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附加條件多達28條 網民對中澳關系不樂觀
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陳小丫 本報記者 魏 萊
經過對環境的嚴格評估,澳大利亞政府26日批準了向中國輸送價值約500億澳元的天然氣合同。不過,該交易附加了多達28項的近乎苛刻的環境條件。中國WTO常務理事何偉文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眾多環境條件這一做法無可厚非,澳政府部門批準這一項目,恰恰說明了中國的海外能源項目能夠達到國際標準。不過,澳政府通過了這一交易,并不表明中澳關系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交易獲澳環境部長批準
據澳大利亞聯合新聞社26日報道,澳大利亞環境部長彼得·加勒特當天上午批準了高更氣田建設項目。報道表示,在對高更氣田建設項目進行了嚴格的環境評估,并得到該項目主要建設者雪佛龍公司對環境保護的承諾后,澳大利亞環境部長加勒特對該項目提出了28個附加條件,并批準了位于澳大利亞西海岸的高更液化氣田建設項目。
高更氣田項目由雪佛龍、埃克森-美孚及殼牌公司一起開發,耗資500億澳元。項目建成后,將出產價值3000億澳元的天然氣。根據中石油與埃克森美孚簽訂的協議,在未來的20年中,該氣田將向中石油提供價值500億澳元的225萬噸液化天然氣。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此前表示,中澳簽訂的高更建設項目將為西澳大利亞州及聯邦政府帶來每年400億澳元的財政收入,這些收入可用于修建道路、學校和醫院,并且提供 6000份工作崗位。
環保評估近乎苛刻
由于高更氣田的建設項目涉及到附近的澳大利亞國家一級自然保護區巴羅島,因此引起澳民眾對島上的稀有物種和當地環境保護的擔憂。一個星期前,澳大利亞西北海岸一個石油鉆井平臺發生大規模原油泄漏事件,至今未得到完全控制。因此,已有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內的綠色組織對高更氣田項目可能對周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出質疑。
對于民眾的質疑,澳環境部長加勒特表示,為了保護巴羅島自然保護區,除了28個附加的環境保護條件外,還會有20個環境管理計劃同時進行。“我要確保對環境有重要影響的事宜都被考慮在內,并附加相關條件使其不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澳大利亞反對黨也對該項目獲得通過表示歡迎,反對黨氣候變化、環境和水事務發言人格雷格·亨特表示,對該項目的環境條件非常嚴格十分滿意。
雪佛龍澳大利亞業務總經理羅伊在項目獲批后發表聲明說:“高更項目是澳迄今為止最大的能源項目,將為澳大利亞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僅在建設期間就將直接及間接創造1萬份就業機會。” 同時,該公司預測該項目將為澳大利亞帶來640億澳元的GDP增長。
中澳關系進展仍待評估
然而,《環球時報》記者卻了解到,在《澳大利亞人報》網站上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認為該項目中國受益多于澳大利亞的網民高達56%,僅有34%的網民認為澳大利亞受益多于中國,另外有10%的網民認為兩國都沒有受益,這部分反映了目前澳民眾對中澳關系的悲觀評估。
何偉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澳之間的這筆能源大單反映了澳大利亞方面的出口需要,嚴格的環保標準說明中國在涉及氣候變化與碳排放方面沒有留下“尾巴”。另一方面,最近澳大利亞反華的聲音和支持與中國開展能源貿易的聲音一樣鮮明。中國不應當因為與澳大利亞有了這個能源交易,就認為與中澳之間的關系得到了實質性的突破。▲
環球時報20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