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珊
癲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神經系統慢性發作性疾病,絕大多數病人需要長期服藥治療。戰勝癲癇必須依靠醫生、病人與家屬的密切配合,尤其是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對癲癇治療成敗至關重要。
提高認識樹立信心目前社會上存在對癲癇的誤解和對癲癇病人的歧視,加之癲癇反復發作給病人造成的巨大痛苦,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導致不少癲癇病人失去信心而放棄治療。實踐證明,癲癇病人如能接受規范合理的抗癲癇藥物治療,70%~80%是可以控制乃至治愈的。所以癲癇病人應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爭取戰勝疾病。
嚴遵醫囑規范治療目前我國多數癲癇病人,尤其是農村癲癇病人,發病后往往得不到及時診斷與合理治療,致使不少人發展成為難治性癲癇。懷疑癲癇時,應到醫院神經科或正規的癲癇專科醫院診治,不要聽信廣告中“專治癲癇”、“祖傳秘方”的宣傳,盲目就醫。不遵醫囑而四處求醫、頻繁換藥、間斷服藥等,是癲癇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
避免誘發因素以防癲癇復發臨床上發現不少癲癇病人用藥物控制后,忽視癲癇誘發因素而再次發作,導致前功盡棄。所以,癲癇病人要努力避免誘發因素,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禁止飲酒,不暴飲暴食;保持樂觀的情緒,避免憂愁和急躁;預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外出要攜帶足量的抗癲癇藥物;有些藥物如美解眠、戊四氮、米帕明等可誘發癲癇發作,應禁止服用。
注意安全嚴防意外癲癇發作的時間和地點不可預測,意外損傷是導致癲癇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應避免高空作業、江河海中游泳和駕駛汽車、摩托等活動。臥室中應選擇寬且低的床,在地板上放置軟地毯;客廳中避免使用開放的火爐,放置軟且容易清洗的地毯;在窗戶和門上安置安全玻璃;不要單獨一人洗澡,應有人陪同,淋浴相對安全,但水不能太熱;做飯時使用微波爐;等。
教育與就業癲癇病人與健康人一樣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尤其是兒童癲癇病人,應該接受我國規定的義務教育。對那些伴有精神運動發育遲緩的患兒,在給予綜合評估后可接受特殊教育。癲癇已被完全控制的患者,其就業不應受歧視。但癲癇發作尚未完全控制的患者,有些職業是禁止的,如飛機和機動車駕駛員、軍人、警察、潛水員、消防員、船員、外科醫生、護士和助產士、監獄工作人員等。
溫馨提示:特殊群體癲癇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青春期青春期癲癇病人誘發發作的危險因素明顯增多,如飲酒、睡眠不足、服用興奮劑等,應盡量避免這些誘發因素。
老年人老年人的智力、記憶力下降,經常忘記服藥或服錯藥。因此應有人照顧。
育齡婦女育齡婦女涉及月經、避孕、生育、哺乳等問題,應及時向癲癇專科醫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