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蓉 伍美云
【摘要】 目的 探討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在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的臨床效果及并發癥的發生率。方法 將112例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6例,對照組按常規護理作指導,觀察組介入整體護理干預措,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放松術訓練等。采用用多功能監護儀監測患者術中心率、血壓變化值,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測量患者心理狀態,并觀察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術前心理焦慮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中心率、血壓變化值均有顯著性差異。結論 術前配合整體護理干預措施能消除患者恐懼、焦慮心理,增強介入術治療效果,同時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術后康復。
【關鍵詞】整體護理干預;冠狀動脈介入術;效果研究
隨著介入技術的進展,介入術已成為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1],它具有診斷明確、療效顯著、創傷小,并能減輕患者術后長時間臥床的痛苦及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等優點[2],而越來越被人們認可。但由于各種原因,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部分患者術前出現情緒緊張、恐懼等心理性應激反應,給手術的實施和術后康復帶來諸多不利因素。為了消除患者術前緊張、恐懼的心理,使患者術前達到最佳適應狀態,提高介入術治療效果,減少術中并發癥的發生,確保手術順利完成。筆者收集了56例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自2006年5月至2008年2月我院心導管室行冠狀動脈介入的患者112例,其中男72例,女40例,年齡38~72歲,平均(57.2±2.3)歲。術前診斷:不穩定型心絞痛65例,穩定型心絞痛19例,陳舊性心肌梗死7例。術前常規行Allen試驗,選擇橈動脈搏動明顯,Allen試驗陽性者入選。將112例患者按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6例。兩組患者術前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56例由病區主管護士向患者常規介紹手術目的、方法,術前各項準備工作及術中注意事項等,以取得配合。
1.2.2 觀察組56例采用整體護理干預措施:
1.2.2.1 術前由參加手術的導管護士及病區主管護士負責實施,根據患者的性格特征,職業特點,文化程度不同,采取不同方式向患者進行詳細、具體的術前指導。介紹介入導管室的環境,因人而宜恰當介紹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的有關知識,如冠脈介入治療的目的、意義、手術方法、術前準備的內容及重要性等。還要向患者介紹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局部損傷小,不需臥床,術后患者可立即行走,減少住院時間和費用。消除其陌生和恐懼感。同時要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細致地解釋,讓他們放心,并教會患者練習床上排尿排便、咳嗽、深吸氣、屏氣等,術前排空小便。
1.2.2.2 術中要關心患者,整個手術過程中陪伴在患者身邊,使患者有安全感,拉近了護患關系,告訴患者如有任何不適要及時告訴醫生。并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等基本生命體征變化,檢查兩側股動脈、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并標記以便術中、術后對照觀察。
1.2.2.3 術后注意穿刺點壓迫止血,告知患者穿刺處用1 kg左右沙袋壓迫6 h,術側肢體制動12 h,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局麻的患者術后即可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避免過飽,并鼓勵患者多飲水,以維持尿量,促進造影劑排泄,嚴格記錄尿量,保證4 h內患者尿量達到800 ml,必要時應用利尿劑。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采取支持性,啟發性心理護理、盡力解除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每位患者干預約1 h左右,于確定手術后及手術前,各30 min。根據患者理解程度,給予耐心的講解及指導,直至患者滿意為止。
1.3 觀察指標
1.3.1 血壓、心率監測 采用 Dash4000多功能監護儀監測患者術中血壓、心率。
1.3.2 心理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測量患者的焦慮值,測量時間為確定術后、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后各1次,由專人負責進行評定,比較兩組焦慮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中心率、血壓變化值的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者確定介入后、介入前、介入時、介入后焦慮情況比較(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見表2。
2.3 兩組患者介入后并發癥的比較見(表3)。

3 討論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一種治療手段,也是一種刺激源,可引起人體心理、生理應激反應[3],加之多數患者對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有關知識缺乏了解,對病證一知半解,害怕手術帶來疼痛,手術中出現意外等,精神壓力加大,機體處于緊張狀態,以至大多數患者術前表現出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反應。由于術前過度緊張,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兒茶酚胺釋放增加,使患者心率快、血壓升高,同時使患者對疼痛的敏感增高[4],干擾了手術過程的順利實施,影響了介入治療效果,增加了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
整體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適合于個人的最佳護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5]。術前采用整體護理干預,建立指導-合作型護患關系,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疏導和干預,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穩定情緒,增強信心,降低應激反應,提高患者痛閾,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從而使患者達到全身放松,穩定心率和血壓的作用,使手術順利進行。從表1、表2和表3結果顯示,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差值和心率差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SAS評分觀察組在介入前、介入時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兩組并發癥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從上所述,采取護理干預措施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感受人文關懷,穩定心理狀態,減輕軀體的應激反應,消除患者術前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反應[6],提高其手術適應能力和配合能力,保持心率、血壓穩定;從而確保手術的順利完成,提高介入術治療效果,減少介入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姜慧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變異的影響.醫學影像學雜志,2006,11(11):202.
[2] 李玉平.整體護理干預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的影響.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29(4):321.
[3] 苗瀅,李玉平,張艷.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126例整體護理體會.齊魯護理雜志,2007,13(20):320.
[4] 開月梅,夏春梅.護理干預對急診冠狀動脈介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護理研究2005,3(19):395.
[5] 孔玉芳,李勤,李俊風.護理干預對減少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后并發癥的療效觀察.臨床醫學雜志,2006,19(3):312.
[6] 張翠.整體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帶教的應用.醫學文選,2005,24(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