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寶典《中國流》出版
本刊訊(記者韓陽)針對當前中國企業掀起的一股海外并購浪潮,6月24日,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在其新書《中國流》發布會上指出,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危機四伏,處于利潤最微薄的加工端,當下正是中國企業借收購西方資產改變困局的好時機。“金融危機爆發,正是中國企業抄底西方資產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熊焰說,目前全球制造業分成三個階段:技術端、加工端、品牌銷售端,這3個階段利潤占比分別為15%、1%、10%,而中國制造業恰恰處在利潤最微薄的加工端,這一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據介紹,熊焰這本新書《中國流》的書名是受圍棋術語“中國流布局”的啟發。熊焰在新書發布會上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經歷,以及在此書出版過程中,他對中國企業出海并購的認識和思考。在中國與西方企業激烈博弈的今天,處于劣勢的中國企業要想突破困局,必須形成并購上的“中國流”。通過并購的方式獲得發展制造業所需的技術、品牌和渠道,讓中國的要素資源能夠在全球產業鏈上合理分布,以便在未來的產業鏈博弈中占據主動。新書《中國流》為改變中外企業博弈的格局支招,剛剛推出就在財經類圖書中成為熱點,龍永圖、易中天、周其仁、田溯寧等名家紛紛推薦。
《邊做環保邊撒謊》:寫給公眾的環保內參
本刊訊5月31日,光明日報記者馮永鋒的第五本環保作品《邊做環保邊撒謊》由世界知識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繼續關注中國的環保現實問題,繼續嘗試把作品寫得“深入人心”。許多人看到書名的第一反應就是:“誰在撒謊”?其實作者的意思是:“做環保的過程是發現謊言的過程”。也就是說,只要你真心實意地參與一件公益事業,你一定會在過程中,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公益行動會像鏡子一樣,照出每個參與者和旁觀者、局內人與局外人的真實模樣。
作者用中國傳統的“五行”眼光,去寫了中國當前生態最脆弱的五個方面,包括城市垃圾(金)對人類的圍攻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演義,包括全社會的森林破壞沖動(木),以及由此上演的悲喜劇;包括草原消失引發的生水困境(水),以及參與者的反思,包括西南水電開發狂潮利益相關方的紛繁表演(火),以及環保人士的奔走疾呼,包括濕地干涸導致的物種滅絕,以及一些當事人的惶惑。
(柒月)
《當教練不當經理》講訴新員工如何入職
本刊訊又到大學畢業時,如何盡快步人工作角色,發揮自身作用是每個畢業生進入單位所面臨的頭等重要問題。與《誰動了我們的奶酪》和《一分鐘經理人》共享盛譽的職業培訓教材《當教練不當經理》中文版近日出版面市。
天津教育出版社負責人透露,該書講述一個企業經營需要關注合作與團隊的管理問題,“作者提供了四個非常有效的策略,幫助我們促進人際關系,提升成功的層次,它能幫助人釋放能量,充分發揮潛能,而除了合作,你將無路可走!”該書以主人公艾伯特是個天資聰穎的大學生,但他同樣被這些問題困擾著。主管梅根幫他安排了一個奇特的課程:向足球教練卡維特學習如何激勵團隊,合作成功的秘密。這些秘密讓艾伯特脫胎換骨,不僅在生活中建立了互贏的人際關系,而且在團隊工作中更是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他的人生從此而變。
(肖武)
美國名嘴拉瑟特遺作《父親的智慧》引進中國
本刊訊2009年的“父親節”在不慍不火之中過去。比起大家耳熟能詳的“母親節”,無論是大眾熟知度、媒體關注度還是商家重視度,“父親節”無疑都弱化得多。就在此時,一本名為《父親的智慧》的小書悄然問世,這本樸實無華的小書收錄了129位美國人的書信,這些書信無關政治、無關時事,他們談論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他們的父親。
該書作者蒂姆·拉瑟特是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華盛頓分部負責人,最著名的政治訪談欄目《會晤新聞界》的主持人,以材料準備充分、提問尖銳但不失恭敬,分析時政深入淺出著稱,該書一經出版即刻轟動美國,這本由許許多多普通老百姓共同撰寫的質樸的小書,在沒有任何噱頭、炒作的情況下,登上各大排行榜,成為2007年美國最受歡迎的“父親節”禮物。
(葛琳)
燕山社推出《夜凝夕》續集
本刊訊一部《夜凝夕》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書寫“暴力美學”的青年美女作家飛煙。她的新書《夜凝夕2飛煙》日前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該書將講述《夜凝夕》未曾講完的故事。
據了解令讀者期待續集的女主人公飛煙是一個矛盾的女人,她大學畢業后在家鄉的中學教書時,愛上了自己的學生韓靜影,后因不堪家鄉世俗的指責而選擇了離家出走。在南方城市中打工的她于一個偶然搭救了本地雷氏家族的管家景笙,并被雷氏家族的當家雷湛看到。不久后,她在這個城市里與韓靜影邂遁。該書是作家飛煙推向市場的經典之作,同樣也是“星小說”旗下“殘酷青春文學”書系的代表作。
(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