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玫
閱讀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在每年的高考試卷中占40分,分值很大,且難度在逐年增加。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文章題材更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內容豐富,體現了語言的運用性與廣泛性,更具有較強的社會性和文化性,涉及日常生活、古代傳說、人物、社會、文化、史地、科技、環(huán)保、政治和經濟等話題。文章體裁包括敘事類、新聞類、人物傳記類、說明論辯類。
2.語篇結構繼續(xù)復雜,包括長句、倒裝句、復合句和意思晦澀句,有效信息深藏不露,題干選項設計更為巧妙靈活。
3.閱讀總詞匯量逐年增加。2008年高考試題閱讀總詞數超過2000個,生詞率有所上升。
要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力,需要具備以下五方面的能力:
一、增加詞匯量,打好基礎
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除教材內容外,課外閱讀量應達到20萬左右,高三學生至少要完成30萬詞的閱讀輸入。2008年考試說明提供了2300多個詞,不包括派生詞、合成詞和轉化詞。《英語課程標準》中提供了約3500個詞,從初中到高中我們所學的所有單詞加上相應的短語加起來才3000多,所以學生應加大閱讀,在閱讀中擴大詞匯量,學會判斷詞義,用下定義、構詞法等知識識別詞義。注意對身邊經常接觸的知識進行積累,留心身邊的雜志、報刊、說明書、廣告等上面常常出現的新信息與新詞匯,并及時做記錄。平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詞匯本,將閱讀時遇上的詞匯和積累的詞匯按字母順序進行“收藏”,一周檢查一次他們的“收藏量”。在英語輔導課上,隨時抽查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做到有布置、有檢查。事實證明,這是具有可行性和實效性的。
二、突破難句,強化詞法
掌握了生詞即一定的詞匯量,對學生進行閱讀來說只是邁出了最基本的第一步,但對于組成文章的句子,仍然是最需要引起注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英語語法也還是比較重要的,基本概念要清楚,需要做必要的練習。有的學生往往覺得做閱讀理解題困難,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把文章句子的結構和層次關系理順,無法進行正確的邏輯思維,這就影響了閱讀的準確性,即閱讀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對復雜的句子結構進行分析(掌握五種基本句型為重中之重),這樣進行句法強化訓練,也就把難句化整為零了;學生準確理解難句之后,又把難句放回原文中去結合語境整體把握,又變難為易了。這就要求學生將讀、背、寫結合從而達到解剖難句、長句的目的,做到正確理解、準確地把握句子的信息,以及段落或全文的信息。
三、培養(yǎng)閱讀方法,形成閱讀技巧
1.了解文章大意
看到一篇文章,不要急于讀正文,應先看標題,吃透題目并根據插圖、表格去捕捉文章信息,再閱讀正文,應瀏覽文章,不要逐詞逐句地去讀。這樣,學生便可輕快地讀完全文,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2.學會猜測詞義
要教給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的方法,這是提高閱讀速度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閱讀時,有時會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有時即使是認識的單詞,但有新的意思,這就要求訓練學生有意識地聯系上下文來猜測詞義的能力,即從已知推出未知。利用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構詞法等方法去猜測詞義,甚至在通篇的基礎上猜測并發(fā)現詞義。
3.抓關鍵詞
一般來說,一個句子有一個或幾個決定整段或整句內容的關鍵詞或短語。因此在閱讀時,要注意文中的暗示,努力找出關鍵詞,切忌平均注意力。如果是故事性文章,則時間、地點、人物就是關鍵詞,抓住了關鍵詞,就抓住了故事的線索,進而可以理解全文。
4.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平時要訓練泛讀習慣。課文和課后的附加閱讀練習就是最好的素材,要求理解、掌握其主要的內容即可。同時,要求學生訂閱《學英語》、《二十一世紀報》等刊物,選用這些刊物上的文章進行階段性的訓練。因為閱讀速度及理解能力提高的關鍵在于多讀,所以應加強泛讀習慣的培養(yǎng)。只有博覽群書,才能熟能生巧,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5.閱讀理解訓練要計時
為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必須限定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閱讀。閱讀初期放慢速度,但隨之要不斷調整、提高閱讀的速度。可由30詞/分鐘的速度練起,逐步提高到60詞/分鐘(或高于60詞/分鐘),同時理解正確率達到70%,這就要求閱讀必須在一定的英語基礎上完成。要養(yǎng)成計時閱讀的習慣,每次進行10-20分鐘即可,不宜過長。否則容易疲勞,精力分散,反而乏味。計時練習要長期堅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正確選擇讀物,豐富文化背景及社會生活知識
要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能力,必須進行廣泛的閱讀。在選擇讀物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難易適度
根據個人的英語水平選擇難易讀物,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這樣閱讀可以使讀者產生成就感,進一步激發(fā)閱讀者的欲望。閱讀初期可選擇生詞率在2%的讀物,隨著能力的提高,選擇生詞在3%的讀物進行閱讀。
2.選材要廣泛
英語閱讀讀物的體裁避免單一化,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等。選材應多樣化,既選擇小說、寓言,也選擇人文、史地知識的讀物;既選擇科普、小品,也選擇新聞時事、政治性文章。通過廣泛閱讀,能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既培養(yǎng)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也能提高英語閱讀的理解能力。
五、糾正不良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不良的閱讀習慣因人而異,它對學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大大妨礙了閱讀的效率,應引起重視。因此,我們要想提高閱讀水平,首先要糾正不良習慣。
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往往讀完一個句子或段落后,回過頭去重復閱讀,以致養(yǎng)成了復視的習慣。改變這種不良習慣的辦法就是讓學生閱讀大量的難度適宜的讀物,這就不會因遇到生詞或不懂的短語、句子或段落而回過頭來再看。不少同學還存在著其它的不良習慣,如嘴唇蠕動或低聲閱讀。默讀可以快于說話速度的4倍,嘴唇不斷運動或竊竊私語,會大大降低閱讀速度,同時影響單位時間內信息量的有效獲取。另外,注意力不集中,常產生視而不見的現象。有的學生用尺子比著,或用指頭指著,一行一行地向下移;有的學生一面閱讀一面玩弄鋼筆、尺子、鑰匙等物,不時地發(fā)出響聲;有的學生愛抖動雙腿;有的學生過多地進行語法分析;有的學生常常停下來查詞典等等,這些不良習慣直接影響學生思路,降低閱讀速度,因此應及時糾正。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漸進的、復雜的過程,除了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外,還要養(yǎng)成每天閱讀英語的習慣,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廣泛涉獵,開闊視野,精泛結合,在潛移默化中穩(wěn)步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閱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