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玲
【摘 要】排球比賽影響發球的各種因素不外乎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各種因素交織一起影響著運動員的心理狀態,進而導致發球失誤。本文針對影響運動員發球的主客觀因素進行重點分析。最后針對影響隊員發球的這些因素提出了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排球比賽 發球 心理因素
一、影響發球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
在排球比賽中,并不是每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都是穩定良好的,有時會夾雜著許多復雜的因素。心理素質不好而消極地進行發球,是由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技術以及心理訓練水平不夠引起的。主要的表現為:發球時心理不穩定,異常焦慮、緊張、手出汗,對發球成功缺乏自信,造成動作變形。偏偏這個時候運動員發球時求勝心切,拼命想得分,卻忽略了發球的要領和方法,結果造成失誤,也直接影響了運動員的信心。越失誤信心越加不足,越信心不足越失誤,出現肌肉僵硬、視覺模糊、肌肉運動感覺降低、動作不協調等一系列生理不良反應。比賽中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良好與否,不僅影響發球的效果,而且還會影響全隊隊員的情緒,特別在比分接近或關鍵球時更加突出。
(二)來自觀眾及場外因素
在比賽中,分貝最高的聲響來自觀眾,一般為90 分貝,有時甚至更高一些。聲學常識告訴我們:當“噪音”大于85 分貝時,會使人感到煩躁不安,何況排球場上的噪聲是經過觀眾藝術加工的“噪聲”,往往帶有一些侵犯的、刺激性較大的聲音,它伴隨著急躁情緒產生,會引起隊員注意力分散。根據生理性原理,條件反射活動的強弱同刺激強度成正比,但是刺激強度越大,超過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工作能力的強度,此時大腦皮層會產生抑制作用,這種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失調會引起感覺機能和植物性神經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從而使人產生情緒上的急躁不安和驚慌,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視覺清晰度下降,視覺反應時延長。這種由于外界刺激引起的外抑制,使隊員注意力分散并且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導致發球失誤。
(三)來自隊友、教練、裁判的影響
在比賽中,當教練員向某一隊員發出“注意不要失誤”、“不要發的太高”等此類語言時,對于發球隊員來說,這種否定性的暗示以及語言會產生連續的一系列消極的自我暗示,如“我失誤了怎么辦”,“教練員不信任我”等等。這些消極的自我暗示,通過第二信號系統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下降,抑制過程加強,使發球隊員心理穩定性遭到破壞,出現失誤。同樣,比賽中隊長或者其他隊友在場上局勢不利時經常會對發球隊員進行交流、指導,甚至命令,而發球運動員是在萬眾矚目一些年輕隊員在發球時就更加瞻前顧后、想贏怕輸、,患得患失,想求穩反而不穩導致動作拘謹,心理緊張,以至動作遲滯,技術變形,不能發揮出正常的自身水平。裁判在比賽中對一些網上球以及球是否出界的判斷上難免會出現一些誤判,漏判甚至偏袒對方。出現這種情況后,球員們的心理和情緒難免會出現細微的變化,當誤判漏判多次出現后,就會大大影響球員的情緒,導致球員們急躁、憤怒。
二、針對性訓練及對策
(一)發球基本功訓練
扎實雄厚的基本功既是比賽中運動員競技水平正常發揮的物質基礎,又是比賽中出色發揮的心理基礎。在日常訓練中,嚴格要求動作的細微結構,譬如發球隊員的站位、拋球、轉體、引臂、揮臂、擊球等,根據科學的訓練方法建立動作定型,達到自動化的程度。扎實的基本功是比賽中水平發揮的物質基礎,也是奠定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礎,訓練中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的訓練原則,發球訓練時,不但要有足夠的數量,更要有高質量的要求。對發球隊員的站位、拋球、揮臂和擊球等細小動作要精雕細琢,使之對技術的掌握達到十分熟練的程度,才能在比賽中表現出膽大心細、成竹在胸的心理狀態,減少發球的失誤。
(二)針對性訓練
所謂針對性訓練就是針對某一典型問題而提出的專門的方案來解決問題的心理方法。根據實戰需要練習發球是又一個重要方面,平時的發球訓練要與比賽相結合,要以比賽時的心理狀態練習發球。教練員要根據排球比賽的規律和特點科學地設訓練方法和手段,使隊員在假想比賽的環境中,在緊張、激烈、高度興奮的環境中練習發球,而不是那種簡單的布置任務,讓隊員在無壓力、無干擾、無緊張氣氛、四平八穩的心境下練習。必須要使隊員做到每一次發球都心中有數,平靜而有把握,減少失誤。比如說針對關鍵球時發球失誤,平時加強隊員的心理訓練,豐富隊員的比賽經驗,提高在復雜條件及關鍵時刻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揮隊員的競技水平。具體來說,就是通過自己的語言誘導來抑制緊張不安的情緒,如在關鍵時刻情緒急躁時,就在心中默念:“要鎮靜,我一點兒也不緊張”、“我對自己充滿信心!”、“我們一定能戰勝你!”等等,這樣會在不知不覺中緩解壓力,達到成功發球的目的。
(三)比賽時發球的心理調節
1.合理利用執行發球的8s時限
在裁判員鳴哨允許發球后不要搶發,首先穩定自己的心態,選擇發球攻擊的隊員或位置,主動進攻對方的薄弱環節,給接發球一方施加心理壓力,使其產生急躁情緒,使發球按有利于我方的節奏進行。在8s 的發球時限內,發球隊員調整情緒,觀察對方,了解比賽狀態,尋找攻擊目標,確定發球方式和戰術,保持沉著、冷靜、從容、自信的良好心理狀態。
2.合理“耽誤”時間
在換由本方發球時,發球隊員都是在前排進行攔防,傳、扣等激烈活動,體力消耗大,呼吸急促,此時不要急于跑向發球區,而應該利用短暫的幾秒鐘時間調整呼吸,放松身體,減輕心理緊張的狀況,從容地走到發球的位置,完成好發球任務后再進場。
3.排除各種雜念和干擾
在排球比賽中,由于戰局的變化復雜,發球前會有一些不良的客觀因素影響,發球隊員的心理也會產生各種變化,心理狀態調整不好,將直接影響和干擾發球。如開局發球,比分接近時發球,比分交替時發球,每局最后關鍵時刻的發球,前面隊友發球失誤,隊員在其它技術上的失誤,教練員的喊話,不當的指責,裁判員漏判、誤判或偏袒對方,以及觀眾的有傾向性的喊叫等來自各方面的干擾,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隊員發球時的情緒,使隊員注意力分散。隊員在發球時可做積極地的自我暗示,消除雜念,排除各種干擾,達到最佳的競技狀態。
參考文獻:
[1]吳嘉毅.釋析排球發球的心理因素及對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6(2).
[2]楊渝疆.心理訓練對排球發球的影響[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