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輝
表現差的基金虧損超50%,今年收益冠軍中郵優選同期虧損依然超40‰
觸底反彈以來,上證指數大漲1100多點,漲幅逼近70%,就在股民扳著指頭計算自己的損失補回多少時,少數在6200點以上高位買基金的基民,卻已經悄悄實現贏利。這不是神話!實現贏利的兩只基金是華夏大盤精選和荷銀預算。
基金凈值超越6214點
“從6214點最高位開始算,基金到現在還能賺錢?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記者在北京復興路一家工商銀行網點隨機采訪基民時,幾位基民如此表示。
從2007年10月16日的6214點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點,再反彈到今年6月3日的2778點,指數依然跌了55%。絕大多數股票方向基金在這段時間里也經歷了慘重的跌幅,很多基金目前仍然虧損慘重。不過,這并不妨礙少數優秀基金的表現。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華夏大盤精選和荷銀預算的凈值,已經超越6214點高位時的表現,荷銀預算的收益達到4.27%,華夏大盤精選的收益率為3.58%。
除了這兩只基金,其他一些基金也已經離最高點很近。數據顯示,盛利配置僅僅虧損2.76%,華夏復興虧損6.63%,金鷹中小盤精選虧損7.39%,博時配置虧損7.60%。專家指出,這些投資能力比較強的基金,只要稍微給一點時間,它們的凈值重回6214點之上應該非常輕松。
跑贏的基金各有秘訣
這些基金為什么能取得不俗的業績?跑贏的基金顯然各有秘訣。
海通基金研究小組認為,荷銀預算、盛利配置屬于低風險品種,倉位一直較低,股票對于凈值的影響相對有限。金鷹小盤、博時平衡屬于混合型基金,博時平衡在市場下跌時,倉位較低,最低至30%,而在近期市場上漲的階段,倉位提升幅度較大,因此擇時能力對其業績有較大的貢獻。華夏復興屬于股票型基金,倉位整體變動幅度不大,維持在70%左右波動,其凈值的快速回升應該主要來自其優秀的選股能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華夏大盤精選。作為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它能取得3.58%的正收益尤其難得,無愧“第一牛基”的稱號。海通基金研究小組考查華夏大盤的倉位情況發現,在市場處于下跌時,該基金的股票倉位從80%下降到50%,主動減幅較大,而近期市場上漲時倉位升至60%左右的水平,表現出較強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此外從華夏大盤的重倉股來看,也階段性地抓住了市場投資的熱點板塊。
在2008年股基平均虧損超過50%,引起基金信任危機之時,這些基金用它過人的投資能力,向公眾宣布:可以放心把錢交給基金公司打理。
反差:今年冠軍還虧損40%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在指數大跌中全身而退。
不少基金盡管戰勝了指數,但虧損依然非常嚴重,與荷銀預算等基金形成鮮明的反差。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N6月3日,有5只基金的虧損依然超過50%,大摩基礎以58.72%的虧損排名倒數第一,紅利ETF以虧損55.94%排名倒數第二,東方龍以虧損52 30%排倒數第三。另外,50ETF虧損51.00%,華富成長虧損50.06%。
統計數據還顯示,從6214點到2778點,有58只基金的虧損超過40%,其中就包括今年的收益冠軍中郵優選。中郵優選今年以來截至6月3日以67.42%的收益率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遺憾的是,其業績從6214點高位開始計算,依然虧損40.11%,不但難以與華夏大盤精選、荷銀預算等基金相比,連中等水平也到不了。難怪有業內人士評論說:“中郵優選這類快漲快跌的基金只適合牛市短炒,而不適合長期持有”。
中郵優選的反差,也許正說明了這么一個道理:基金投資是一項長跑運動,只有笑到最后,才算笑得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