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瑩
摘要:初學英語教學是整個民族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素質教育指導思想的指導下,挖掘英語學科自身的潛能,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機制,將學生學習英語的外部要求轉化為內部的需要。
關鍵詞:英語教學 挖掘潛能 素質教育
初中的英語教學是整個民族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階段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在改革開放的今天,英語教學必須對初中學生進行一些英語基礎知識的教育,其意義是現實而又深遠的。現就初中英語教學的素質教育問題,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認識體會,以求同仁們共同探討。
一、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筆者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以及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的一些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參考意見,以供廣大的英語教學者參考。
第一,要在素質教育指導思想的指導下,挖掘英語學科自身的潛能,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機制,將學生學習英語的外部要求轉化為內部的需要。基本包括:1.英語學習的目的教育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的教育,解決為什么學的問題。以杰出的人物,學而不倦的實例,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畏懼感等。2.注意教材教法的趣味性。要充分利用現行初中英語課本內容的主次分明,圖文并茂,增強直觀感,對較多資料要適當剪裁,引導學生預習和思考。教師的語言力求啟發性和感染力,將抽象的英語教材還原為有趣的英語知識,避免學生因教材內容枯燥而分心。3.強調英語的學以致用。如“洋為中用”,引導學生把學習英語和關心世界大事,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充分結合起來。
第二,素質教育的最重要的內容是思想教育。要始終把英語教學的思想教育放在教學的首位。“寓思想教育于教學之中”。
第三,圍繞素質教育進行英語教學改革,這就要求教學設計“素質化”,即按照素質教育目標精心備課。1.教學設計要求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對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素質作出了總體規劃,指出英語教學具有掌握知識,思想教育和能力開發三重職能。2.教案既從客觀考慮,又要注意微觀調控。成熟的教科書只是一個“定本”,規定的教學內容具有穩定性。而教案是教學內容高效實施的藍本。應該有較強的針對性。自己的教案應是“綱舉目張,目中無人”,要體現素質教育中的整體性、普遍性與個別性、差異性的和諧統一關系。3.把握教材結構的層次性,掌握顯性知識,培養隱性能力。
第四,在英語教學中要大膽采用“智能化”的教學措施,在這方面我的體會是:1.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的課堂教學,除熟練的掌握教材和生動的表述外,方法不能是呆板的,千篇一律的。“啟發式”教學是我們早已認可的教學方法,但具體又怎樣實施啟發教學呢?其中包括的設問法、提問法、談話法、分析法、歸納法等,都要求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和特點來進行靈活處理。如句型轉換,我們要先讓學生歸納,然后再來總結,如用地點狀語提問,用疑問句where來提問,對年齡提問用how old等。
二、引導和要求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課堂教學的主導是教師,主體則是學生。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單靠教師的積極性不行。教師應最大限度地鼓勵和要求學生用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要讓學生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喜悅,我們首先學生要求做到“三動”。首先動眼,在上課之前仔細閱讀教材,初步理解課文內容,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認真看黑板上的板書,力求對英語課文的內容滲透理解。其次是動手,抄板書筆記、劃重點,做練習等,筆記力求簡煉清晰,每課上完后,立即把課本上的習題做好,以備下節課開講前提問作答。再次是動腦。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注意力集中,保證思路暢通,要隨著老師的講解,展開聯想,培養記憶理解能力。切實讓學生掌握有關的問題。
為了較全面地考查評估學生學習英語的成績,筆者認為應堅持平時學習情況與考試成績相結合,分數本是全面衡量成績的綜合指標,但現行教學檢測模式的分數其功能是片面、單一的,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狀況,等分不等值,高分未必高能。為完善英語學業成績的檢測評估體系,同時,巧用分數作杠桿,推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筆者贊成有的同行提出的英語成績盡可能與多方面的學習因素掛鉤,力求變“學習英語為了應付考試”的片面分數觀為分數為學習服務的積極學習觀。平時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把這些情況大致分為復習提問,抽查筆記、課內外練習、情景對話等,然后對學生的這些項目均予打分,這樣就不會只局限于考試分數了。在筆者所教的一些學生中,由于在平時教學中注意素質教育,所以絕大多數學生反映這種教學好,學得輕松、愉快,照樣能考出好成績。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的整體素質才能得到全面提高,也只有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我們才能為祖國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作者單位:貴州省修文縣小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