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原始發起單位,威盛集團對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的創立進行了捐助,威盛集團董事長王雪紅也當選為該基金會首屆理事。
這一看似平常的公益投入,卻在不經意間透露出王雪紅恢宏布局的公益版圖。
產業化布局的公益版圖
6月30日,由團中央發起的“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成立。基金會主要職能為:通過機構平臺,向社會廣泛募集資金;通過資金扶持、培訓服務、信息服務、政策協調和社會倡導,幫助青年創業就業,促進青年發展。
隨著就業壓力的加大,如何推動青年順利就業,已成為全社會長期關注的課題。同時,不少學生開始選擇自主創業。然而,缺少資金、市場推廣困難、缺乏企業管理經驗成為制約學生創業的三大障礙。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的成立,將會對青年學生的成功創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能夠使創業精神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給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全新的動力。
“創業之路,就像負重登山,必須心懷攀登頂峰的理想,同時堅心定志,從每一個細節做起,不斷克服困難,不斷自我激勵,才能在最后欣賞到群山之巔無限美好的風光。”在基金會的成立儀式上,王雪紅女士對青年們的寄語可謂有感而發。
縱觀威盛數年來在公益領域的各項舉措——連續四年贊助支持全國兒童青少年計算機表演賽、在全國成立數十個旨在推動當地信息普及教育的“威盛中國芯”成長數字營等,不難看出王雪紅在公益事業上的產業化布局:圍繞人才的長期培養,從小時候的啟蒙教育,到基礎、高等教育,以及就業指導,創業支持,形成了一條“啟迪人才、培養人才、幫扶人才”,將人才培養和公益贊助相結合的“產業鏈”模式。此次對于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的贊助,無疑將王雪紅一直以來所秉承的“止于至善”理念在公益領域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止于至善”成就“永續經營”
在創業的20多年間,王雪紅一手締造了威盛電子、宏達電子兩個臺灣股市上的“股王”。如今,王雪紅直接投資或間接控股的企業已達數十家,涉及IC設計、終端設計及制造、互聯網、終端品牌運作等涵蓋泛IT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隨著3G時代的到來,人們驚喜地發現,原來王雪紅的產業布局中,早已對此有重兵部署。近半年來,王雪紅旗下企業也以一連串亮眼的表現讓業界震動:與聯想、三星、惠普、戴爾等國際知名品牌成功合作的喜訊如桃花間竹,與微軟攜手推動的“開放式超移動產業策略聯盟”(GMB)也成為移動計算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多年來一直低調運作的威睿電通終于浮出水面,與中國電信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為中國CDMA產業促進以及產業制衡的一支關鍵力量,宏達電子在美國盛大發布第三款Android手機Hero,引起了全球轟動。種種跡象表明,在全球洶涌而起的3G浪潮中,王雪紅多年來的潛心布局已然開始收獲累累碩果。技術的升級換代非但沒有成為王雪紅事業發展的挑戰,反倒給她帶來更多的機會與優勢。
談到對于“止于至善”理念的理解,王雪紅將之歸為幾個層面:首先,但凡做事要求長遠,才會有領先一步的思考,要經得起短期的誘惑,才不會就此滿足,停滯不前,其次,但凡做事,要力求完美,盡管完美的東西并不存在,但是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做事情才能夠擁有源源不斷向前的動力。
同樣的道理,在公益事業規劃方面,王雪紅才會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當人們看到她把公益之路走成康莊大道時,方能體會到她做出第一個決定時的成竹在胸。
更進一步來講,如果說“永續經營”是王雪紅對于企業運營或者公益投入的一種思路,毋寧說這是王雪紅對于人生追求的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