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勇
所謂從大處著眼,即指語文課堂教學要以新課標為依據,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小處著眼,即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課堂的每一個細節。因為一堂課正是由無數個細節有機組成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從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學生語文素養的高度,抓住每一個可以發揮利用的細節不放松。
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更要讓學生會學,使得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于抓課堂細節,因勢利導,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筆者曾聽一位老師執教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一文,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教師要求學生說出“濟南的冬天”給自己的印象。一位學生說“濟南的冬天獨具特色”。這位教師在給學生一個“說得非常好”的表揚后就了事了。當時總覺得這里似乎缺點什么,但由于是聽課也就沒多想。第二天,我在教學這一課時,也設了這樣一問。無獨有偶,一個學生居然也說出了“濟南的冬天獨具特色”這句話。我突然想起前一天聽課時的感覺,便問道:“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具體談談嗎?”沒想到他一個字也說不上來。其他同學也都眼瞪瞪地望著他,沒有一個舉手要求補充的。我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就是理解全篇內容的突破口。我便啟發引導學生:“他的這個觀點大家同意嗎?請快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誰先弄明白?!币皇て鹎永?。雖只是這么簡單的幾句話,卻迅速將學生推向了自主探究的漩渦。大約八分鐘后,絕大多數同學面帶微笑地舉起了手。就在這短短的八分鐘時間內,學生們不僅弄清了這個問題,理解了全篇文章的內容,而且還深入分析了文章的主旨,還有的學生對作者獨特的布局謀篇進行了探討。這不正是新課標所倡導而又為我們語文教師追求的最高境界嗎?
新課標還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鑒于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特點,在課堂上我們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說教,而應該盡可能地捕捉一些細節,對學生進行教育、啟發與鼓勵。如一次在教學瑪麗?居里的《我的信念》一文時,我問學生:“作者認為做事情需要怎樣的精神?”一個學生回答:“作者認為做事情必須有堅忍不拔的精神,但最要緊的還是要有自信心?!边@是一個平時很膽怯的女孩子。她的答案是正確的,但聲音小得連站在她跟前的我都聽得不太清楚。當我正準備另找人回答時,突然發現她正直愣愣地望著我,眼里滿含著期待。我心頭一震——何不讓她再說一次呢?我便把她的回答向大家轉述了一遍,然后反過來問她:“你認為自己的回答正確嗎?”她肯定地回答我:“是!”我接著說道:“很自信。但是剛才回答這個問題時,自認為回答得很自信嗎?”她搖搖頭。于是我深切地對她說:“請你很自信地再回答一遍!”聲音比先前稍微大了些?!罢堅僮孕劈c!”這一次她的聲音很響亮,我便帶頭鼓掌表揚了她。在掌聲中大家笑了,她也笑了。此后,這位同學似乎換了個人,上課回答問題不僅聲音響亮,而且比以前積極多了。
總之,對課堂細節的捕捉與處理,可以體現一位教師的實力和功底,顯示一位教師的現代教育理念與實踐新課改的水平。我們語文教師如能真正做到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那樣,我們便會發覺落實新課標精神“踏破鐵鞋無覓處”,其實“得來全不費功夫”。
作者單位:湖南省慈利縣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