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揚
在人類社會早期生活水平極低的情況下,一切都是選擇取之最易、用之最便、建之最簡的,人們用嗓音、身體的運動、物體的拍擊、踏步跳躍、舞蹈來表現自身感受,是人類最早的非物質化精神生產。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我們進入了高科技時代,忽略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優勝劣汰的競爭,物欲橫流的污染,使人類的精神常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各種心理因素疾患日益增加。
科學家通過科學研究證實:音樂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奇妙的功能。美國一位醫學家曾統計了35名美國已故著名音樂指揮的年齡,他們的平均壽命為73.4歲,高于美國男子的平均壽命5年。據德、意等國家的調查,經常聽音樂的人比不聽音樂的人壽命通常要長5-10年。
然而不是所有的音樂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國外有位心理學家曾對3個不同的交響樂隊的208名隊員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以演奏古典樂曲為主的樂隊成員,心情大都平穩愉快;以演奏現代樂曲或以演奏現代樂曲為主的成員,70%以上的人患有神經過敏癥,60%以上的人急躁,22%以上的人情緒消沉,還有些人經常失眠、頭痛、耳痛和腹瀉。
還有人對一些音樂愛好者作過調查,發現在經常欣賞古典音樂的家庭里,人與人的關系相處得和睦;經常欣賞浪漫派音樂的人,性格開朗、思想活躍;而熱衷于嘈雜的現代派音樂的家庭里,成員之間經常爭吵不休。據說長期聽這種音樂,會使神經系統受到強烈刺激,破壞了心臟和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
1972年,波蘭政府根據幾位病理學家和音樂學家的建議,設立了第一個“音樂治療研究所”,頗見奇效。不久,英、美、日等國有醫院也隨之采用了音樂治療的方法。比如,每日飯后聽3次音樂,能治療神經性胃炎;給患高血壓病者聽抒情音樂,可降低血壓;給受了驚嚇的人聽柔和輕松的樂曲,可以使病人安靜下來,從而恢復正常。
人體為什么會在特定的音樂環境中產生反應?醫學界研究人士認為,這與人體細胞本身的節奏有密切的關系。當人體細胞的震動與外部節奏協調時,人就有舒暢的感覺。音樂能引起呼吸血壓、心臟跳動以及血液流量的變化。有一些類型的音樂還能刺激身體釋放一種內啡呔天然鴉片制劑,可達到松弛身心和紓緩疼痛的效果。雖然各個研究使用不同的音樂,但其音樂都有一個共同點:音樂節拍都略等于人類心跳的速率,這時的音樂才適合促進睡眠,節奏太快使人緊張,太慢又產生懸疑感。醫學實驗證明,有的音樂類型會加強腦部血液循環,使全身血液流通順暢;有的相反,會降低血液循環速度,緩和外界的刺激,適合睡眠。例如在餐廳吃飯,柔和的音樂可使客人的食欲及消化順利,充分享受用餐的滿足和愉悅,但是旋律快速的舞曲或節奏強烈的進行曲,則會使用餐的心情緊張,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
根據中醫的學說,中國五音(宮、商、角、徵、羽)的特性,正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不謀而合之處。如宮音雄偉、寬宏,具“土”之特性,可入五臟中的“脾”;商音清凈、肅穆,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屬“木”,可入“肝”;徵音屬“火”,可入“心”;羽音屬“水”可入“腎”。五音與五臟經由“五行”發生作用。如心火旺盛的“火”型人宜選取潺潺流水的“水”樂來減少浮躁的情緒;性格舒緩的“水”型人宜聽激情洋溢、熱烈的“火”樂來增強腎的功能;處世優柔寡斷的“木”型人,最好聆聽鏗鏘有力的“金”樂以激勵自己奮發努力。
音樂產生的振動與體內器官產生共振時會使人體分泌一種生理活性物質,調節血流和神經運轉,特有音樂節奏與旋律能激活腦神經。十九世紀初期,音樂已經被用來促進病人的睡眠。醫師指出,失眠患者聆聽適合的音樂,確實可減少安眠藥及鎮定劑的使用。音樂節奏影響人體的荷爾蒙;相對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新腎上腺素有明顯增加。該激素在新的醫學研究證實和睡眠的發生及夜間醒來次數有關。
醫學家主張通過欣賞音樂調節心境。抑郁時,聽支歡樂的曲子;激動時,聽支柔情、舒緩的曲子;煩悶時,聽支優雅的古典樂曲;身體筋疲力盡時,聽到旋律柔和優美的音樂,可使人得之輕松、疲勞頓消。總之,音樂能調節人的情緒,從而起到良好的養生保健作用。
對中老年人來說,旋律優美的音律還能推遲大腦的衰老,換回失去的記憶。因此,培養對音樂的愛好,常聽能使自己心情愉快的音樂,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生活內容,給予了美的享受,而且能增進他們的健康,有利于消除孤僻情緒和理智障礙,加強他們對人生意識的認識和信心。
如,治療失眠:選用無歌詞器樂作品,獨奏或重奏作品,各式《搖籃曲》、《仲夏夜之夢》、《小夜曲》等;治療疲乏:弦樂合奏或重奏類作品,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等;治療憂郁:《喜洋洋》、《步步高》、《藍色的多瑙河》、《一枝玫瑰花》、《歡樂的天山》等;治療神經衰弱:《二泉印月》、《旱天雷》、《彩云追月》等;治療煩躁不安:《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塞上曲》等;治療高血壓:《平湖秋月》、《江南好》、《姑蘇行》等;治療胃腸功能紊亂:《歡樂舞曲》、《花好月圓》、《圖畫展覽會》、《嬉游曲》等;增強信心:《降E大調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湯豪舍序曲》、《命運交響曲》、《第九合唱交響曲》等。
音樂是最理想、最恰當的精神食糧。美妙的旋律使人心情舒暢,陶冶人的情操,撫慰人的靈魂,使人們不由自主地忘記疲勞與煩惱,使人精神放松,心情愉快,令人體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體力得到適當的調整。同時,音樂還能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引起您和朋友情感上的共鳴,達到心靈默契。通過這種方法來調節自身,領悟音樂中的靈魂,自然會更快樂、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