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珠 何 燕 林益強 臧賢玲
生殖和性健康對于個人、夫婦和家庭以及社區和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極其重要。WHO報告,生殖和性健康不良占婦女健康不良全球負擔的20%。在第57屆世界衛生大會上,WHO通過了關于生殖衛生的第一項全球戰略,該戰略以生殖和性健康的5個重點方面為目標,為各國加強生殖健康提供了明確的線路圖。為探索上海黃浦區婦女生殖健康促進和生殖健康教育的方法,2006年9月—2008年8月,我們在社區診斷的基礎上,運用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對社區婦女進行生殖健康知識、信念和行為干預,在2008年9月進行效果評價,為進一步開展社區婦女生殖健康促進和教育提供依據。お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二階段隨機抽樣方式,對上海市黃浦區18歲以上育齡婦女,作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問卷調查。2006年10月,我們在全區每個街道隨機抽取1個居委,再在該居委隨機抽取90名婦女,共計450名婦女進行干預前抽樣調查(社區診斷),回收有效問卷420份;2008年9月,以同樣方法作干預后抽樣調查,隨機抽取850名婦女,回收有效問卷799份。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以生殖健康理論為依據,確定孕產婦保健、嬰幼兒保健、生育調節、生殖道感染4方面內容為社區兒童、婦女(生殖)健康促進內容。并在社區診斷的基礎上,對社區中存在的生殖健康問題開展生殖健康教育。除在社區展出生殖健康板報(12期),分發各類生殖健康小冊子(8種6萬余冊)、向居民提供生殖健康普及信息外,還對孕婦、嬰幼兒家長等重點人群運用多種形式和活動載體開展生殖健康教育,如“孕婦學校”、“父母學校”、“控煙與家庭健康”主題活動、“三H(健康Healthy、快樂Happy、和諧Harmony)”俱樂部、“親子活動”、“心系新生命”系列活動。有16 358人次參加活動,舉辦各類健康講座23次、培訓班24期,有2 816人次參加講座或培訓。
1.2.2 評價方法 根據生殖健康促進的4方面內容所需要的相關信息,自制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的問卷調查表,采用轉移或借代等方法對問卷中所涉及的敏感問題進行技術處理,并對調查表作預調查與重測信度測量(重測信度系數為0.7152)。調查員由婦幼保健醫師擔任,并作統一培訓,當場回收調查資料。調查結果錄入Excel數據庫,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另對社區志愿者、社區醫務人員和社區管理者進行訪談。
1.2.3 工作步驟 在項目開始初期進行社區診斷,其間作社區婦女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問卷抽樣調查。以社區診斷的結果為依據,開展社區婦女生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項目結束前再次對項目區域內婦女進行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問卷抽樣調查。お
2 結果
2.1 社區健康促進對婦女生殖健康知曉率的影響
在社區健康促進干預前,婦女對不同內容生殖健康知識的知曉率略有不同,婦女對生殖道感染知識知曉率最高,為80.48%,孕產婦保健知識知曉率最低,為74.05%,總體為70%~80%。干預后,除生育調節知識的知曉率為84.11%外,其他3方面的知曉率均達到90%左右,其中孕產婦保健知識的知曉率提高幅度最大(表1)。お

2.2 社區健康促進對婦女生殖健康態度的影響
社區婦女的生殖健康信念(態度) 的正確率,在健康促進前、后發生變化。健康促進干預前,生殖健康信念的正確率在60%左右,其中對嬰幼兒保健信念的正確率最低,為59.76%;健康促進干預后,生殖健康信念的正確率均有提高,其中,孕產婦保健提高的幅度最大,正確率達93.24%,而生殖道感染內容信念正確率提高的幅度最低,僅為69.84%(表2)。

2.3 社區健康促進對婦女生殖健康行為的影響
社區婦女生殖健康行為通過社區生殖健康促進干預有明顯的提高,其中生育調節健康行為的正確率提高幅度最大,由干預前28.33%提高到干預后的63.08%(表3)。お

3 討論
在項目開展前經社區診斷發現,被調查的社區婦女人群對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的總體正確率分別為77.14%、61.67%、36.73%,社區婦女對生殖健康知識的知曉率不到80%,生殖健康的行為準確率僅為36.73%。我們在社區訪談中了解到,近半數被訪者不知道懷孕后幾個月應該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孕婦保健;40%以上被訪者對嬰幼兒的合理營養一知半解,1/3以上的訪談者不十分了解自己的月經生理周期;大部分的訪談者只知道安全套、宮內節育環等一些常用的避孕方法,而不了解更多的避孕知識及避孕知情選擇;還有30%以上被訪者不知道和沒有感受到性高潮,甚至有10%的被訪者可以容忍經期性生活。這些表明社區婦女生殖健康的知識、態度和行為普遍較低。在訪談中得知,社區婦女日常獲取健康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大眾傳媒,但是,由于受生殖健康知識(尤其是涉及性健康知識)的隱私及“羞恥感”影響,在涉及此類知識時,其內容觀點的完整性、準確性及科學性不容易把握,獲取的機會也較少。因此,運用各種途徑和形式開展生殖健康教育,促進社區婦女人群的生殖健康活動尤為重要,社區診斷為開展社區婦女生殖健康促進提供依據。
在項目干預中,運用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和方法,使社區婦女對生殖健康知識、信念、行為的總體正確率分別提高至88.99%、77.85%、59.89%,表明社區婦女生殖健康促進項目,對提高社區婦女生殖健康的知識、態度和行為的正確率有效。同時,本次調查顯示,不同的生殖健康內容社區婦女人群的認知也是不同的。由于項目事先進行社區診斷,對一些社區婦女人群較缺乏的生殖健康內容,如生育調節健康知識、信念、行為問題,在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的干預上作了重點關注,采用了相應的健康教育方法,從而使這些原來知識、信念、行為較差的生殖健康內容有了明顯提高,使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知、信、行”理論是近幾年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常用的理論。本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健康促進項目干預前還是干預后,社區婦女生殖健康知識、信念和行為的正確率都呈遞減的狀態。根據“知、信、行”理論,建立一種健康的行為是一個從灌輸有關知識到改變不良行為的完整過程,要達到形成健康行為的目的,必須有知識和學習作為基礎,有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信念作為動力。健康的知識和信息是改變不健康行為的必要條件,但是人們從接受知識信息到行為改變要經歷一系列復雜的過程,可能會因教育、社會、心理等因素的影響而終止在某一階段。因此,開展干預前的診斷評估有利于干預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總之,通過社區婦女生殖健康教育與促進,能提高社區婦女生殖健康的知識、態度和行為的正確率,進而提高社區婦女生殖健康,達到滿足人們基本健康需求、實現健康權利。お
4 參考文獻
[1]世界衛生組織.朝著實現國際發展目標和具體目標加速進展的生殖衛生戰略.日內瓦,2004.
[2]林益強,顧玉珠,臧賢玲.黃浦區社區兒童、婦女(生殖)健康的社區診斷分析.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8,3(3):31.
[3]程怡民.生殖健康流行病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現狀與進展.中國婦幼保健,2002,17(6):380.
[4]彭迎春,常文虎,沈艷紅.如何測量問卷的信度.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6):383-384.
[5]林益強,章晨琦.社區健康促進技能與實踐.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2,17-78.
(收稿日期:2009-06-04)