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避免鞭撻政府 專家否認完全失敗
●本報駐韓國、日本特約記者 詹德斌 謝德良●本報特約記者 王軼峰 陳一 ●闞志森
韓國26日承認此前一天發射的首顆人造衛星可能墜入大氣層燒毀,已經停止對它的追蹤定位。美國《紐約時報》說,韓國墜入失望之中。像它立志追趕的那些太空大國一樣,韓國體驗到了太空之路的艱辛,在剛起步時就體驗到驕傲與痛苦之間的瞬息萬變。日本、中國互聯網上出現大量嘲笑韓國的帖子,重現東亞三國中一國出丑,另外兩國民間喝倒彩的場景。韓國主流媒體沒有因這次失敗鞭撻政府,很多26日刊出的報道仍使用了本次發射“一半成功”的說法,愛國主義并沒有隨衛星一起墜落。從歡呼發射成功,到焦慮“部分失敗”,再到正視衛星可能墜落的現實,韓國人經歷了相當難熬的戲劇性的十幾個小時。韓國政府和媒體在世界媒體的眾目睽睽之下,做得盡量有尊嚴。
衛星碎片墜在澳大利亞
美國《商業周刊》說:“8月25日是令韓國人失望的一天。韓國人期待已久的衛星發射終于登場,最初的發射情況正常,看起來完美無缺,可是很快就傳來壞消息: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p>
韓國媒體25日晚對衛星發生問題的具體描述是:“火箭發射后,本應在離地9分鐘后的306公里高空分離科學技術衛星2號,但卻在340公里高空分離?!辈贿^,韓國官方25日認為火箭發射取得“部分成功”,韓國科學家們仍然希望衛星能在升空12小時后向地面傳回信號。韓國的態度讓國際媒體的報道都變得謹慎。美國《華爾街日報》說,“這次發射給韓國是否成功成為第十個在本土發射衛星的國家留下了懸念”。
懸念很快在26日凌晨解開,韓國科學技術院人造衛星研究中心從26日凌晨4時25分開始,用17分鐘的時間試圖同“科學技術衛星2號”進行通信,但一直沒有成功。韓國有關方面暫時認為衛星在大氣層燒毀,于是決定停止追蹤衛星位置。韓聯社報道說,隨著與衛星的聯系失敗,人們開始擔心該衛星可能已經成為“宇宙的迷路者”或者“宇宙垃圾”。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26日在記者會上推測說,衛星以每秒6.2公里的速度回落,這低于進入軌道所需的每秒8公里的速度,因此沒能進入公轉軌道,并在墜落地球時在大氣層燒毀。
稍后,澳大利亞駐韓國使館聲稱,可能墜落在澳大利亞的韓國衛星部分殘片,已經在澳北部城市達爾文的郊外發現,韓國政府及航空宇宙研究院目前正在對墜落物體進行確認工作。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第二次官金重賢26日上午舉行記者會稱:“調查結果顯示,羅老號發射過程中,一級、二級推進器分離、衛星分離都成功進行,但衛星整流罩分離出現問題,導致衛星未能進入目標軌道?!?/p>
在記者會上,有記者追問:“昨天說是部分成功,今天應該怎么看這個問題?”金重賢回避了發射失敗的說法,而是說,火箭第一節和第二節都成功分離了,“可以說火箭本身的功能和系統都是成功的”。
26日下午,韓國有網站刊登了幾位著名的航空宇宙工學教授的觀點,認為韓國現在都在爭論火箭“是不是一半成功”是毫無意義的,也是可笑的。該文認為,發射“應該視為幾乎完美成功”,只有2%不足,“只有整流罩一邊未脫落,就這么一點點失誤”。文章還說:“首次發射就取得如此成功,歷史上是沒有的,如果此次送入軌道成功,將創造世界新紀錄而令人自豪。”
兩派激烈爭吵
部分韓國媒體贊同政府的觀點。韓國《朝鮮日報》26日社論的標題是“韓首發運載火箭一半成功”。該社論說,雖然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但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所以可以說是“一半成功、一半失敗”?!叭澜缡状伟l射運載火箭的成功率僅為27%”,“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日本等太空強國都經歷過這種失敗”;“羅老號的一半失敗讓我們再次體會到太空開發之路多么遙遠、多么崎嶇”,“如果能將失敗視為跳板,以明天的成功為目標發生飛躍,
(上接第一版) 就可以說已經超越失敗,為成功奠定了基礎”。
韓國《中央日報》26日的評論基調類似。這篇題為《可惜的羅老號之夢,失敗也是寶貴的財產》的文章說:“對于昨日全程關注羅老號直沖云霄那一場面的韓國人民來說,突然傳來發射部分失敗的消息無疑讓人失望無比。大家也再一次體驗到向著太空之路的艱辛?!钡n國明年5月還要再發射衛星,“昨日的絕望是為迎接下次的成功做準備的”。該評論同樣提到太空強國首次發射運載火箭的成功率只有27%的數據。
但這些觀點在網上沒有得到認同,有網民在留言中情緒激烈地反駁說,27%的成功率用的是50年前的技術,現在是什么時代了!“衛星都不知道發射到哪兒去了,媒體還嚷著一半成功,哪有這么自我安慰的!”
韓國edaily網站說:“科技界冷靜地稱這次是一半成功,但是這一半成功應該都在俄羅斯那邊?!绷硪患揖W站26日在題為《“羅老號”衛星墜毀是因為李明博?》的文章中說,“羅老號”是李明博政府重點推進的項目之一,發射失敗給李明博政府帶來了很大壓力。文章還說,在對待“羅老號”發射失敗上,韓國媒體像報道政治事件或者朝韓關系一樣,分成保守和進步兩派。保守派媒體安慰說,美國首次發射也是以失敗告終;進步媒體則聲稱“發射失敗韓國的責任更大”。
《韓國日報》26日頭條文章的標題是“??!羅老號奔向‘未實現的夢想”。文章稱,羅老號失敗使韓國能否加入宇宙俱樂部的未來越來越迷茫。韓國《世界日報》則感嘆說,韓國離宇宙強國還遠得很。但韓國《中央日報》的評論認為,“雄赳赳氣昂昂沖破大氣層的羅老號搭載的衛星最終沒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但我并不認為這是失望的結果?!薄绊n國的宇宙開發始于1992年最初的國產衛星‘我們的星1號的發射。短短18年時間內,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應該獲得掌聲?!?/p>
韓國的失望來得太快
韓國對此次火箭發射賦予太多意義。韓國《東亞日報》26日的社論稱:“羅老號發射成功將帶來最多2.34萬億韓元的經濟及產業波及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讓國民感到自豪,同時還提高了國家品牌?!覀兪亲约喊l射人造衛星的國家這一國民的自尊心將成為我國進入先進國行列的重要動力?!鄙缯撨€以中國為例說,“中國載人宇宙飛船——神舟號發射成功引發的提升國家品牌效應,相當于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帶來的國家品牌上升效應”。
在如此期待之下,才有了后來的狂喜和失落。韓國記者協會網站報道說,在報道“羅老號”發射過程中,韓國媒體用盡了愛國主義詞匯,如“大踏步邁向10大宇宙強國”、“萬歲萬歲!羅老號艱難曲折終于成功”、“打開了世界10大宇宙強國之門”等?!傲_老號”升空的瞬間,韓國還有學者激動地表示:“這是改變人們世界觀的劃時代事件。韓國從此挺進與美國和俄羅斯等大國的未來技術競爭行列,意義重大。”
但僅過了一個小時,興奮就變涼了,“持續很短的成功喜悅”、“國民深感遺憾”等詞匯開始登場。在野的民主勞動黨發言人26日表示:“失望的心情難以掩飾”?!傲_老號”發射失敗還影響到航天題材股。26日,韓國股市的多只“羅老號”受益股跌停?!俄n民族新聞》報道說,官方26日宣布衛星可能燒毀后,韓國科學技術院人造衛星研究中心陷入一片沉默。
見慣了衛星發射的美歐媒體對發射是否失敗本身評論不多,卻比較關注韓國與朝鮮發射衛星的競爭。英國《每日電訊報》認為,韓國發射衛星的舉動可能加劇同朝鮮的緊張關系,因為朝鮮已經表示,它將“密切關注”美國及其盟國是否批評韓國的發射活動。報道說,此次發射是在朝鮮利用自己的火箭發射大浦洞導彈4個月后,而朝鮮的那次發射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
日本《朝日新聞》26日的評論認為,因為發射失敗,韓國想借此成為世界上第10個在本土發射衛星的國家的夢想破滅。《朝日新聞》還憂慮地說,雖然發射失敗,但卻成為朝鮮就此牽制國際社會的把柄——朝鮮外交部表示,作為六方會談參加國的韓國發射火箭、衛星(是不合適的),朝方將關注事態發展,有可能向安理會提交相關抗議。
在日本,還有大量幸災樂禍的留言出現在網上。有網民嘲笑說:“朝鮮半島高度緊張,幾個月前,朝鮮的火箭跳入大海。這次,韓國再次驗證了自主研發火箭能夠跳入大海的能力。”還有網民諷刺說:“其實韓國人不是為了發射衛星,只是天上的鳥、海里的魚,得罪了韓國人,他們找個借口,這樣一舉兩得?!?/p>
在中國,也有部分網民嘲笑韓國。有網民的留言稱,是地球忽然改變航向,才把韓國衛星撞到了。但有中國網民批評嘲笑韓國者太狹隘,并說“科技是全人類的財富!空間實驗的每次失敗都是進步的階梯!”還有中國網民留言鼓勵說:“韓國如果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還是會成功的。探測太空、和平利用太空是人類的共同事業。”▲
環球時報20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