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舊城區,人們經??梢钥吹揭粋€忙碌而熟悉的身影,頻頻穿梭于每一條大街小巷,為那些供水受到影響的機關、學校、工廠和家庭進行快速高效的維修處理。
當愁眉不展的用戶看到供水正常而笑逐顏開時,這位樸實親切的師傅同樣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他就是個舊市自來水公司管道維修組組長曾學明。
1986年,曾學明當上了一名普通的管道維修工,當他一次次看到用戶因供水問題而心急如焚的樣子,而自己又因缺乏工作經驗解不了他們的“燃眉之急”時,他相信自己的努力終有回報。
自此,他除了向前輩請教、潛心鉆研以外,還隨身攜帶了一個記錄本,隨時記下城區的管網分布、閘閥位置、停水原因、維修方法,只要一有空閑,他就會掏出來翻一翻,看一看,記一記,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多年的日積月累,他對個舊城區的管網分布了如指掌,對供水中斷的原因了然于胸。
一次,市區某地段突然停水,用戶八方告急。曾學明憑他多年的經驗,認定是水管斷裂所致。他帶領組員火速趕到停水地點,經檢查,果然是主水管發生爆裂。當他打開下水道的窨井蓋時,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令人發嘔。一位組員剛要下井,卻被曾學明一把拉住,那時正值寒冬,曾學明想也沒想,脫掉外衣,不顧危險,迅速下到窨井之中,下水道中的陣陣惡臭熏得他眼睛都睜不開。在幾米遠的地方,曾學明終于查明了斷水原因。隨后,他立即組織組員從地面開挖,并及時關閘、換管、安裝,經過6個多小時的全力搶修,用戶供水恢復正常??粗脩粝矏偤透屑さ哪抗?,滿身臟兮兮的曾學明綻放出欣慰的微笑。
今年2月11日,三0八隊片區一根自來水主管道在附近房屋拆遷過程中發生斷裂,造成個舊城區大面積停水。在搬運管道時,由于已是天黑,曾學明擔心自己的組員被管道砸傷,他一邊抬管一邊不停地提醒身邊的組員:“要小心,抬慢點,注意安全!”經過9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一根新的自來水管道被重新裝上,隨著閘閥的打開,停斷的自來水又像身體的血管一般,源源不斷地涌向了千家萬戶——供水終于恢復正常了,曾學明一顆懸著的心也隨之落了地。當他一抹從額頭上滑落的汗珠時,已是凌晨2點多鐘了。
對曾學明來說,早一分鐘為用戶排除故障,就早一分鐘為用戶解除煩惱,也早一分鐘為用戶送去方便。在他的眼里,工作沒有內外之分。2005年5月的一天晚上10點多鐘,正在值勤的曾學明接到川廟街梧桐大廈9樓一位居民的告急電話稱,他家的房屋被樓上一戶人家流出來的水給淹了,家具全都泡在污水當中。放下電話,曾學明將工具包一背,僅用了5分鐘就趕到事發地點。一打聽,原來是樓上住戶的熱水器水管發生爆裂,家中又無人,噴射出來的自來水便順著樓梯角源源不斷地流進了樓下住戶的家中。本來,這樣的事故通常是由物業公司派人來處理,并非自來水公司的職責所在。但曾學明本著“群眾的求救就是自己的責任”的職業熱忱,決定攬下這件“分外之事”。經多番努力,他終于打開了樓上住戶的房門,并憑借自己過硬的業務技術,很快就把斷裂的水管修好了。被淹的住戶感激地說:“你們真是為我們市民排憂解難的貼心人啊!”
20多年來,曾學明一直都與自來水打交道,不管天晴下雨,還是寒冬臘月,他和他的組員們始終堅持“有求必出”的社會服務承諾。由于工作環境較為潮濕,加之工作強度較大,使得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過早就患上了痛風等一些慢性疾病,但他從未向單位提出過任何更換崗位或提高工資待遇等方面的要求。他常笑著說:“雖然整天一身泥水,一身臭汗,可是每當看到洶涌的流水被及時止住,干涸的水龍頭里供水又恢復正常時,我就會打心眼里感到高興,我已經與水“融為一體”了。
他最欣賞的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那句話:“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