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洋
理財案例
李先生31歲,在一家國企工作,公積金、社保都有,年收入16萬左右;愛人27歲,做教育培訓工作,小孩兒還有2個月出生。
夫妻二人按揭貸款購買了一套房產,現在市值80萬元左右,按揭貸款32萬元,15年期。目前,通過每月等額還款的方式已還了一年多。另有外債10萬元,以及6000元助學貸款在還(20lO年還清)。
家庭有固定存款5萬元,活期存款2.5萬元。
家庭每月生活費支出1500元左右;通訊費218元;電費、煤氣費、水費、地熱水費每月總計200元左右;每月貸款還款2300(房貸)+340元(助學貸款)=2640元;每個月定投基金500元,賬戶市值累積約6500元。資產分析
1、收支情況分析
李先生家庭的每月總支出為5058元左右,年度支出總額為60696元,年結余總額為99304元。家庭總資產為881500元,負債余額約為426000元。從結余方面來看,李先生家的儲蓄意識和節約意識還不錯,有一定的提升凈資產能力。
儲蓄比率=盈余,收入=99304/160000=0,62,表明李先生家庭日常控制開支和增加凈資產的能力很強,約有一半的資金可用于財富積累。對于這些節余的資金,可以考慮投資來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
2、資產負債分析
李先生資產主要是房產市值和現金及活期存款共計881500元;負債主要是按揭貸款、私人借款和助學貸款,共計426000元。
從家庭資產的分布情況來看,91%都是房產,不動產占比較高。另外,銀行儲蓄比例偏高,股票、基金等金融資產的投資比例很小。可以看出,李先生家庭資金投資再增值能力不強。資產結構中債務占比很大,家庭財務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流動性比例情況。李先生家庭的流動比例為14.81,遠遠超過3-6這個合理區間,說明李先生的流動性資產可以支付未來14個月的支出,對資產保持了一定的支付能力,但同時也影響了資產的收益性。從投資角度來看,李先生家庭只采取每月定投基金來進行投資,投資意識還是有的,但整體來看資產增值能力還不是很強。可以考慮將銀行活期存款的部分用于投資。
總體來看,李先生的財務狀況中首要問題是債務負擔較重,面臨風險較大,家庭成員也缺乏風險保障,整體資產缺乏增值潛力。未來隨著孩子的出生,李先生家庭的支出還會有較大的上漲空間,而收入方面預期短期內不會有較大的增長。理財目標與建議
1、李先生想在2-3年內購置一輛10萬元左右的汽車,償還負債的目標可以在此合并完成。
由于已經提供貸款年限和已還款期數,因此估計貸款余額仍在30萬元左右,而且等額償還法在初期負擔的利息較重。經過2008年多次下調利率,房貸利率已經處于歷史同期低位運行狀態,如果符合相關條件,還可以享受7折的優惠利率。預計未來2-3年,我國仍將維持目前的利率水平。因此,建議李先生繼續選擇月供方式還款。5000元的助學貸款對于李先生家庭收入而言不算太大的支出,明年可以還完,也無需再行規劃。
現在的主要目標是3年之內準備20萬元的資金,其中10萬元用來償還個人負債,10萬元用來購買汽車。達到該目標需要借助投資計劃,鑒于李先生家庭的投資基礎,建議通過投資于基金組合的方式積累資金,可以配置70%比例的風格較穩健的偏股類基金,同時配置30%偏債類基金,年復合收益率為8%左右。初期可將5萬元定期存款一次或分次投入,之后每月再追加投資3367元,這樣3年后可積累20萬元資金用來還債和購車。
2、構建完整合理的保障計劃。
從科學的保險規劃來看,家庭的保費支出可以占到年結余的10%,保險額度應當做到年結余的10倍左右。在險種配置方面,作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李先生應當作為首先保障的對象,家庭各成員之間的配備比例應當遵循6:3:1的原則,為主要收入來源者李先生購買保險的保費和保額都應當占整個家庭保險資產的60%左右,為張太太購買的保險占30%左右。
建議李先生選擇一些醫療險、意外險以及養老保險等。應當更多注重保險資產的保障功能,分紅應當不是保險主要考慮的因素。李太太可以注重購買健康險、醫療險等。對于李先生孩子考慮的保險重點是意外險和重疾險方面。
李先生未來家庭收入不會在短期內有較大幅度提升,建議李先生購買期繳型保險產品。這種方式可以減輕投保人短期內的繳費壓力,避免現金流緊張,從長遠來看可以提高其購買力,可以幫助客戶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期繳方式還有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以小博大”。因為無論是哪種繳費方式,一旦發生風險,被保險人將來獲得的理賠是一樣的,如果在保險期間發生意外,不論保費繳納了幾期,只要符合合同規定的條件,被保險人都可以獲得賠付。尤其是對重疾險這類保障型產品來說,分期繳費方式的這種優勢更明顯。
3、準備充足的教育金。
孩子出生后家庭每月總支出還會有所增長。李先生預留25000元作為家庭生活的備用金,這部分備用金可以把活期存款作為預留,也可以將其中一部分配置為貨幣市場基金來保持。
關于教育金,建議李先生在原先每月定投500元基金的基礎上再追加1000元,這樣每月定投1500元,按年復合收益率8%來計算,18年后這筆資金將達到約75萬元。
4、買車后月定投2000元準備養老金。
退休養老計劃尚不是李先生十分緊迫的規劃任務,不過養老計劃越早準備,越多收益。定期定額投資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好工具。假設李先生準備60歲退休,按照平均壽命假設活到85歲,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假設未來退休期間的生活費按照每年10萬元計算,退休后的投資策略可以抵御通貨膨脹,則退休時一共需要準備250萬元。建議李先生在完成購車還債目標之后,也就是3年后每月進行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來籌備,按照年平均收益率8%來計算,每月定投的額度應為2190元。由于準備期間有26年,因此可以適當調整基金組合的比率配置,偏股類基金可以適當調增,偏債類基金可以適當調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