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加拿大特派特約記者 任彥 陶短房 ●本報記者 劉洋 ● 陳一
印度媒體再次改編了中國軍隊在邊界挑釁的“劇本”,而且這一次情節十分生動,說的是中國軍人不久前“侵入印度領土”,而且用紅色油漆在石頭上留下“中國”兩個漢字。印度外長7日回應媒體對此事的炒作,稱“中印邊界是印度最和平的邊界”,所謂的“入侵”不值得擔憂。然而他的言論8日招致印度一些媒體的集體炮轟,有媒體質問“為什么印度在中國面前軟弱無能”。印度電視臺則組織專家討論“中國龍是否正在噴火”,有人指責中國用無休止的談判套住印度是為了打破“喜馬拉雅力量平衡”。印度媒體不斷重彈的“老調”令中國民眾感到厭煩,而中國學者認為這歸根結底在于印度媒體和精英階層對中國“仇、疑、懼”的心理,印度人一直認為印度獨立后唯一一次敗仗輸給了中國。中國軍事專家戴旭8日對《環球時報》說,印度政府必須壓制國內媒體對中國的囂張情緒,不要以為和媒體唱唱雙簧就能逼中國低頭?!爸袊^不會吃這一套,因為在領土問題上,中國沒有絲毫理由向印度讓步”。
印外長“滅火”反被火燒
印度媒體對“中國入侵”的最新一輪炒作始于上月底,當時印度報業托拉斯“獨家爆料”稱,兩架中國直升機今年6月21日進入印控“克什米爾北部拉達克地區上空”,侵犯印度領空?!队《人固箷r報》6日又援引“印度官方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軍隊越過拉達克地區附近“印中都承認的實際控制線”,進入印方1.5公里處,并用紅色油漆在該地區一些巨石上寫上“中國”字樣。印度多家媒體7日一起炮轟中國制造了“厚顏無恥的入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8日回應說,印度媒體近期經常釋放這方面信息,其對中國的指控“沒有根據”。
印度外交部長克里希納7日公開回應媒體的熱炒,他表示所謂的“入侵”事件“當然會得到妥善處理”,并不值得引發擔憂??死锵<{說:“請允許我根據記錄公開宣布,與印度同其他國家的邊界相比,中印邊界一直是最和平的,兩國間有內在機制可以處理好類似事件”。此前,印度外交部將中國直升機“侵入印度領空”的原因解釋為“航行失誤”。
《印度經濟時報》8日說,克里希納否認“中國入侵說”明顯是想低調處理此事,不希望對華關系受到邊界問題拖累。然而在一些印度媒體眼中,克里希納的態度是一種“軟弱”。《印度時報》8日稱,印度媒體對于“中國入侵”的關注持續升溫,然而此事周一卻在印度引發了截然相反的兩種反應,軍方官員承認“中國入侵”并承諾就此向中國抗議,外交部長卻說“這根本就不是個事,中印分享著最和平的邊界”。《新印度快報》8日則直接刊登題為“需要強硬姿態”的社論,批評印度外交部總是試圖給“中國入侵”降溫。文章稱,“中國龍又一次用異乎尋常的舉動戲弄印度,這是不祥的征兆。最近的入侵事件發生在印度3名將領訪華期間,這真令人喪氣”。印度拉迪夫新聞網的評論稱,“中國用無休止的邊界談判套住印度就是想改變喜馬拉雅的力量平衡”,“為什么印度在中國面前軟弱無能?”
在過去幾天中,印度幾家主流電視臺均將“中國入侵”作為重要新聞播出,從電視臺時事評論節目的標題中就可以看出印度對中國的戒心。印度TIMES NOW電視臺8日組織專家討論的題目是“中國龍是不是正在噴火”,該臺宣稱中國不僅“入侵印度領土”,還對拉達克地區的印度牧民造成威脅。然而據中國專家介紹,該地區原屬于西藏,居民以藏人為主,后被印度占領,中國政府從未承認印度對該地區享有主權。在中國地圖上,這里的名稱是“5459高地”。
印度CNN-IBN電視臺8日組織專家討論“中國是不是印度最大的威脅”,并稱一項民調顯示,90%的印度民眾認為“是”,只有10%的人認為中國“不是”。在節目中,印度前外交官瑟薩拉西指責中國“支持恐怖組織與印度為敵”,“不顧國際游戲規則”,印共(馬)領導人巴蘇回擊稱“印度患上了中國妄想癥”,與中國對抗是中了美國的圈套。不過,巴蘇在節目中不得不為自己的愛國心辯護,因為有人質疑“印共在意識形態上親近中國,似乎與印度國家利益相?!?。
環球時報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