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曉達
“創造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澤民同志的這些話說明沒有創造就會落后,就會難以在世界競爭中立足。在現代體育高度發達的今天,如果體育運動沒有新的技術、戰術的發展,沒有新的訓練手段、方法,沒有新的管理模式,沒有創造精神的教練員、運動員,體育運動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就會在世界大賽中難以立足。然而,中國體育的現狀并不樂觀,大多數運動項目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的差距,我們的學生身體素質差,不愛運動,怕苦、怕累的現象十分嚴重,這些都說明我們的體育運動缺乏創新,缺乏新的技術、戰術,缺乏新的訓練方法、新的管理模式,缺乏新的體育教學方法,更缺乏有創新精神的教練員、運動員、體育師資和學生。筆者就體育教學中學生創造素質的培養談幾點看法。
一、體育教學應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創造精神是創造素質的核心。一個人的創造素質主要由創造精神決定。體育教學的實踐性、直接參與性決定它比其它學科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1. 充分利用體育教材中的各種身體素質練習和高難度的技術練習,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與失敗、奮力拼搏的精神。如:耐久跑、力量訓練、各種單、雙杠、支撐跳躍等高難度動作的練習。
2. 利用體育教學的保護與幫助,隊列與隊形,球類運動等練習,培養學生的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3. 利用各種技術練習、戰術訓練、比賽以及各種生動的事例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如:以中國女排獲得五連冠為例說明她們的成功是由于創造了背飛、短平快、交叉掩護、時間差等新技術、戰術和有一支能團結、奮力拼搏的教練員、運動員隊伍。
二、體育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1. 利用體育在室外教學的較復雜環境和體育教學的示范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注意力和敏銳的觀察力。如:讓學生觀察身體姿態的變化,用力、節奏、球的旋轉、觸球的部位以及比賽中場上各種情況的變化等。
2. 利用體育運動中情況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籃球投籃平時命中率很高,為什么在比賽中命中率卻很低;有的學生平時跑步跑得很快,為什么比賽中卻不快等。
3. 利用運動中相同運動項目和不同運動項目技術的不盡相同培養學生的比較、根據能力。如:比較“跨越式”跳高、“俯臥式”跳高、“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各有什么不同;比較跨欄時的起跨、跳遠時的踏跳、跳高時的踏跳各有什么不同,總結、概括出各自的特點。
4. 利用體育教學的直觀、形象性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如:由鐘擺原理聯想到跑步時的屈肘擺動、折疊擺腿的動作;由球的滾動聯想到技巧的前、后滾翻等。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應充分注重學生創造素質的培養,只有這樣我們的體育事業才能有前途、有發展,才能永遠立足于世界先進行列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