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教練接過洋帥教鞭 舉國體制探索全新模式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記者 季 芳
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一周年。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以51枚金牌的成績位列金牌榜榜首。英國奧委會首席執(zhí)行官賽蒙克萊格近日在接受美聯(lián)社采訪時說,對于英國奧運選手而言,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創(chuàng)造奇跡的同時,也給三年之后在本土競賽的英國隊留下了一個巨大挑戰(zhàn)。奧運會后,中國競技體育進入了新奧運周期的調整階段,也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并影響著中國競技體育的格局。兩個月后即將開幕的第十一屆全運會將成為“后奧運時代”中國競技體育的全面展示。
洋帥掛印:奧運后新變化
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尤其是在非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上取得突破,洋帥的功勞不可小視。金昶伯帶領中國女曲奪得了北京奧運會亞軍;井村雅代執(zhí)教的中國花游隊收獲了一枚銅牌,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尤納斯率隊的中國男籃一度沖進前八……
但是隨著奧運會的落幕,洋帥們紛紛掛印封金。據(jù)統(tǒng)計,北京奧運會中國軍團的38位外籍教練中,目前僅有幫助仲滿取得男子佩劍金牌的法國人鮑埃爾和現(xiàn)任中國女曲教練的韓國人金相烈等少數(shù)外教留任,其余或合同到期或去留待定。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鐘秉樞認為,外教來中國執(zhí)教,其實是雙方在融合基礎上的相互改造。“外教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新的執(zhí)教理念、訓練方式,對不少運動項目的進步和發(fā)展及我國教練員思想觀念的更新有很大幫助,同時,外方教練也在不斷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的特點,適應中國式的管理模式。”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由于今年要召開全運會,很多外籍教練現(xiàn)正在各省市執(zhí)教,“這為競技體育打好基礎起到了積極作用。”他表示,這段時間相當于對外籍教練的“考察期”,“洋帥軍團”的集體撤退只是暫時的,等到倫敦奧運會臨近時,中國軍團里的外籍教練人數(shù)肯定會有所增加。
目前,競技體育各項均處于奧運周期結束后的調整期。而以足、籃、排三大球為代表的,新一屆本土化、年輕化教練隊伍的出爐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鐘秉樞認為,部分外教換成本土教練,既是一種教練的正常更替,也是本土教練水平提升的結果。剛剛結束的羅馬游泳世錦賽上,井村雅代離職后的中國花樣游泳隊已經以1銀4銅的成績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中國教練如何在更高的起點上繼續(xù)前進,成了考驗他們的問題。
舉國體制與“中國特色職業(yè)化”融合
羅馬游泳世錦賽中國泳將獲得的四枚金牌中,除了張琳和趙菁的個人勝利外,還有兩項是集體接力項目,這體現(xiàn)出了舉國體制獨特的優(yōu)越性。前中國游泳隊總教練張亞東說:“外國運動員很少練集體項目,他們沒這個條件,都是最強的4個人集合起來,臨時配對,而我們可以長期在一起集訓。同時,當看到某個項目有爭金可能時,我們還會特意進行交接棒訓練,每周都練,這種優(yōu)勢是別人沒有的。”在韓國明星樸泰桓失利后,韓國媒體紛紛評論說樸泰桓應該借鑒張琳的某些訓練方式。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對記者表示,舉國體制是中國競技體育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體制性保障,“對于這種行之有效的制度,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同時還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發(fā)展、完善。”他表示,政府行政部門不再是唯一的培養(yǎng)高水平運動員的機構。現(xiàn)在通過社會力量、俱樂部化也能產生高水平運動員,臺球的世界級高手丁俊暉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在高校培養(yǎng)高水平運動員、體教結合也是一種趨勢。
2008年底,起步時間不長卻已達到世界水準的中國女子網球大膽地開始了職業(yè)化改革的探索。鄭潔、晏紫、李娜和彭帥四朵金花名正言順地走上職業(yè)化道路。它基本采用國際職業(yè)網壇的普遍操作。運動員只需交納收入的8%-12%并無條件地代表國家參加聯(lián)合會杯等重大比賽,就可以享受教練自主、獎金自主、參賽自主的充分自由。可以根據(jù)需要組建自己的團隊,配備專門的經紀人、理療師、陪練等。這些費用主要靠運動員個人來承擔,而運動員對自己的參賽收入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權。當然,這些隊員仍舊是國家隊的一分子。她們的賽事計劃和最近動態(tài)必須定期上報國家隊。國家隊原則上只進行統(tǒng)籌和建議,沒有強制性要求。在這項舉措中,實現(xiàn)了舉國體制與“中國特色職業(yè)化”的融合。不過,從女網奧運會后一年的成績來看,這種“單飛”并非十全十美,最好成績是李娜在今年法網的16強。
后奧運時代中國體育如何破解難題
新的奧運周期照常開始。但與此同時,球場暴力、“年齡爭議”、“獎金風波”等賽場內外問題不時地引發(fā)人們的爭議。可見,中國體育的發(fā)展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而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則更多地要依賴于制度的完善。崔大林表示,要在新起點上賦予舉國體制更多的內涵。
下屆奧運會主辦地倫敦不久前迎來倒計時三周年,倫敦在學習北京舉辦奧運經驗的同時,也對奧運會后中國體育進行持續(xù)關注,8月4日倫敦當?shù)赝韴蟆秱惗厝恕肪唾|疑中國的國民體育運動的發(fā)展。報道稱,奧運會爭金牌,每個國家都是如此。作為東道主中國為了拿金牌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但是在奧運會之后,如果不把大眾體育放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去,還是為了拿金牌去辦體育就值得反思,畢竟金牌不是體育的全部。▲
環(huán)球時報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