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保
【關鍵詞】英語教學 聽說能力
1.創造一個適當的語言環境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尋找一切機會,有意識地鍛煉自己聽和說方面的能力,堅持和有決心學英語的同伴每天用英語對話二三十分鐘,讓對方指出自己常犯的錯誤。其次應多聽英語磁帶,英語廣播,多參加英語沙龍和組織英語討論,多接觸英語讀物,造成潛意識的“聽”和“說”訓練,有助于矯正口音上的偏誤。除以上所提方法之外,還可參加英語角、英語俱樂部、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知識競賽等各種活動。這些活動能在不自覺中增強我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營造培養口語技能的良好環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我們的英語口語水平。
2.角色扮演
把死記硬背句型、課文,變為活靈活現地應用,增強語言運用能力和口語表達水平。新教材每單元一個主題,以對話或短文形式體現,且圖文并茂,內容大多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所以要盡量在課堂內提供學生運用英語的機會。使講臺變舞臺,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聲情并茂,趣味橫生,教師適當給予指點。這種表演,不拘泥于課文,鼓勵創新,在充分理解所學句型的基礎上,提高在交際中應用英語的能力。
3.教唱英語歌曲
每節課前唱首簡單、通俗易懂且曲調優美的英語歌曲,不僅陶冶了學生們的性情,增加樂感,刺激大腦,引起高度興奮,而且使思維與語言引起共振,增加流暢感,節奏感,使口語更加通暢,自然。此外還可利用課余時間教唱一些簡短易懂的外國經典名曲。同時向他們介紹歌曲所在的電影名稱、故事情節、背景,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欣賞其優美的旋律、增強成功感與自豪感。
4.堅持課前三分鐘講英語
把每節課開始后的三分鐘固定為講英語的時間,讓全班同學輪流作簡短的值日報告。具體作法是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由點到面逐步鋪開的方法。值日生報告內容從短小淺易,分階段逐漸過渡到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這樣做,首先應由教師編寫代表性的報告范文,印發給學生,選定幾名語音語調好一點的學生當值日示范,然后全班同學輪流值日。
報告內容可以是學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談話等。這種簡單的英語報告盡管僅占幾分鐘,但對渲染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模仿力和創造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為口語訓練提供了場所。它是鞏固課堂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5.建立課內外活動小組,加強語言實踐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可建立課內外活動小組。課內活動小組,每四人一組,由前后兩張課桌組成,在課堂上進行問答,對話和表演。課外活動小組可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在課后組織講故事,朗誦,猜謎語,學唱英語歌,英語文藝演出,出英語墻報,英文打字,舉辦英語知識競賽等等。這些活動可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可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考慮每周開設一節聽力課,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聽力訓練。利用錄音、廣播電視等現代化手段來促進學生的聽說訓練,擴展他們的語言環境。平時可要求學生之間試著用英語交流,以鍛煉說的能力。還應改革考試方法,有筆試、口試、聽力測驗等內容。這樣,多方位地開展聽說訓練,就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