者意識障礙較淺,入院時GCS評分最好在13分以上,至少也要在8分以上,而且經治療意識障礙好轉;②血腫量幕上在30 ml以下,幕下10 ml以下,中線移位在10 mm以下;③腦內多發性小血腫或深部小血腫,單個最大血腫量小于10 ml;④對于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環池未受壓或受壓較輕;④生命體征平穩,頭痛惡心等臨床癥狀漸好轉,無新的神經系統陽性體征的出現。
參 考 文 獻
[1] 曹樂勝,等.交通傷致對沖性側裂區腦挫裂傷的早期處理.中華創傷雜志,2006,22:246-248.
[2] 潘天鴻,張曙光,等.昆山市顱腦損傷住院患者流行病學調查.中華創傷雜志,2006,22:627-628.
[3] 費舟,章翔,等.急性外傷性顱內血腫手術與保守治療的選擇.中華創傷雜志,2007,23:511-514.
[4] 劉明澤.實用顱腦損傷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274-292.
[5] NgI,Lee KK,Wong J.Brain tissue oxygenation monitoring in acute brain injury.Acta Neurochir Suppl,2005,95:44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