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傳星
摘要:本文結合工作經驗對煤礦機運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煤礦機運工作要想上一個新臺階,必須加強各方面的預防管理措施。
關鍵詞:煤礦;機運
1 煤礦機運事故的原因分析
1.1 輪眼管理存在問題,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沒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違反了“三大規程”及有關安全規定,違章指揮、違章操作時有發生。要加強輪眼絞車工和信號把鉤工的技術培訓,隨抽隨答,落實終端責任。井下使用的電車頭駕駛室內要有明顯的操作示意圖說明。
1.2 特種作業人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掌握特種作業技術不嫻熟。對技術工種安全操作知識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夠,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1.3 指令性的新來人員頂替。由于代崗人員頂替時間短,對頂替工種操作熟練程度差,缺乏頂崗前的安全培訓,產生違章指揮和盲目操作雙重不安全因素。
1.4 特種作業人員的頻繁調換,崗位的調整,給安全埋下隱患。特別作業人員大都是經過專業培訓取得操作合格證后作業者,對他們的工種不宜隨意予以變動。但是,礦山某些技術性工種,有些企業領導不去考慮學識水平,不講究用工要求,而是當作好工種,并通過人情關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員充塞進去,加之一些人員不鉆研技術業務,違章違紀現象比較突出。另外,臨時性工作調整時安全培訓工作沒有及時到位也帶來了安全隱患。
1.5 安全基礎工作要長抓不懈,設備的防爆失爆檢查要放在首位。
2 控制煤礦機運事故的預防措施
2.1 設備更新換代要跟上,要盡快把無MA標志的電氣設備進行更換。
2.1.1 礦井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設備管理制度、防爆設備入井檢驗制度、設備包機制度、設備定期檢查制度、各種安全裝置定期試驗制度和停電檢修掛牌制度。建立設備、電纜、小型電器的臺帳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設備的技術性能檔案。
2.1.2 認真貫徹執行設備使用與維修相接合的原則,設備誰使用,誰管理,誰維護,負責安全直接責任并實行專責制,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做到定人、定機、憑上崗證操作,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設備操作規程,對多班制生產的設備,操作工人必須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大型設備均有運行記錄。
2.1.3 建立大型機電設備安裝驗收管理制度。為進一步規范大型機電設備安裝、改造、驗收管理工作,強化大型機電設備安裝、改造工程的設計、選型、設備購置、施工和驗收等環節的管理和監督,強化業務保安部門的管理職能,防止大型機電設備惡性事故的發生,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大型機電設備安裝驗收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2.2 礦井主通風機裝置
2.2.1 礦井必須安裝兩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風機裝置,其中一臺備用,備用風機必須能在10分鐘內開動。
2.2.2 礦井的主要通風機必須每三年至少進行1次性能測定。
2.2.3 生產礦井主要通風必須裝有反風設施,并在10分鐘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后,主要通風機的供風量不應小于正常供風量40%。
2.2.4 礦井主要通風機房內必須安裝水柱計、電流表、電壓表、軸承溫度計等儀表,還必須有直通調度室的電話,并有反風操作系統圖、司機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等,主要通風機的運行必須由二人及以上的專職司機負責。
2.2.5 局部通風機和掘進工作面的電氣設備,必須裝有風電閉鎖裝置。
2.3 井下防排水裝置
2.3.1 礦井必須配備三臺及以上水泵,兩趟及以上排水管路,水倉、泵房機電設備安裝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278條規定。每年進行1次性能測定。
2.3.2 排水系統配備與礦井涌水量是否相匹配
2.4 煤礦提升運輸設施
2.4.1 立井、斜井提升機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427條規定,裝設保險裝置和提升機后備保護裝置,各種保險裝置必須靈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過程中嚴禁甩掉保護運行。提升機的電控系統,液壓及機械制動系統必須可靠,各種閉鎖關系正確,制動能力滿足運行要求,專門升降人員及混合提升的系統每年應進行一次性能測定,其它提升系統至少每三年進行一次性能測定。提升系統除常用信號裝置外,還必須有備用信號裝置。
2.4.2 各種提升裝置的滾筒纏繞的鋼絲繩層數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19、420條規定。
2.4.3 立井升降人員必須使用帶MA(煤安)標志的罐籠和防墜器并按《煤礦安全規程》第413條規定對防墜器定期進行脫鉤和不脫鉤試驗。
2.4.4 升降人員與物料的罐籠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381條要求
2.4.5 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統內,必須設防撞梁和托罐裝置。
2.4.6 傾斜井巷內使用串車提升時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第370條規定。
2.4.7 提升斜井和行駛機車平巷危險區段必須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定;必須行人,要經信號工、把鉤工同意,并停止行車;對通過人員必須清點人數,確定無人時才可發開車信號。
2.4.8 提升裝置使用的鋼絲繩及連接裝置必須按規定進行檢驗,對磨損、銹蝕斷絲超限的鋼絲繩和不合格的連接裝置必須及時更換,不得違章使用,嚴禁超載提升。箕斗提升必須采用定重裝載。
2.4.9 井下絞車安全保護裝置、制動系統靈敏可靠,提升系統做到“三固定”(開車司機固定、把鉤工固定、信號工固定)、“四保險”(保險閘、保險峒、保險杠、保險繩)。信號系統聲光齊全。
2.4.10 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運輸時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第374條規定。
2.4.11 井巷中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運送人員時應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第375條規定。
2.4.12 井下使用滾筒驅動帶式輸送機時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第373條規定。皮帶必須選用帶有MA(煤安)標志的阻燃帶。
2.5 煤礦供電及井下電氣
2.5.1 礦井必須有與實際相符的井上、井下供電系統圖,該圖的繪制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50條規定。
2.5.2 礦井至少應有可靠的兩回路電源線路。當任意回路發生故障停止供電時,其它任一回路應能擔負礦井全部負荷。
2.5.3 井下各水平中央變(配)電所、主排水泵和下山開采的采區排水泵房供電的線路不得少于兩條回路。主通風機、提人立井提升機、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設備應設置雙回路供電。
2.5.4 井下防爆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準入井。
2.5.5 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2.5.6 使用中的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檢查,必須嚴格執行《河南省煤礦電氣性能檢查細則》的規定。
2.5.7 礦井嚴格按照《煤礦井下低壓電網短路保護裝置的整定細則、《煤礦井下低壓檢漏保護裝置的安裝、運行、維護與整定細則》《煤礦井下保護接地裝置的安裝、檢查、測定工作細則》裝設過流、漏電、保護接地裝置,“三大保護”裝置必須動作靈敏可靠。
2.5.8 井下電纜必須選用帶有MA(煤安)標志的阻燃電纜。電纜的聯結和鋪設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468、469、470、471、472條規定。
2.5.9 電煤鉆必須使用設有檢漏、漏電閉鎖、短路、過負荷、斷相、遠距離起動和停止煤電鉆功能的綜合保護裝置。
2.5.10 井下照明和信號裝置,必須采用具有短路、過載荷漏電保護的綜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