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偉
[中圖分類號]G2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3-0173-01
會議是新聞媒體和新聞報道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新聞源,會議新聞在新聞宣傳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它是把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和最新精神,直接告訴群眾的有效方式,又是指導工作、動員群眾和開展各項活動的輿論工具,因此,會議新聞的創新對于寫好會議新聞至關重要。
關于會議新聞的創新問題。它涉及面廣,困難也比較多,但并不意味著無所作為。從新聞的角度講,創新會議新聞報道并不是不報道會議新聞,而是要遵循新聞規律,從新聞視角人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新聞信息人手,在會議中抓找亮點,提煉出既有社會意義,又有思想意義的新聞。通過創新會議報道的形式,使報道具有一定的新聞性和思想性,有較強的可讀性和感染力。真正把會議新聞中最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報道出來,而不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讓“沙子”掩蓋了“金子”。從現實講,廣大群眾渴望從會議新聞和領導活動新聞中獲知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而不喜歡那些套話和空話,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會議新聞報道需要進一步創新,變“官本位”為“民本位”,需要創新報道理念、創新報道內容和方式、創新報道手法、改變報道思維。
首先,創新會議新聞應從報道思想上著眼,從“受傳者”出發,全面考慮為什么要報道會議新聞,新聞作品的立意要出新。在新聞傳播活動中存在著雙主體既傳播者和受眾者。新聞受眾是新聞傳播活動中信息流動的目的地,也是傳播活動最初產生的動因之一。在新聞傳播中,要充分考慮到受眾的實際狀況和要求,受眾實際上決定了傳播活動的基本方向。新聞發展的客觀規律表明,受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決定性因素,在傳播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會議新聞的報道必須是為了受眾的需要。從新聞實踐來看,報道會議新聞報道的緣由有三種情況;“指令性的”、“請帖性的”、“主動性的”。可以這樣說,無論哪種情況,都是一次新聞資源的開發利用,都是記者獲取一條或多條新聞信息和新聞線索的重要源泉,但問題在于,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根本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好,其他問題也無法解決,也就是說,我們不管是上級要報的也好,行業要報的也好,自己要報的也好,報道所有這些會議新聞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這就是:會議報道要有新意,要滿足受眾的需要,而不是滿足上級和我們自己的需要。只要記者善于思考,從報道思想上著眼,全面考慮為什么要報道會議新聞,新聞作品的立意要出新,受眾還是會認可我們的新聞報道的。
其次,我們要從報道內容上著力,報“受眾者”之所需,全面考慮報道什么樣的會議新聞,新聞作品的內容要出色,會議是什么?簡單地說,會議就是人們發揮群體智慧,集體發布、交流、探討信息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人員聚集、信息密集、思想活躍、便于溝通的場所。如今社會,兩人成會,三人成議,有的人常常抱怨會議太多太濫,事實上,會議作為提供信息、交流看法、組織宣傳的重要手段,在哪里也不少。會議往往匯集了某個方面的行家里手,往往會有準備地研究某個方面的專題,這是一個相當豐富的新聞信息源。從這個意義上看,應該重視會議這一寶貴新聞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充分肯定報道會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會議也是記者獲取新聞信息和新聞線索的一個重要源泉,許多記者的新聞篇名就源于會議,歷年來,無論是“中國新聞獎”,還是“全國好新聞”的評比,都不乏會議新聞之佳作。問題在于,我們怎么樣來報道會議新聞的內容?也就是說,有了好的新聞立意,必須有好的新聞內容來支撐。一些記者報道會議新聞時往往存在“定向思維”,喜歡按照模式如法炮制,不善于創新。有的還振振有辭:“是領導要求這么寫,不這么寫審稿通不過。”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有時對一些重要而富有新意的會議和領導活動也需要這樣,但不是什么領導什么時候都這樣,其中不排除有的記者以此作為自己不努力、去創新的托詞。受眾的需求是會議重要的、實質性的內容會議新聞傳播的價值取向而言,我們可以發現許多會議新聞之所以被受眾抵制,是因為這些新聞注重渲染和交代的僅僅是開會的場面及其程序,而不是從受眾的角度報道他們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信息,會議能否成為新聞,關鍵在于會議內容有無新聞價值。
第三,我們要從報道形式上著手,為“受眾者”所想,全面考慮怎樣報道會議新聞,新聞作品的形式要出彩。有了好的立意,也有了好的內容,但表現形式俗套、程式化也是會議新聞使受眾望而生厭的一個重要原因。遍觀許多媒體的一些會議新聞,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是禮儀化的傾向,會議新聞過多渲染規模、出席者、排名順序等等,但隨著形勢的變化,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環境來看,我們媒體所處的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要求,黨的媒體指導思想必須與時俱進地適應新的媒介生態。尤其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新聞媒體已經面向市場,為數眾多的媒體依然刊播入量的禮儀化的會議報道,顯然是不利于開發并鞏固其受眾市場的,會議新聞禮儀化的模式必須徹底拋棄。采訪方式的創新、寫作格式的創新和語言文字的創新,也是會議新聞改革的重要舉措。跳出會議寫會議也是會議新聞改革的一條好捷徑。要將會議解決的問題抓在手上、待解決的問題放在心上,除報道會議外,還要有序追蹤。只有這樣才能把黨和群眾普遍關心的人事要事和熱點難點問題報道好、引導好,才不至于會議新聞跑調,不能因為會開完了,新聞便做完了。
我們只有遵循新聞傳播的自身客觀規律,把會議新聞的改革當作系統工程,切實轉換角色,“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使我們的會議新聞作品出新、山色、出彩,才能使會議新聞改革真正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