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冠景
【摘 要】會計是經濟管理的組成部分,凡是有經濟活動的地方,都離不開會計來進行管理。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迫切需要會計的職能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以適應我國經濟環境的變化。所以,現代會計的職能不能只局限于記賬、算賬、報賬,而應當反映經濟過程,分析經濟情況,監督經濟活動,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現就如何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本文就會計在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經濟建設 地位和作用
一、會計的正確反映能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會計是利用價值形式和專門方法對經濟活動及其成果迸行核算的,既是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反映,也是為了對未來的經濟狀況進行預測和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所以說,會計是和企業的管理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密切相關的。
試想,一個企業本來管理的不好,材料浪費,人工浪費,產品質量也存在問題,產品報廢時有發生,在成本核算中沒有準確的原材料消耗定額和勞動定額,生產中也沒有真實的消耗記錄,那么這個企業怎么能夠針對問題采取措施去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呢?有的企業弄虛作假,日積月累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企業要想真正的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扎扎實實地整頓好會計的基礎工作,發揮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職能作用,從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只有加強會計監督,才能提高經濟效益
會計監督,是指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對財務計劃、財經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會計監督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堵塞經營管理中的各種漏洞,促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會計工作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通過自身的工作,通過企業的收入和支出,通過檢查各項綜合性指標的執行情況等渠道去監督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經營結果例如,利用成本和費用指標去考核和監督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情況,利用流動資金指標去考核和監督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或商品的儲備情況,利用利潤指標去考核和監督生產經營成果等等。因為我國工業企業存在著原材料、能源利用率低,企業管理費用上升幅度大,亂攤亂擠成本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應當說是與企業會計監督有很大關系的。
三、只有實行會計分析,才能找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
會計分析是運用會計核算提供的資余、成本、利潤等一些價值指標體系,去考核企業對財務計劃的執行情況。從而客觀地評價某一時期的經營狀況,提出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和措施一般來說,會計分析可通過實際數與計劃數的對比去分析計劃的完成情況,通過本期與上期或先進水平對比,去分析企業本期生產經營活動的好壞,找出與兄弟單位的差距等對發現的間題再進行深人細致的研究,就能鑒別工作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從而總結經驗,揭露矛盾,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措施。
四、只有會計參與經濟預測和決策,才能防止失誤
隨著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企業山單純生產型逐步轉向了生產經營型,這就使企業的經濟預測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山計劃經濟逐步轉向市場經濟的今天,企業要改革,要推出名優新產品,就必須進行預測前景,然后才能進行決策。做這項工作是離不開會計的,因為會計工作具有信息靈,接觸面廣,綜合反映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特點;還可以利用在實際工作中掌握的大量經濟數據,結合其它有關資料,如統計資料、業務資料、生產記錄本等,對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做出比較正確的估價,從而使企業決策不至于出現大的失誤,最終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例如,某企業準備“堿回收工程”項目,當時只注重技術上的可行性,計劃投資幾百萬元,認為既可解決污染問題,又能獲得很高的經濟效益,全部投資只需五年即可收回。可是通過會計部門進行預測,按照新生產能力、支付銀行貸款利息、產品銷售情況、提取折舊費用等計算的結果。這項投資需二十年才能收回,而不是五年如果再考慮到投資的現值等因素,證明這是一項沒有價值的工程,從而為領導決策提供了準確可靠的依據,避免了決策失誤。
五、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
首先,會計人員是會計法律、法規、規章的主要執行者和實施者。在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和其他財經法紀中承擔重要責任,并發揮重要作用。會計工作是財務收支的“關口”,對于維護投資人,債權人。其他利益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那負有重要責任。
其次,會計核算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會計工作要講究生財、聚財、用財之道,精打細算開辟財源提高效益。會計工作不僅是事后的記賬、算賬、報賬工作,而是要在提高本單位的經濟效益上下功夫。通過自己的業務活動,運用計劃、預測、控制、監督、考核、分析等手段,使資金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利用,以較少的支出,取得較大的經濟效果,最大限度地杜絕浪費,改善經營管理。
最后,會計是經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是經濟管理的重要信息。對市場經濟下的現代企業而言,管理的重心在經營,經營的重心在決策,而決策的正確與否取決于會計信息的質量以及對信息的正確分析運用。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是會計工作者的天職。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會計法》各項規定的基本出發點,也是為本單位經營管理、業務活動和國家宏觀經濟管理以及投資人、質權人等提供真實、準確、完整、可靠的會計信息的重要保證。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經濟管理通過會計核算能夠提供管理信息,通過會計對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監督和控制,能夠促進經濟活動按預期目標進行,使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既然會計工作有如此重要的職能作用,就必須盡快改變那種單純記賬、算賬、報賬的老模式,而著眼用現代化電算手段來提高會計人員工作效率。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需要在思想上有一個提高,作風上有一個轉變,財會人員要從過去的事后反映變成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把財會工作深入到技術領域、生產領域、滲透到經營管理全過程中去,從技術改革中挖掘潛力,講求效益;從發展品種,提高產品質量,狠抓銷售環節中去增加收入;從完善經濟責任制,正確處理國家、企業、職工三者利益關系中去調動生產積極性,促進經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