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輝
新一期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刊登題為“中國能拯救世界嗎?”的封面文章,封面是一只熊貓正拿著打氣筒給癟了的地球打氣。
在全球經濟仍然陰云籠罩時,中國已經被視為全球經濟的救星。
如果問“你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嗎”?相信絕大部分國人都會回答“是”。全球經濟學家都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有什么理由懷疑自己?
如果相信中國經濟將持續發展,我們如何分享她的發展成果?
要是您相信股指幾年后會持續走高,不妨買入指數基金。那樣就可以既不用擔心“賺了股指不賺錢”,也不用操心“股票風險太大”,更不用懷疑“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
今年以來,指數型基金成收益最高品種,深100ETF、友邦紅利ETF、融通深證100、華安180ETF、嘉實300等指數基金都實現了凈值翻番。在收益排名最靠前的基金中,基本以指數基金為主,它們的平均業績遠遠領先主動管理型基金。市場還在震蕩上行,指數的表現還值得期待。
如果您覺得當前股指暫時有點高,怕“買貴了”,那就請選擇定投。平均投入可以攤低機會成本,還可以省去“擇時”的麻煩。
如果相信中國的經濟前景,如果認為中國的股指長期將持續走高,那么,定期買入指數基金,可能將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只是,你必須有足夠長期的耐心和信心。
指數基金表現驚艷
指數基金成為2009g中國股市反彈以來最大的明星。它們令人驚艷的收益數據,讓不少沒有配置指數基金的人追悔莫及。

2009年以來,深100ETF、友邦紅利ETF等指數基金都實現了凈值翻番。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今年以來收益率排名前20位的開放式基金中,指數基金占據13席,它們的平均收益遠遠超過主動管理型基金。其中,有5只指數基金收益實現翻番,深100ETF的收,益率達到112.03%,不但是指數基金的收益冠軍,而且在所有開放式基金中排名第一,友邦紅利ETF收益率達到111.64%,與深100ETF一起占據開放式基金收益榜前兩名。其他收益超過100%的3只指數基金分別是融通深證100、華安180ETF和嘉實300(詳見表1)。
從相關機構數據統計看,指數基金上半年的凈值表現也比主動型股票基金表現出色。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完整運作的18只指數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66.65%,整體上超越了股票型基金平均50.53%的凈值增長水平。如果從數量上來看,166只主動型股票基金中,僅有7只基金業績超過了指數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也就是指數基金打敗了超過95%的主動型股票基金。

指數基金凈值大漲,帶動了指數基金投資熱。7月6日,華夏滬深300指數基金正式發行。發行當天,市場呈現出瘋狂的搶購局面。從上午9點一開閘發行,短短半小時內,浦發銀行就賣出5000萬元。華夏基金有關人士表示,公司制定的最低發行目標為1004L,僅僅用一天時間募集規模就達到了這一目標。最終,華夏滬深300指數在短短3天募集后宣告成立,共募集資金247億元。在此之前的6月26日,匯添富上證綜指完成募集,共募集資金9l億元。
隨后,指數基金的發行也驟然提速。7月21日,首只央企ETF——工銀瑞信上證央企ETF開始發行。7月28日到31日,短短4天時間,共有易方達滬深300、國富滬深300和中銀中證100共3只指數基金進入市場。
據悉,南方中證500已經獲批。交銀180公司治理基金也在加緊籌備之中。
買指數就是買未來
北京朝陽區基民陳女士認為,買指數就是買中國的未來。
因為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比較樂觀,她認購了10萬元易方達滬深300指數基金。
中國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已帶給世界一個驚喜,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9%,觸底回升態勢明顯。分析人士普遍將這一轉變歸功于中國政府去年四季度以來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并預計下半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新一期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刊登題為“中國能拯救世界嗎?”的封面文章,封面是一只熊貓正拿著打氣筒給癟了的地球打氣。在全球經濟仍然陰云籠罩時,中國已經被視為全球經濟的救星。
金元比聯價值增長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萬文俊認為,從經濟周期和“投資時鐘”看,宏觀經濟已經走出低谷進入復蘇階段。雖然A股市場在短期內可能面臨一定的技術調整,但不會扭轉牛市格局。市場已經進入牛市的早期階段,下半年股市在經濟(盈利)復蘇、通縮轉通脹預期、充沛的流動性和適應性的政策推動下,仍將震蕩上行。
大盤已經漲了一倍多,什么時候買入指數基金最合適呢?理論上,當然是從市場大周期的底部開始,到牛市的高點結束。但在實際操作中,最佳投資區間很難精確判斷。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表示,在市場相對低位的長期戰略配置是大多數投資者更為適合的選擇。在經歷過2008年的大熊市之后,今年以來A股市場快速反彈,流動性的充裕、宏觀經濟漸趨復蘇,指數基金的長期投資價值已經來臨。
指數基金PK主動管理基金
雖然指數基金“聽起來很美”,但不少人還有疑慮,難道主動管理基金不好?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研究顯示,從歷史成績來看,國內2007年出現的大牛行情中只有9只基金跑贏指數。在所有300多只基金里,比例不到3%。
2006年國內指數基金以平均122.01%的收益成為最賺錢的基金品種,高于同期股票型基金120.27%的平均收益。進入2009年,指數型基金給投資者奉上的絕對是一場盛宴。不僅如此,2006~以來出現的各階段性上漲行情中指數基金也多是漲幅居前(見表2)。
當然,指數基金也有它的天然缺陷,比如倉位很高又不能主動調整,在下跌市往往損失慘重。而主動管型基金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通過主動管理能力,幫助投資人在弱市取得跑贏指數的回報,在指數沒漲時它們還能創造好業績。
理財師普遍認為,如果你能選出最牛的基金,戰勝指數完全可能。事實是,絕大部分基民并沒有能力挑選出那樣的基金,不如選擇指數基金。
最好選擇“定期定投”
當前市場已經處在高位,買指數基金的風險大嗎?怎么投資指數基金最合適?
分析師指出,從股市的牛熊轉換來看,3—5年是一個循環周期,在此期間,指數基金一般能跑贏市場。因此從長期投資的角度看,在牛市的初期投資指數基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不過,指數基金是一種適合牛市環境的投資工具,其在熊市環境一般表現較差,因此投資者最好采取“定期定投”方式。證券市場往往“牛短熊長”,市場頂部的形成時間相對較短,底部徘徊的時間相對較長。選擇定投,就可以在比較長的時間低價買人,在高位投資的資金并不是太多。
魅力定投千萬富翁不是夢
葉輝
理論上20歲開始每月定投1000元基金,按年收益率10%計算,65歲時將擁有1118萬元。
如果一個美國人20歲至65歲堅持每月投資1000美元在股票型基金上,以美國股票型基金長期年復利投資收益率10%來計算,到65歲時將擁有1118萬美元,成為真正的千萬富翁。
這并不是神話。它的神奇之處,就在于聚沙成塔和巨大的復利魅力。定投,可以輕松幫您實現財富夢想。如果您有足夠的耐心,也能夠經受巨大的誘惑,那么不妨也試一下,看看在中國定投基金45年,是否能打開千萬富翁俱樂部的大門。
聚沙成塔和復利魅力
陳先生居住在一個中等城市,妻子剛剛懷孕。他希望孩子以后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將來送他(她)出國讀大學。不過。陳先生和妻子收入并不高,他在一個事業單位上班,每月收入3000元,妻子在一個公司上班,每月收入2600元。除去養房子的月供,加上其他的開銷,每月僅能節余1000多元。專家幫他們分析了,孩子將來出國留學預計費用80-100萬元。這個數字對陳先生兩口子來說無異是天文數字,想要實現這個夢想似乎很難。
辦法也不是沒有。如果陳先生選擇基金定投的理財方式,每月定投1000元,以股票型基金平均投資回報率10%來算,20年以后便能獲取68萬元的財富,那時候再添加一些,讓孩子出國留學應該也不是難題。
每月只投入1000元,為什么能取得這么大的收益?秘密就在于聚沙成塔和巨大的復利魅力。每月1000元的投人雖然不多,但是20年累計已經達到24萬元。這本來就已經不是一筆小數目。加上復利的魅力,財富被放大就變得更加神奇。
在長期復利計算中,有著名的“72法則”,即以72除以收益率,可以得到本金翻倍的時間。例如,對于8%回報率的投資工具,經過9年以后本金就會變成原來的一倍。如果回報率是15%,這個時間則變成了不到5年。
根據美國資料,1983-2003年期間美國股票型基金的年均收益率為10.3%。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股市的成長性很高,盡管經歷了2008年的暴跌,但是經過2009年的修復之后,年平均回報率超過10%應該問題不大。
不只聰明人能賺錢
匯添富基金公司最近公布了一組非常有意思的數據,若從1979年1月1日開始投資MSCI世界指數(MSCI World Index摩根斯丹利資金國際世界指數),截至2008年12月30日,每年都投入1000元,即30年累計投入30000元。
有一個運氣好的聰明人,每年都能在市場最低點買人,他的資產規模成長為81150元。另一個運氣差的傻瓜,每年都剛好在市場最高點買入,他的資產規模成長為64253元。還有一個固定在每年第一個交易日買入的懶人,他的資產規模成長為74216元。
案例說明,即使有100個不適合投資的理由,上述30年間經歷了1991年全球景氣衰退、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破產導致的信貸危機、2000年網絡科技股泡沫、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2005年石油及原物料價格高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等對投資收益有巨大毀滅性的事件,也說明只要堅持投資,只要相信經濟成長是不可逆轉的,就能夠享受到可觀的投資收益。
事實上,定投的決竅就在于長期堅持而不在于你是否特別聰明,是否特別會擇時。在大盤上沖到3000點上方,市場壓力日益增大之際,定期投資,也許是大智若愚。因為蕓蕓眾生,其實很難買到底,也很難賣到頂。
選好基金很關鍵
目前,各個基金公司紛紛推出基金定投的營銷策略,似乎只要隨便選一只基金定投,就能取得不錯的收益。
定投真的可以不選基金嗎?德勝基金首席分析師江賽春近期做了一組關于基金定投的研究發現,基金定投的選時(期限有多長)決定了定投是否虧損,而選基(是選指數基金還是主動基金)決定了收益的高低。
江賽春認為,從跨越多個牛熊循環長期來看,指數基金是最好的定投品種選擇。在指數基金中,市場代表性強的指數基金定投效果通常要好于代表性較弱,或特殊風格類型的指數基金。
定投基金本身的長期業績是決定定投收益的重要因素,但在基金本身累計收益率相當的情況下,不同風格的基金定投,收益率可能出現明顯差別。這個道理也表現在主動型基金中,操作風格靈活相比操作風格穩健的基金更加適合定投,風格輪動型基金相比風格固定型基金更加適合定投。在持股風格上看,定投基金品種并沒有特別強的偏向性,各種持股風格的優秀基金都可以作為定投品種。
那么,好基金與不好的基金差別有多大呢?以10年投資為例,假如好基金年平均收益達到18%、不好基金年平均收益4%的話,按照“72法則”,前者實現翻番只需4年,而后者需要18年。可見,即使去定投,選好基金也非常關鍵。
大眾理財巧用指數定投——訪長盛中證100指數基金經理白仲光
葉輝
即使在上證指數最高點6100點的時候開始逐月等額定投長盛中證100指數基金,截止到上證指數重回3200點時,總體收益也已接近20%。
隨著股市的寬幅震蕩,不少投資者開始迷茫甚至不知所措。長盛中證100指數基金經理白仲光博士認為,定投指數基金是大眾理財的好選擇。他說,即使在上證指數最高點6100點的時候開始逐月等額定投長盛中證100指數基金,截止到上證指數重回3200點時,總體收益也已接近20%。
記者:基金定投已經成為一個受大眾歡迎的投資途經,目前市場情況下您對投資者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白仲光:在一定意義上,證券市場具有很大不可預測性。既然市場難以準確預測,那一個簡單的而且行之有效的大眾理財之法是“定投指數基金”。由于在“定投”策略下投資者并不過分依賴進場時機的選擇,是一種長期投資的有效策略;而指數基金又因為具有采用被動策略,主動性誤判錯誤少,管理費用低等特點,是“定授”策略下的理想投資標的。在“定投”策略中,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都可以。
相對主動型股票基金,指數基金采用完全復制方法被動跟蹤指教,能夠充分避免主動型基金會出現的市場判斷失誤情況,在牛市中采用買入并持有的策略往往能獲取很高收益。實際上,主動型基金也很難做到買最低點,賣最高點。
當然在普通投資者定投指數基金的過程中,也可以選擇更為靈活的策略。簡單而言,投資者可以適當在市場高位,持續上漲的狂熱過程中,適當減少定投的金額,而在市場低位時適當加大定投的金額,長期來看,可以獲取更好的收益。
記者:有投資者擔心,如果市場下跌,指數基金凈值也會被迫縮水,從而影響了投資回報。您對此有什么看法?
白伸光:其實在“定投”策略下投資者的這種擔心是多余的。我們做過測算,即使在2007年10月上證指數最高點6100點的時候開始運月等額定投長盛中證100指數基金,到上證指數重回3200點時,總體
收益也已接近20%。
另外,為什么說指數基金是定投策略一個不錯的標的呢?這主要是因為,指數基金受到投資紀律的約束更強些,一般而言倉位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這樣就在事實上減少了受市場情緒影響的程度,而主動型基金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事實上我們也觀察到,往往在市場頂部區域基金的平均倉位相對較高,而在市場底部區域基金的平均倉位卻相對較低,對采用“定投”策略的投資者而言,意味著減少了部分收益。
記者:據我所知,指數基金也有很多種,投資者應該怎樣選擇呢?
白伸光:在選擇指數型基金之前。最起碼要先做好以下的功課。首先,指數型基金適合于長期投資者,它是一種長期投資產品。在一個經濟環境處于發展期或上升期的市場,短期的熊市和牛市都不大可能改變基金長期的正收益。也正是指數基金的這種特性,催生了當前指數基金的定投熱。然而,多數投資者對投資周期缺乏認識,投資操作的短期傾向性明顯,頻繁地買賣可能導致連續的市場判斷失誤,在該買時不敢買,該賣時不舍得賣。
其次,選擇指數基金要選好標的指數,像滬深300、中證100這樣的主流指數編制方法更清晰明確,未來可能產生的衍生產品會更多,機構投資者將更認同。
再者,選指數基金不是看短期業績,而應將跟蹤誤差當作重要指標。
深證100:今年表現最搶眼
易方達深100ETF是深交所推出的第一只ETF基金。這只跟蹤深100價格指數的基金,今年奪得上半年收益冠軍,截至8月5日,易方達深100ETF和融通深100今年以來均實現翻番,使深100指數炙手可熱。
深證100指數是描述深市多層次市場的核心指數,代表了深市A股的優質資產。它的100只成分股既包括藍籌股,也包括中小板股票(在樣本股中占有10%以上比例),這些成分股在所屬市場層次中流通市值大、成交活躍、成長性和公司治理水平高,整體質地優良。通過投資易方達深證100ETF,投資者可長期穩定地獲得市場平均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深100ETF作為完全復制型的指數基金,對標的指數的年化追蹤誤差不到1%,是全行業年化跟蹤誤差最小的一只基金,顯示了基金經理高超的跟蹤技術。截至8月5日,該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達到112.03%。融通深100是一只增強型指數基金,但是收益率只有102.99%。由于市場上漲太快,超出了部分基金經理的預期,增強型指數基金的業績反倒不如標準指數型基金。
另外,深100ETF基金集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優點,投資者能夠在二級市場按照實時價格進行交易,交易費用低廉。
融通深證100:中購費率1.5%,定投優惠請咨詢各銀行。工行、建行、招行、交行、光大(僅可前端)、上海、北京、民生、中信。
易方達深100ETF:由于交易方式的特殊性,普通投資者只能在二級市場進行買賣,不能通過銀行定投。
滬深300:11只基金密集跟蹤
對于滬深300指數,不少投資者已十分熟悉。因為目前市場上以滬深300為跟蹤標的指數基金多達9只,分別是嘉實滬深300(LOF)、大成滬深300、國泰滬深300、廣發滬深300、工銀滬深300、南方滬深300、鵬華滬深300(LOF)和華夏滬深3D0。加上正在發行的易方達滬深300和國海富蘭克林滬深300,跟蹤滬深300的指數基金將達到11只。
滬深300指數由中證指數公司編制,樣本股覆蓋滬深兩市300只大盤股票,其成份股總市值占滬深兩市總市值的近70%,總利潤占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利潤的80%,是A股市場極具代表性的指數之一。滬深300指數也是被國內的機構投資者采用頻率較多的指數之一,因此不少公募基金以滬深300指數為比較基準。
目前,滬深300指數也是國際資本觀察中國A股市場的重要指標之一。全球知名的財經權威媒體——路透社、《金融時報》、彭博新聞社在報道A股市場走勢時,都會將滬深300指數作為主要衡量指標。目前,香港聯交所、東京交易所都在醞釀推出跟蹤滬深300指數的A股指數化產品,國內的股指期貨也有望率先推出滬深300指數期貨。滬深300的影響力更有望隨之不斷擴大。
對于滬深300指數,很多投資者常常有一個誤區,滬深300指數是大盤股,大多數股票是一些價值型股票,成長性略顯不足。事實上,無論從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幅度,還是從指數本身的增長層面來看,滬深300指數的成長性并不低于市場上的許多指數。今年上半年,根據WIND資訊統計,滬深300指數上漲幅度達到72%,在全市場的諸多指數中處于較為領先的位置,而其波動度卻相對較低,走勢極為穩健。
業內人士指出,滬深300指數較好的代表性和成長性也正是不少基金公司選擇推出滬深300指數基金的原因。目前,按照2008年底的規模排名,基金行業管理規模前10的基金公司已經有7家推出了滬深300指數基金。顯然,滬深300指數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容也有利于滬深300指數的穩定,有利于滬深300指數的優異表現。
有消息稱,我國第一個金融期貨品種——滬深300股指期貨有可能在年底前推出,可見滬深300指數的重要性。
在11只基金中,嘉實滬深300合鵬華滬深300是LOF基金,可以通過證券系統進行交易。而國海富蘭克林滬深300是其中唯一一只增強指數基金,以戰勝指數為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博時裕富指數基金也是一只跟蹤滬深300的指數基金,其在2007年年底修改基金契約,標的指數由新華富時A200換為滬深300。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曾令華7月下旬發布報告指出,9只滬深300指數的基金在招募說明書中規定的日均跟蹤誤差均在0.3%-0.35%之間,年跟蹤誤差在4%以下,相差不大。從近3月日頻率的跟蹤誤差來看,工銀瑞信滬深3D0、大成滬深300、嘉實滬深300跟蹤誤差較小,鵬華滬深300跟蹤誤差較大;從運作滿1年的4只指數型基金來看,嘉實滬深300相對于滬深300指數跟蹤誤差最小,博時裕富最大。
目前市場上有9只滬深300指數基金正式運營,其中有4只是在今年先后成立的。從發行規模看,華夏滬深300基金的首日募集規模就超過了100億元,3天時間內發行規模達247.7億份,創下了2008年以來新基金首募規模新高。今年發行的鵬華滬深300、南方滬深300和工銀瑞信滬深300的首發規模也不小。
多家基金公司透露,為防止扎堆發行,證監會近期已開始審慎對待新上報的滬深300指數基金產品。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證監會雖未明文表示不再批準同類產品,但新上報且未被受理的滬深300產品據說大多將被‘勸退”。該人士推測,監管部門此舉可能是考慮到眾多滬深300指數基
金產品方案同質性太高,另外密集發行此類產品或不利于市場中長期穩定。
長城久泰標普300:增強效應明顯
長城久泰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是首只以中標300指數為標的指數的增強型指數基金,具有很好的市場代表性和可投資性。長城久泰中標300指數基金成立5年(共20個季度)以來,僅有4個季度微幅落后于比較基準,在其余各季度均獲得超過比較基準的業績表現。2009年上半年,該基金凈值收益率為70.52%,超額收益為3.37%。自成立至2009年6月底,本基金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60.07%,累計實現超額收益54.74%。
長城久泰中標300指數基金年初至6月底日均跟蹤誤差僅為0.0885%,年化跟,蹤誤差僅為1.3710%,控制在比較低的水平。該基金多次獲得權威機構晨星和理柏的最高評級。
中購費率1.5%,定投優惠各銀行略有不同。建行、農行、交行、招行、華夏、民生、光大、深發展、浦發、中信、平安、北京銀行等均可定投。長城基金網上直銷定投,最低可享受費率4折優惠。
中證100:跟蹤中國龍頭公司
除了長盛中證100基金外,正在發行的中銀中證100也是一只以中證100指數為標的的指數基金。
中證100指數由中證指數公司編制,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發布。它精選滬深300指數樣本股中100家最大的藍籌股,匯聚了一批中國“最精華”的上市公司,代表滬深市場上規模最大、業績穩定、成長性好、流動性好、具有深遠市場影響力和長期發展潛力的行業龍頭公司。
從歷史業績表現看,與同期滬深兩地指數相比,中證100指數具有明顯良好的市場走勢表現:在2004年2月27日至2009年2月27日五年期間,中證100指數的累計收益率明顯超越了其他基準指數。從最近一年的表現來看,中證100指數同樣表現良好。
最后,從國際通行的評價標準來看,中證100指數具有良好的市場代表性,中證1100指數與滬深300指數、上證指數的相關性分別高達0.9923和0.9863,成份股總市值占全市場總市值68%。
長盛中證100是一只標準指數型基金,今年以來截至8月5日的收益率為95,15%。正在發行的中銀中證100是一款增強型指數基金,與完全復制的指數基金相比,還擁有0%-15%的倉位配置區間。
上證180:貢獻滬市近八成股息回報
目前有兩只基金跟蹤上證180指數,分別是萬家上證180和華安上證180ETF。它們都是標準指數型基金,不同之處在于華安上證180ETF可以通過二級市場交易。
上證180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于2002年7月1日開始發布,取代了原來的上證30指數。它是滬深兩市有代表性成份股指數中運行時間最長的,知名度很高。該指數不僅將樣本量擴大到180,而且編制方法更加科學。它以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為基礎,結合我國上市公司實際特點進行調整,將上市公司分為10大行業。在選股過程中,剔除了上市不到一季度的不成熟股,虧損嚴重股和價格波動異常、明顯受到操縱的股票。入選的個股在10大行業內符合代表性強、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的三重標準。上證180指數每6個月調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調整比例一般不超過10%,特殊情況時也可能對樣本進行臨時調整。
上證180指數的優點首先是市場代表性強。在上海A股中,上證180指數僅用市場五分之一的股票樣本,覆蓋了市場三分之二的總股本和總市值,二分之一強的流通A股和流通市值,占據了五成以上的成交量和八成半的稅后利潤,貢獻了近八成的股息回報。
華安上證180ETF今年以來截至8月5日收益率為100.75%,萬家上證180收益率為95.29%。
上證50:藍籌總動員
目前市場上有兩只基金以上證50指數為跟蹤標的,分別是易方達上證50和華夏上證50ETF。華夏上證50ETF是一只標,準指數基金,今年以來截至8月5日的收益率為99.28%,易方達上證50是增強型指數基金,收益率只有91.94%。
上證50指數集合了上海證券市場中中國最核心的大中型龍頭企業,如銀行業的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保險業的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石化行業的中國石化、中國石油,航空業的中國國航、南方航空,電信行業的中國聯通,鋼鐵行業的寶鋼股份,煤炭行業的中國神華,電力行業的長江電力,等等。
從盈利指標分析來看,上證50指數成分股公司近3年來的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明顯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和其他主要指數成分股公司,是A股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強的一類公司集合。近3年來,A股上市公司所有凈利潤中平均超過75%是由上證50指數成分股公司貢獻的,也就是說這50只股票的凈利潤是其他1500多只股票凈利潤總和的3倍多;A股上市公司所有分紅中,近60%是由上證50指數成分股公司貢獻。
從成長指標分析來看,上證50指數成分股公司近3年來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顯著超過市場平均水平和其他主要指數成分股公司。
銀華一道瓊斯88:投資于價值型股票
銀華一道瓊斯88指數基金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只跟蹤道瓊斯88指數的增強型指數基金。
在投資組合構建上,銀華一道瓊斯88指數基金股票指數化投資部分主要投資于標的指數的成份股票,增強部分主要選擇基本面好、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價值型企業股票,在控制與標的指數偏離風險的前提下,力求取得超越標的指數的投資收益率。
2004年8月11日成立后,銀華一道瓊斯88在2005年經歷了大盤跌至998點的熊市,但當年基金實現累計凈值增長率10.26%,遠遠超越同期大盤走勢。2006年,該基金年度凈值增長率為142.89%,在全部指數型基金中列第一。今年以來截至8月5日,該基金收益率為90.17%。
匯添富上證綜指:分享滬市千股成長
匯添富上證綜指基金成立于2009年7月1日,是目前唯一一只以上證綜合指數為標的的指數基金。
上證指數家喻戶曉,它是投資者每天關心的指數,是中國證券市場最悠久最有影響力的指數。匯添富上證綜合指數基金填補了上證綜合指數的基金產品空白,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非常直接、便利投資、代表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成長風向標的基礎投資工具。買匯添富上證指數基金,就相當于同時投資滬市近千只股票。
該基金采取抽樣復制方法進行指數化投資,力爭控制本基金凈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之間的日平均跟蹤誤差小于0.35%,且年化跟蹤誤差小于6%。以實現對基準指數的有效跟蹤。
買指數基金必學四招
第一招標的指數決定收益
自從2002年11月8日全國第一只指數基金華安中國A股增強指數誕生以來,目前已經有28只指數基金。這么多的指數基金“亂花漸欲迷人眼”。怎么才能找出最值得信賴的基金?
指數基金以跟蹤指數為目標,因此,有好指數才有好指數基金。一般來說,指數之間的差別最大程度上決定了指數基金的差別。不同的指數袁現有很表的差異,有時甚至不亞于主動型基金之間的差異,特別是從中長期角度看,會產生很大的分化。
第二招跟蹤誤差衡量管理能力
多只指數基金同臺競技,而且產矗定位不像主動型基金那么分野明顯,應該如何挑選?對于被動型產品,跟蹤誤差最能衡量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指數管理能力。
跟蹤誤差是基金凈值收益率與基準指數收益率之間差值的標準差,這個差額越小,代表指數基金與標的指數有更好的擬合度。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截至7月14日,指數基金近一年內的跟蹤誤差多在1%以下,只有長城久泰中標500、銀華道瓊斯88和富國天鼎的跟蹤誤差在1%以上。其中,長盛久泰的跟蹤誤差為5.454%,為最高;易方達深證100ETF跟蹤誤差最小,為0.522%。照此計算,最高和最低之間相差超過10倍。
第三招費率也是重要指數
費率也是考慮是否購買指數基金的重要因素。指數基金的費率比較德,但是不同韻指數基金,費率還存在差異,同樣品質的基金肯定買“費率便宜”的更好。
和其他類型指數基金相比,滬深300指數基金的費用整體較低,其管理費都小于1%,托管費最大為0.2%,最小為0.1%,但個體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在業績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投資者對費率“斤斤計較”也是非常必要的。從這兩項費率而言,國泰滬深300和嘉實滬深300在9只同類基金中最低,合計費率僅0.6%,比1.18%的最高者“便宜”0.58個百分點。
第四招要注意是否“增強”
不少細心的投資者注意到,指數基金分兩類,分別是標準指數基金和增強型指數基金。它們有什么區別呢?
標準指數基金與增強型指基各有優勢。前者是完全意義上的指數基金,后者跟蹤指數的同時加入了積極投資的成分,以期戰勝市場,在提高收益預期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風險與成本。今年市場快速上漲,不少增強型指數基金的業績就不如標準指數基金,追蹤同一指數的基金業績差距甚至達到10%。
另外,增強型指數基金也不是無限制“增強”的。國海富蘭克林滬深300擬任基金經理趙曉東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增強型指數基金都會有一定的收益目標,不會偏離指數太多。比如即將成立的國海富蘭克林滬深300基金,目標是每年戰勝指數3到5個百分點。之所以“目標不高”,是因為基金在追求增強收益的同時,也承擔著風險。(葉輝陳雅瓊編輯整理)
富國天鼎中證紅利:追逐長期超越回報
富國天鼎中證指數增強2008年11月20日由原封閉式基金漢鼎轉型而來,截至8月5日,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76.42%。
該基金主要目的是有效追蹤中證紅利指數并力爭超越。海外經驗表明,長期而言,紅利指數普遍戰勝一般的市場基準指數。1996年至2006年間,美國標普500紅利經典指數的總回報為184.73%,而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收益率僅為89.40%。該基金自成立以來,受益于4萬億政策刺激與投資拉動。中國經濟正從低谷中復蘇,其成分股在此輪鋼鐵、煤炭庫存的快速消化、鋼價上漲、汽車銷量持續回升等轉好的行業指標中率先受益。
華安中國A股:最早推出的指數基金
華安中國A股增強指數基金于2002年11月8日成立,跟蹤的是MSGI中國A股指數。截至8月5日,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益為90.52%。
2005年5月,摩根斯坦利資本國際公司推出中國A股指數,其優勢在于它兼顧了上海和深圳兩個市場的指數,選股樣本更為全面。統計顯示,對比上證指數、深證綜指和MSCI中國A股指數2005年以來的收益率,得出上證指數和深證綜指的累計收益率分別為151%和234%,而MSCI中國A股指數的累計收益率為243%。
華夏中小板ETF:分享中小板企業成長
華夏中小板ETF成立于2006年6月,是華夏基金旗下第二只ETF基金,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只跟蹤反映中小企業板市場標的指數的指數基金。截至8月5日,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70.57%。
該基金跟蹤的中小板綜合指數是由中小板市場的所有股票做樣本計算的指數,計算時包括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分析人士認為,投資中小盤的基金具有黑馬潛質。盡管今年以來的表現不如其他大部分指數基金,但是據Wind數據顯示,從2005年12月30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中小盤綜合指數上漲173.3%,幾乎是同期上證綜合指數漲幅的4倍,可見中小盤的指數一貫有跑贏大盤指數的良好表現。
華夏中小板ETF基金經理方軍同時也管理著華夏上證50ETF,在指數基金管理方面較有經驗。友邦上證紅利ETF:領跑7月收益排名
友邦華泰上證紅利ETF2006年11月17日成立,是目前基金市場上唯一一只跟蹤上證紅利指數的基金。截至8月5日,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111.67%,在所有指數基金中排名第二。
今年上半年以來,上證紅利指數是一只能夠最為充分享受此輪反彈收益的指數,因為它主要反映上海證券市場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穩定的股票整體收益狀況,是依賴于投資拉動的中國宏觀經濟的最為同步和最有代表性的市場指標。在經濟復蘇過程中,該基金充分從鋼鐵、煤炭庫存的快速消化以及鋼價、煤價的上漲、汽車銷量的回升、BDI指數的觸底大幅反彈等轉好的行業指標中受益。Winds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友邦華泰紅利ETF“領跑”指數基金,表現最好,當月的漲幅超過25%。
融通巨潮100:注重流通市值和成交量
融通巨潮100(LOF)于2005年5月12日成立,跟蹤的是巨潮100指數。截至8月5日,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為97.15%。
巨潮100指數是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推出的巨潮系列指數中一條最核心的指數,它以深滬兩市所有股票一定時間范圍內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量的加權指標排名為選股標準,同時對上市不滿3個月、sT類、公司財務出現重大問題、股價出現異常波動等股票進行了剔除。
除了正常申購贖回,融通巨潮100(LOF)還可以通過二級市場交易,手續費比較低。(葉輝、陳雅瓊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