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偉
版權貿易的實質是在世界范圍內共享優質出版資源、與合作伙伴利用各自優勢共同獲取利益的過程。在近幾年北京地區的版權貿易中,引進結構趨于合理、輸出量大幅增加,版權貿易方式日趨多樣化,但一些前些年積累下來的問題仍未得到解決,為促進版權貿易的進一步健康發展,筆者針對北京地區版權貿易情況提出幾點建議。
推動行業協會的完善和發展,逐步建立行業規則,以規范和制約引進過程中不良現象的產生和蔓延。由于目前階段北京地區版權貿易工作的主體是各出版單位,因而在圖書版權引進過程中,為了本單位利益而不顧全局的現象時有發生,對一些不規范操作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一直沒有相應的行業規則予以約束。因此,建議成立北京市版權貿易協會,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北京市出版工作者協會或版權保護協會的指導下開展工作,以便及時反映版權貿易從業人員的訴求,解決一些共性的問題,制定行業規范標準,開展人員培訓,拓展國內外版權信息交流的新途徑等等。
培育成熟的版權代理市場,以補充部分中小規模出版社版權貿易業務能力的欠缺。版權代理作為版權貿易的重要一環,在我國出版業版權經濟發展中明顯缺位,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北京地區的版權代理市場尚不發達,保障機制不健全,版權代理行為處于一種無序狀態。目前,北京地區的版權代理大致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政府相關部門下屬的國有版權代理機構一第二種是外國出版公司或代理公司在北京的辦事處。第三種是使館文化處、民間機構及個人代理公司。現在比較活躍的是外國出版公司或代理公司在北京的辦事處。國有版權代理公司由于版權代理資質認定沒有統一的規范,加之體制內用人制度的問題,使得其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又經常更換,很難與出版社形成長久的良好的合作關系;使館或其他文化機構和大部分個人代理的業務很不固定,通常是單項合作,很難形成規模。因此,要下大力氣培育成熟的版權代理市場,樹立版權代理專業化的理念,實行版權代理機構準入制度和職業認證制度和版權代理人持證上崗制度,推動版權代理行業協會的建立與發展,規范版權代理競爭秩序,才能夠真正發揮版權代理在版權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走出去”要從源頭抓起,大力支持和鼓勵優秀原創作品的開發。中國圖書要想走出國門,歸根結底是要靠優秀的原創作品來支撐。近年來我國版權輸出的經典案例,如長江文藝出版社的《狼圖騰》、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漢語900句》、遼寧出版集團的《中國讀本》的成功輸出,無一不是經過出版社和作者共同精心策劃,精雕細琢、傾心打造的精品力作。而目前圖書市場上除教材和教輔圖書之外,各種形式的雷同選題占很大比例,這使得許多出版社根本拿不出合適的本版圖書。如果各出版單位都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肯長期投入財力、精力和時間來培育優秀作者和優秀作品,那么我們的“走出去”戰略將成為無源之水,很難擴展,也很難持續。因此,要想使更多的承載中國信息的圖書產品走向世界,就要從大力支持和鼓勵原創作品的開發與創作抓起,從出版的源頭抓起。
搭建多功能平臺,為“走出去”做實質性的服務工作。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版權公共平臺并增強其性能,使這個平臺不僅限于公布一些聯系方式,而是要提供海量的中外出版信息并具備一定的互動功能。如:信息服務功能:大多數出版社反映對國際市場不夠了解,導致版權輸出無從下手,所以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中文圖書需求情況及相關信息,中文圖書推介功能:大力宣傳和推廣中文圖書版權,向各出版單位征集最新圖書信息,并提供信息咨詢等增值服務;版權代理功能:為那些沒有能力或精力開展版權貿易的出版單位提供版權代理服務。北京有三分之一的出版單位每年的版權交易量幾乎為零,這部分出版社將成為該多功能平臺的最直接客戶。
將版權貿易從業人員職稱評定納入出版業職稱評定序列。目前行業內認為版權經理的工作屬行政事務性質的觀點仍占多數,且職稱評定時有的參照編輯標準、有的參考行政人員標準的做法,也使從業人員看不到此項工作的職業發展前景。因此,建議將版權貿易從業人員職稱評定納入出版業職稱評定序列,以提升出版行業內部對版權貿易工作實質的認識和對版權經理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的認可程度。
加強版權貿易從業人員培養、培訓工作,同時在減免稅收和獎勵輸出方面繼續做出努力。調查顯示,目前版權貿易從業人員的構成中有近40%為從業3年或3年以下的新人。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定期舉辦有關版權業務知識培訓與交流的講座(如相關法律知識、國際慣例及版權業務信息的交流等),組織從業人員到國內外的大型出版企業參觀、交流,學習國外同行的操作模式等等。此外,稅收問題和對外支付版稅手續問題也給出版單位帶來操作層面上的困難,其中在版權貿易規模較小的出版社顯得尤為突出。因此希望國家能夠在稅收和外匯管理政策上給予支持和優惠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