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宇 軒
本報特約記者 高香容
據臺灣“中央社”27日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當天上午電賀馬英九再度當選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也在稍后復電表示感謝。香港中評社27日說,無論是胡錦濤的賀電還是馬英九的復電,都聚焦于兩黨應致力于兩岸關系的和平穩定發展,這也讓各方媒體看好未來兩岸關系走向。
據“中央社”報道,全力支持馬英九參選的現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27日上午來到國民黨中央黨部。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今天早上收到并看過胡錦濤的賀電”,至于賀電內容,會等到馬英九復電發布后一起發布。到了當天下午3時,國民黨發言人李建榮舉行記者會,宣讀了胡錦濤賀電的內容。“中央社”的報道稱,胡錦濤發來的賀電中,稱呼“馬英九先生”,電報內容為“值此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際,謹致祝賀。由衷期望貴我兩黨繼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不斷為兩岸同胞謀福祉,開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馬英九對于復電十分謹慎和細致。據臺灣“中央日報”網絡版27日報道,在經過國民黨中央討論后馬英九在回電中稱:“四年來,經過貴我兩黨的共同努力,當前兩岸關系已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走上和平發展、穩定共榮的大道,既符合兩岸人民的期望,也贏得世界各國的肯定。”馬英九在賀電里還說,“今后,仍須雙方順應民意,繼續在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原則下,不斷努力,以鞏固海峽和平、重建區域穩定、促進兩岸持續發展與繁榮。”“中央社”的報道稱,馬英九在最后的日期上,同時以公元、“民國”紀年并陳方式呈現,寫上“98(2009)年7月27日”。香港中評社的報道還特別注意到,由于馬英九未正式就任黨主席,所以復電的落款只寫了“馬英九”三個字,未加上任何頭銜。但是,“雙方都在電文中以親自簽名署名,以表達正式與尊敬的意涵”。
中評社稱,2005年馬英九首次當選國民黨主席時,胡錦濤就曾給他發過賀電。電文內容與這次差不多。而馬英九也在當天復電。
臺灣“中央廣播電臺”27日的報道稱,胡錦濤與馬英九之間的互動,受到國際主流媒體高度矚目。美聯社與路透社一致分析稱,這是60年來,大陸與臺灣的領導人首度在兩岸關系日趨熱絡之際直接聯系。
港臺媒體對未來兩岸關系的預期,也變得異常樂觀。香港《文匯報》27日發表社評說,馬英九兼任黨主席是“三有利”:有利他提升施政效率,有利他2012年連任,也有利兩岸關系平穩發展。《文匯報》還說,“馬英九兼任黨主席后,必將繼續促進兩岸關系前進,因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已成為潮流,符合島內民意要求”。而臺灣“中央社”27日也轉引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劉相平的話稱,兩岸關系的大方向不會改變,“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會繼續向前行”。臺灣《中華日報》更是刊文肯定兩岸關系的重要性,“兩岸政策不是臺灣政治的全部,卻是臺灣未來發展之所在”。
至于外界普遍期待“胡馬會”何時可以實現的問題,《文匯報》認為,是否由馬英九參加國共論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岸關系要務實發展,“隨著兩岸關系的平穩發展,相信終有一日‘胡馬會可水到渠成”。路透社的報道稱,分析家們表示,胡錦濤與馬英九的會晤可能還要好幾年才會實現,因為雙方都必須衡量利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