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琴
幼兒教師職業倦怠是指:因為長期從事幼兒教育職業,導致幼兒教師情緒和精力消耗過多,而出現的身心疲憊狀態和對工作以及工作對象的疏離感。針對近年來定西市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現象,筆者在署假期間對市區內六所幼兒園教師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了教師為什么會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并探討了對職業倦怠的一些對策。
一、職業倦怠的原因
1.教育觀念的落伍和不科學、不公正的管理方法,是導致教師職業倦怠的導火線
一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新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育方法不能及時、合理、有效地運用到幼兒園的管理和教學工作中去,使有些幼兒的一日活動安排與組織缺乏科學性、針對性、活動性和趣味性,出現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加大了教師的心理負擔;二是領導在評估教師的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教育實績、教學特長及家園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時,有明顯的偏袒行為,老師們最怕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教職工考核工作,因為它直接影響著教師是否能順利地晉升職稱。
2.工作量的繁重是造成教師職業倦怠的主要壓力
“由于幼師比例失調,加上活動又多,致使配班教師請假后不能及時補缺,造成在班教師累病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了不讓自己班的活動在評比中落后于她人,有時不得不自己淘腰包去錄制磁帶,買材料來做教具、布置環境”;“時代在發展,教師辦公室的電棒卻換成了電燈”……不少教師還表示:一些幼兒園的領導不尊重教師的人格,罵人不分場合,在工作中僅僅把教師看作是實施工作計劃的一粒棋子,隨意擺放,很少顧及教師的感情和想法,也不考慮教師的身體是否舒適,家庭生活如何等等。在評優選先的活動中,不進行民主評選,也不征求教師的意見,即使征求意見,也是走走過場而已…… 的確,幼兒教師擔負著幼兒的全面教育工作,教育內容涉及科學、語言、社會、藝術、健康等各個領域,還要負責班級的衛生,保育保健工作,設計活動方案,制作教具,更換家園聯系欄,填寫幼兒入學信息卡,寫業務、政治學習筆記,記錄一日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方法,輪流負責日托幼兒的吃飯和午睡工作,個案分析,活動反思,教學研究,承擔社會性的演出、演講任務等等。名目繁多的活動,管理者的“不近人情”和瑣碎復雜的工作,使教師產生了身心上的倦怠。從而導致了一部分教師在遇到壓力時,就采用“得過且過,混日頭下山”的消極等待策略,工作中沒有活力,缺乏創新精神。
3.私立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偏低,且缺少專業發展和自我提高的機會,也是導致了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又一個原因
在調查中,教師們普遍認為,自己所得的報酬與被付出的艱辛勞動不相稱。作為幼兒園的一線教師,不僅要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處理接連不斷的突發事件,以及大量的案頭工作外,還要接受上級部門的驗收檢查,領導的隨堂監督,家長方面的要求等。在每一天的工作中,都要做到“眼快、嘴快、手快、腿快”,大腦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每月不足500元的工資,不能保障她們生活和學習等所需要的費用,可見,日常開支的不平衡、不適宜的工作環境等都是教師缺乏工作熱情,產生職業倦怠的誘因。
二、對策
針對上述原因,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教師的倦怠情緒:
1.在解決問題,評價教師的工作時,管理者要做到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一碗水端平。在工作中,應言而有信,以身作則。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還要安排好女教師因婚期、孕期、哺乳期及各種需要請假的事情,及時調配教師補缺,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師的工作量,以保證一日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業務上,應為層次不同的教師提供不同的專業服務,引領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溝通與研討,為教師創造自主發展的空間,激勵她們不斷超越自我,并逐漸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
2.管理者應堅持不懈的向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要把教育、批評老師的工作建立在關懷、體貼、尊重、信任的基礎上,用真摯的情感幫助人,教育人。當教師在工作中出現消極態度和對立情緒時,作為領導首先應了解情況,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然后心平氣和地和教師談心,向她們伸出友誼的手,幫她們打開心結。同時,應建立起民主生活的制度和機制,保障教師對園內重要事情的知情權和決策參與權,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集體氛圍,讓他們體驗到更多被重視和被尊重的感覺,增強其“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工作的內動力和積極性。
3.走出形式主義,少搞“政績工程”。有些幼兒園為了顯示“大園”的優勢,拼命擴大幼兒園規模,使班上幼兒人數不斷膨脹,不但給教師增加了負擔,也影響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水平,因此,幼兒園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法規和甘肅省頒布的優質園評定標準,控制班級人數,多給教師觀察研究幼兒、研究教材的時間,合理搭配代班人員,不要將40歲以上的人編配到一個班,從根本上杜絕幼兒園人浮于事的情況,使教師能照顧到班上的每一名幼兒,并進行有個性化的教育,真正體現以幼兒為本的辦園思想。
4.盡量不要占用教師的雙休日和業余時間,對于一些臨時或緊急的任務,也應與教師進行必要的溝通,爭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并協調好加班和正常工作之間的關系,利用上下午時間分別組織不代班人員進行“加班”,從而以最大限度保證教師能按時下班。如果非得占用教師的休息時間,可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發放加班補助費,把尊重教師實實在在地體現到行動中去,賞識每一位教師,讓她們在感受成功的同時樹立自信心,進而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
5.私立幼兒園應遵循相關法規的規定,按照教師的工作量來發放工資,在保證教師的工資待遇水平與付出的勞動相當的情況下,還要注意以肯定、贊許、提供進修機會等方式,對幼兒教師進行回報,以最大限度地幫助教師避免職業倦怠。
6.借鑒上海實驗幼兒園的做法,為教師們開辟幾個功能不同的心理減壓室。如:(1)養生區,教職工可以利用休息或不帶班的時間調制各種營養果蔬汁、泡花茶、喝咖啡,交流養生美容經驗等;(2)娛樂區,使教師通過唱卡拉OK、跳舞、下棋、聊天等方式愉悅心情;(3)休息區,那里擺放的按摩椅,可以使老師消除疲勞、放松身心。
總之,要緩解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管理者一定要按《幼兒園教育規程》規范幼兒園的各項工作,關注每一位教師,竭盡全力為教師減壓,努力創造和諧、寬松、民主的環境氛圍,讓教師在繁重的工作中感受到被關愛、尊重和理解,體驗到成功,享受到榮譽和職業帶來的樂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