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燕 姜寶良
摘要以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為依據,檢索了近十年來所發表的有關教師(專家)選書制研究的文章,進行分析、研究和評價,并結合山東大學圖書館幾年來專家選書制實施情況,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教師(專家)選書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師生的文獻需求,而如何更好地滿足教學科研的文獻需求,則是采訪人員永恒的課題。本文以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為依據,檢索了近十年來所發表的有關教師(專家)選書制研究的文章,進行分析、研究和評價。
綜觀所發表論文情況,可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大家普遍認為今天的圖書館不僅要收藏傳統的印刷型文獻,還要大量采集各種網絡信息資源,如電子書刊、數據庫等各種虛擬館藏。圖書館員面對學科的分化發展,很難全面了解和掌握所有學科的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各學科專業教師的參與、支持和配合來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質量,形成特色。第二,教師選書制體現了讀者的需要,教師是教學、科研的主體,是圖書館主要服務對象之一,由于他們了解本學科專業師生的現實文獻需求與潛在的文獻需求,能更好地把握專業文獻的內容、深度與學術性,更好地保證重點學科文獻收藏的準確、系統完整。第三,對教師選書方式及其利弊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指出不能依賴和拘泥于教師選書方式,圖書館還應培養自己的“選書專家”,建立學科采訪館員制度。
1關于教師(專家)選書方式的研究
當前的采訪工作中,“書”的概念融入了更多的內容,既包括傳統的紙質文獻也包括各種網絡資源、電子資源等各種載體形式的文獻資源。選書方式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1.1傳統的選書方式
圖書館負責收集相關專業書目,根據各學科專業的經費分配情況,選訂種冊數,將目錄送給有關教師圈選,所選之書標有優先順序,這樣便于圖書館根據經費情況進行取舍。
1.2網上選書
教師通過書商開發的軟件平臺,直接在網上或通過E-mail向圖書館薦購。如山東大學圖書館把書商開發的專家薦購軟件平臺放在圖書館主頁上,教師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只要上網就可以圈選自己需要的書籍,推薦外文書則可使用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開發的PSOP系統。
1.3現貨采訪
由圖書館組織各院系教師到當地新華書店現采,或參加由書商組織的現采活動,如國內書市、書展等,此種方式效果最好。山東大學圖書館每年組織專家參加2—4次現采,提高專業圖書的入藏質量,補充專業缺藏,使專業書的入藏更系統、更完整。
1.4教師自購
在征得圖書館同意后可自行購置。如有的教師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或到國外訪學等選購的圖書。
1.5專家選書卡
由于薦書專家一般都是院系學術骨干,教學和科研任務繁重,很難在統一的時間內完成選書工作。因此山東大學圖書館與當地新華書店合作,為被選定的薦書教師配發一張專用卡,他們可持卡隨時到新華書店選書,并將所選之書通知圖書館,書店負責將所選之書送至圖書館。
2關于教師(專家)選書利弊的分析
許多論文對教師選書的利弊作了詳細、透徹的分析和論述,總結、歸納如下:
2.1教師(專家)選書的優點
其一,教師與學生是高校圖書館服務的主體,教師都是某一學科的帶頭人、骨干,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造詣。對本學科的教學、科研及發展有全面深入的研究,了解師生文獻需求,因此選書更具針對性,可確保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專業特色,更好地滿足師生對專業文獻的需求。
其二,對建立有專業特色的圖書館藏書體系,具有現實意義,教師所選文獻可以作為圖書館核心文獻納入館藏,能保證重點學科文獻資源建設的準確性、系統性和完整性。
其三,教師對所從事本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比較熟悉,對同行的著述研究課題、科研領域進展、前沿等了如指掌。因此在同類圖書的選擇上更具有權威性,特別是在現采過程中,能很快選到師生所需書籍,節省選書時間。
其四,教師選書具有雙向交流溝通作用。采訪人員通過選書時與專家的交流、溝通,一方面為采訪人員提供了向專家學習與交流的機會,更好地了解學科專業設置情況及讀者需求,提高采訪人員對讀者所需專業圖書的判斷力,提高選書準確率,保證館藏建設的質量;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了解圖書館館藏發展政策、藏書結構、經費情況等,從而提高圖書館的影響力。
其五,彌補采訪人員專業知識的缺陷,減少購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因為采訪人員對很專業的領域并不一定了解,對高、精、尖學科文獻的選擇難以把握,選不好造成壓架,浪費經費,由教師參與選書則可解決此問題,可以說是把錢花到刀刃上。既加強了館藏資源的特色化建設又節省了圖書經費。
2.2教師(專家)選書缺點
其一,由于參與選書的教師對本學科專業熟悉,對一些相關學科、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發展并不一定關注,因此,雖然所選書的專業性、學術性較強,但也有局限性,易縮小收藏范圍。
其二,因為圖書館不可能讓所有學科專業的教師參與選書,且教師選書還要受時間、地點和有關責任人、選書人員更換等條件制約,故對館藏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產生不利影響。
其三,因為教師的編制歸各院系,非圖書館在編人員,為圖書館選書是一項額外工作,屬于奉獻性質。再加上他們對圖書館的館藏發展政策、館藏建設、館藏結構、經費分配原則等不甚了解,在工作中缺乏責任感,不能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圖書館。或只選自己需要的專業書籍,不考慮整個學科的發展需要等,導致專業藏書分布不平衡,使藏書質量下降。
其四,教師選書有可能專深有余,只適應科研,而不適合學生參考使用。
其五,不利于圖書館采訪人員的培養和成長,過分依賴教師選書就是會使圖書館采訪人員失去責任心和進取心,產生依賴感,抑制了采訪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圖書館采訪人員整體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3關于教師(專家)選書與圖書館選書的分工與協調
教師(專家)選書與圖書館員選書是保證全校文獻資源建設質量的兩個重要環節,這也是許多文章著墨最多的問題。其中有的文章還介紹了美國幾所大學的聯合調查和定量分析,得出采訪館員所選書的使用效益高于教師所選書,通過事實數據證明采訪館員選書應占主導地位。而且大多數文章認為教師選書是采訪人員選書的有利補充,但也呼吁圖書館應培養造就自己的“選書專家”。在國內圖書館界最早提出“選書專家”思想的是我國圖書館界知名學者、前北大圖書館館長莊守經先生,這一觀念的提出對圖書館采訪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采訪人員成為既具備專業知識背景,又具有圖書館專業知識和一定外語水平的復合型人才。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所實行的學科采訪館員制就是這一思想觀念的體現。多年來圖書館引進儲備了各
種學科的專業人才,為學科采訪館員的選聘創造了條件,奠定了人才基礎,而且學科采訪館員與教師合作有助于使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工作和學校的教學科研信息需求之間,進行更好的互動交流,也是專業化館藏建設的需要,特別是滿足和保障重點學科文獻需求的需要。但是,學科館員畢竟只具備專業基礎知識,對一些非常專業的文獻還需請教有關專家,以免造成誤訂。
通過對研究現狀的論述,筆者認為教師選書還應注意以下一些細節問題:
(1)應根據圖書館規模及藏書發展政策來制定教師選書實施方案,并出臺優惠政策和具體措施來鼓勵教師參與選書工作。
(2)根據學校的學科建設和館藏特色化建設需要和經費情況,來確定教師選書的學科及所占的比例和額度,而且這些工作需由圖書館采訪人員完成。
(3)具體實施教師選書時應明確館藏建設要求:經費控制數額、可選種冊數等指標,以及時間要求等。提醒教師關注學生的文獻需求,教學科研兼顧。
(4)山東大學圖書館實行的是圖書館采訪人員選書與教師選書結合,前者為主,后者為輔,兩者職責明確、緊密配合,并嚴格、認真地執行所制定的教師選書的有關規章。
4應深化研究的問題
4.1教師選書制度的建設
制度建設是開展好工作的保證。山東大學圖書館制定了《山東大學文獻采購專家選訂暫行辦法》,以學校文件形式下發。以此來規范專家選書行為和避免選書過程出現弊端。選書專家由各院系推薦,圖書館負責全校專家庫的組建。各單位的選書專家在數量上不作硬性規定,但要求其知識構成能涵蓋本單位全部學科及科研方向為原則,同時專家應保持相對穩定。
4.2人才培養
近年圖書館引進了不少非圖書館學專業的畢業生,其中不少人考取了圖書館學專業研究生,或通過參加各種業務培訓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這些都為圖書館設立學科采訪館員奠定了人才基礎。但許多培養信息管理人才的高校,還應積極在人才培養上與時俱進。積極培養有專業背景的研究生,通過設立雙學士學位或在本科階段開設其他專業基礎課等,大力造就復合型人才,為圖書館事業未來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4.3學術能力與選書能力
無論是教師(專家)還是采訪館員,學術能力與選書能力不能劃等號。教師(專家)在某一學術領域造詣很深,并不一定代表他具有較強的選書能力。因此對采訪館員和教師(專家)的選定與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有的教師酷愛逛書店,而且非常熱心選書工作。選書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其眼界、視野、判斷力、知識面、思想觀念無不滲透在選書過程中。所以對專家、采訪館員選書能力的培養及考量,對文獻資源建設的質量至關重要。
4.4學科采訪館員制
許多高校圖書館采用了學科采訪館員制,但也存在研究不夠的問題,如如何設置崗位,如何定員、定工作量?如何保持采購原則的一致性?如果一個采購項目由過多的采訪人員來完成,每個人對采購原則的理解,對信息的了解、把握程度以及工作進度等都需要協調。山東大學圖書館的采訪工作基本上是按文、理劃分,特別是網上采購,書商提供的每期書目一般也是按文、理科劃分,比較契合這種采購方式,能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從事選書工作的采訪人員僅3人,每年完成近4萬種10余萬冊的購書任務。
綜上所述,教師(專家)選書制度為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所采用,我們也期待同行對教師選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教師(專家)選書制度與圖書館的選書專家二者如何有機結合等問題進行更深入探討,使教師(專家)選書制度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龐恩旭,大學圖書館采訪工作中的“專家選書”與“選書專家”,圖書館雜志,2003(4):54—56
2李梅軍,大學圖書館文獻采訪新思路,圖書館建設,2005(1):37—39
3王瑞玲,從教師選書制到學科采訪館員制,圖書館論壇,2006(1):66—68。
4王海東,高校圖書館教師參與造書的利弊分析,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6):58—59
5吳祖志,淺談教師與圖書館員在文獻采訪中的作用高校圖書館工作,2003(3):35—36
6鞏恩貴,專業教師參與高校圖書館選書工作的探討,山東圖書館季刊,2002(2):55—56
7鐘建法,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采訪館員制度的建立與管理,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2):41-43
8董素音,張立肖,楊霞,關于“教師選書”與“館員選書”效益比較的啟示,圖書館雜志,2003(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