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拉智
黨的十七大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科學發展觀是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于高校圖書館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作為圖書館工作者,認真學習、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是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根據圖書館的工作實際,研究和探索圖書館工作的新途徑,從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一)堅持圖書館工作的科學發展方向
圖書館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就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方向、目標、方針和重要原則。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在中國文化建設上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圖書館是學術性服務機構,是新思想、新文化的搖籃,是對師生員工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課堂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所以,圖書館在文獻資源建設方面要盡量收藏有關的學習研究資料,收藏中國共產黨的各種文獻、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方面的文獻。在文獻的分編方面,要按《中圖法》的要求,在突出的位置將上述文獻揭示出來。在讀者工作方面,要滿足師生員工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需求,積極主動地承擔起正確引導讀者、教育讀者的責任。在信息研究與服務方面,確立科學發展觀方面的定向、定題檢事工具,方便讀者學習和研究;信息工作人員要熟悉這方面的資料,以便及時地回答讀者的咨詢;采取各種方式持久地宣傳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從而強化圖書館各項工作的發展方向,達到提高讀者政治思想理論水平和道德水準的目的。
(二)開展特色服務和各種文獻收集,科研成果向科學發展觀轉化
社會政治、經濟的繁榮首先有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的創新。因此,圖書館必須做好文獻保障和服務工作。不僅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讀者服務,還必須有重點地為科研工作開展好特色服務,做好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那么,如何加快成果轉化呢?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加快科研成果的傳播:(1)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經常參加科研成果鑒定會,及時獲取成果信息;(2)信息服務人員經常參加各級各類學術研討會、學術交流會,借此發布科研成果信息;(3)舉辦科研成果展覽;(4)建立科研成果信息庫;(5)在網上公布科研成果的信息;(6)為科研人員的成果申報提供咨詢服務等等。
(三)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
圖書館是國家的公益事業,應該免費為廣大群眾服務。必須堅持兩點:一是開放性,二是公益性。圖書館要把“一切為了讀者”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要。圖書館工作重點要以“為讀者服務”為中心,要按照社會和讀者的需要來收集和儲存圖書,運用專業技能和技術手段開展讀者服務工作,使文獻知識和信息與讀者需要實現最有效的結合,確保讀者的知識需求最大限度地得到滿足。所以,轉變服務觀念,以“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為宗旨,是圖書館落實、實踐“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的思想基礎。
在新世紀,一方面,我國的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社會經濟、科技迅速發展,科研課題越來越多,因此,對文獻信息的需求方面也越來越廣泛與迫切;另一方面,不同載體的文獻信息數據庫也在不斷地涌現,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針對這種情況,圖書館應不斷向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和文獻信息整序組織技術為一體的數字圖書館發展。要大力投資建設自動化、網絡化設施,積極主動地為廣大讀者和其他特殊載體的文獻信息服務。圖書館要發揮作用,一是對讀者進行利用數字圖書館的技能培訓,讓更多的讀者能夠用數字圖書館的專業技能獲取自己需要的文獻信息;二是要求圖書館員的業務水平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方面的業務知識水平,積極主動地迎合讀者的需求,為讀者提供技術上的咨詢和專題文獻信息的查詢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地滿足社會各界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化、科技、教育、生活方面的需求。
堅信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圖書館事業在新世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對新形勢,我們要充分認識圖書館的社會智能作用,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圖書館事業建設。要審時度勢,找準定位,發揮優勢,把加快圖書館現代化建設,推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發展與傳播,滿足廣大讀者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根本任務,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使圖書館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促進我國圖書館事業的全面繁榮。
二、要辦好圖書館,充分發揮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功能。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狠抓環境建設
環境建設要具有現代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服務重點化、多元化、個性化、管理科學化,是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快捷方便、舒適安全、可持續發展。環境建設應更多地注重其科學性、經濟性、實用性和舒適性,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讀者為中心的思想,高度重視節能、環保和綠化,做到建筑設計智能化、建筑文化多元化、建筑空間靈活化、建筑環境綠色化、設計理念人性化。
(二)狠抓文獻信息資源建設
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由圖書館對文獻信息資源的收藏與儲備能力,獲取網絡知識信息的能力,對文獻信息資源的加工與管理能力,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開發、重組與利用能力組成的。目前我院圖書館正處于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相結合階段,專家們稱之為復合圖書館,并認為其將長期存在。因此,館藏印刷型文獻不可能完全數字化,數字化文獻信息,也不可能完全覆蓋館藏印刷型文獻。這兩種類型的文獻各有所長,協調它們之間的互補性,對在網絡環境下構建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館藏體系非常重要。
(三)狠抓館員隊伍建設
圖書館的各種功能和作用都需要圖書館全體館員來實現,因此,高校圖書館員的“意識、知識、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決定著高校圖書館持續發展的成敗得失。”為此,高校圖書館在不斷提高館員業務水平的同時,還必須教育館員養成良好而高尚的職業道德,樹立“以人為本、育人為先、讀者第一、利用至上”的理念。要實現創新服務型圖書館,就必須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引圖書館的各項工作,做到科學發展觀與圖書館工作緊密結合,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圖書館科學發展的行動。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積極主動地迎合讀者的需要,為讀者提供各類文獻信息知識的查詢服務,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支知識廣博、素質優良的圖書館隊伍,培養認真嚴謹、周到負責、合作守信、遵紀守法的職業道德,倡導團體文明、求實創新、服務讀者、奉獻社會的圖書館精神。
三、完善圖書館相關制度,推進學科服務進程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認識
首先,在高校圖書館內部,圖書館的領導和圖書館員要對學科服務的作用、定位、職責、組織管理、運作方式以及學科館員的素質要求等諸多問題在思想上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其次,在對外服務上,圖書館應主動向院系宣傳學科服務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使用戶了解學科服務的內容和他們的受益之處。
(二)完善人才保障機構
高校圖書館應根據本院校的重點學科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需要,結合各館人力資源知識結構、素質能力的實際情況,構建人才保障機構。主要體現在:①在人才引進上,可引進與院系重點學科專業相關的雙學位畢業生、研究生。②根據圖書館員的知識結構,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可采取多重方式,如:委培、進修、自學、學歷教育等,提高現有學科館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③也可聘請院系的帶頭人參與到學科服務團隊中,提高團隊的戰斗力。
(三)完善考評激勵機制
考評激勵機制是學科服務制度建立、保持活力與健康發展的關鍵。圖書館應結合崗位職責,建立一個由學科館員實際工作業績和用戶評價相結合的考評體系。同時,打破傳統的大鍋飯福利分配制,實行競聘上崗,對重點崗位人員以及工作業績突出的學科館員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提高圖書館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者單位: 青海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